王雪
摘 要:俗話說教育孩子要從小做起,身心健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為重要。那么我們就必須從小學開始抓起,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德育教育起著關建作用,影響著我國下一代國民素質的提升和社會的發展壯大。德育教育可以很自然地將學生的理論實踐、身體活動、心理活動與意識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的逐漸滲透,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堅強不服輸的毅力。因此,小學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學校的人文特點,實施因材施教,正確地引導小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讓他們能夠無憂無慮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教育;培養途徑
引言:
根據我國目前的國情來說,我國小學生身處于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家長和老師對于文化成績十分看重,從而忽略了小學生的品德教育。實際上,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都是同樣重要的,將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合在體育教育中,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身體與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育,在加強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而更好地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全面型人才。
一、德育培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現狀分析
1.德育教育方法有待提高
德育教育從古至今都是大家所討論的話題,不管是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還是如今科學力量發達的21世紀,都受著中華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隨著新課程改革,德育教育也逐漸被教師所重視。古代的孔、孟之道就被人們所敬仰崇尚,新世紀,在“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目標的引導下,德育育人就更加突出。就目前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來說,體育教師在上課時要提前想好所要做的游戲、活動以及骨干榜樣的樹立,通過這些,就能很好地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結合,使學生及時地學習與理解如何去團隊協作、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也能夠更加細致地將德育教育貫穿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2.部分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由于目前部分體育老師教學觀念還停留在之前上課讓學生在操場放養式玩耍上,為了達到德育教育的貫通,這就需要學校與有關教育部門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對體育教師進行相關方面的系統培訓學習。既要加強體育教師對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開拓視野,也要對教師有相應要求,提高教師本身的思想素質。體育教師的自身修養得到提升,才得以運用于體育教學,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影響他們的自身素養。
二、德育培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1.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
體育課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是上課不用動腦,只管盡情玩耍,這是嚴重缺乏體育意識的。因此,體育教學應充分利用每節體育課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營造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向他們講述體育的精神與傳統。上課時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向他們展示一些國內外體育新聞或者比賽的視頻,了解那些為國爭光的體育健兒們,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運動知識,激勵他們奮發圖強、頑強進取,讓學生明白“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
2.積極采用鼓勵的方式
體育教學是一項既繁瑣又復雜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事事考慮周密,還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大小等情況實施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學生隊列時,就需要要求學生聽到口令保證動作同時完成,這有利于鍛煉他們的組織紀律性。通過這種教學,讓學生學習到遵紀守法。上課開始時,還可以設計一些訓練意志的活動,例如讓學生圍繞固定場所進行跑步練習,借以使他們盡快地適應體育課堂,同時也時不時地說出一些夸獎的話語,鼓勵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努力堅持完成相關活動。這樣慢慢地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影響著他們對事物的看法。當然,如果只是單純地說教,對學生講解體育是什么,這樣不僅響應不了新課改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實施,反而更容易激發小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體育教學在為學生創造良好教學環境的同時,也應找準小學生的喜好,進行鼓勵式教學。
3.注重因材施教
學校對于小學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是陌生的,小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學東西都是要靠父母、老師教的。但有一點,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超強的,所以說,只要身邊老師言傳身教教得好,把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在學生記憶里留存好的印象,這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的影響是極大的。首先,老師需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傳道、授業、解惑,規范自身言行,面對學生做出積極向上、思想素質過硬的形象。雖然相比于文化課,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知識方面是很基礎的,但這恰恰說明體育學科是基于人們長期實踐和探索出來的。就像籃球比賽,老師可以以我國著名運動員姚明為例,特別是投籃時,有些小學生個子矮、力氣小,因此,老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應該綜合考慮每個人的實際情況,根據他們自身的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除此以外,還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幫助能力弱的、未掌握投籃技巧的學生,這樣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多,便能促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同樣也能提升小學生的體育水平。
4.采用正確的獎罰制度
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同時,也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人生哲學,這樣有助于他們對德育教育的理解,因為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鍛煉身體,還要提升小學生的自我修養。在上課的過程中,讓學生慢慢理解“勤能補拙”以及“比賽就需要公平競爭”的意識,使他們提早樹立起“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公平競爭”等價值觀和榮譽感。老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建立整體、局部、典型的表揚制度。比如對課堂上專心學習、表現突出的學生加以表揚。再比如對上課所教的體育技能不懂而在私下自己勤加練習的學生加以表揚等等。教師要讓小學生時刻感受到自己是被關心、注意的,對他們正確的舉動要加以肯定。當然,在遇到有學生做錯事時,也要認真且嚴肅地講道理,給他們講解清楚其中的危害,不要借機諷刺或挖苦,對他們要公平對待。正確使用教學方法,促使小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德育教育不僅讓學生身體健康達到標準,還要使他們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更上一層樓。廣大體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德育培養,貫徹執行因材施教的原則,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革舊圖新,實現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不斷滲透,不斷收獲。
參考文獻:
[1]周興華.探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德育培養的途徑[J].華夏教師,2019(25):78-79.
[2]趙書鳳.新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探索[J].農家參謀,2020(03):237.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