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琴
摘 要:現如今,初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了,筆者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基層教師置身其中,真可謂幾多歡喜幾多憂。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現初中新課改有四大優點。
關鍵詞:初中;新課程改革;感想
一、師生關系和諧化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很多的時候,教師激情滿懷,學生反映平平。甚至有時候,教師課前將課備得非常好,可謂環環相扣,實際教學時卻像一匹脫韁的烈馬,不按軌道行駛。另外,對學生確乏全面了解,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傳統教學的通病。而新課改卻首次擺正了師生的關系。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是學生的主陣地。學生要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成績,還要注重挖掘和提高學生的能力。例如,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用在課堂中創設較多的活動,而是需要更多地引導和啟發學生去發現、去探究。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能充分調動學習的能動性。待到一節課完成后,教師和學生是以輕松自在的狀態結束的。相較于每節課之前做大量細致的準備,更多的時候教師會想怎么做、怎么講,這一種狀態始終是以圍繞教師來進行的,這就使得教師在每節課備下來,很累,毫無興趣可言,課堂教學效果往往也達不到真正地提高。
二、課程設置立體化
無論教學方式怎么變,都離不開教師、學生、課程。而新課程設置形式由以前的單一模式變成了必修加選修,課程內容的設置也更人性、更科學,實現了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一切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變化既為學生共同提高奠定了基礎,又為學生個性發展鋪平了道路。尤其是地方、學校課程的介入,彰顯了越是民族的,越是地方的文化才是國家的文化,真正做到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綜合素養,又加強了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以至熱愛祖國的情感。注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還原了學生也是有血有肉的個體。
三、評價體系多元化
學校對學生的評價由只看學生成績變成了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由靜態轉換為動態;由教師評定變成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定等綜合模式。總學分等于必修學分加選修學分及社會綜合實踐學分,使得教學目的不再以單一的學習成績為準,而是更加傾向于學生的多方面發展能力。
四、學習領域寬廣化
課程設置的立體化必然注定學生的學習領域多元化。選修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班級模式,走班制、學生綜合實踐課的設置,拓寬了學生學習領域,加強學生協作、研究的能力。各學科課程設置也更生活化,實用化。網絡學習模式使學生學習由現實走向虛擬。總之,學生不再是以死學知識,學死知識為基準。而是在生活中學,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真正體現了活學活用。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筆者發現理論與實踐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課程落實不夠深入
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國家、省、市對一線教師進行了多次培訓。可以說廣大教師對新課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只是作為學校及教師,依然在實際行動中找不準定位。有時候教師感覺是無所適從。一方面社會、家長要成績,學校評價教師的指標也主要是成績。另一方面課堂的主陣地是學生。如果作為中考科目,如果課程內容講得少,家長和學生會很不滿意。如何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實實在在的搞好新課程是當前最大的課題。還有就是教師本身存在問題,如果按照傳統的課堂上課的話還行。如果要轉變思想,實現新課程,課時特別緊張,很難實現。另一方面有的教師覺得沒辦法駕馭課堂,無法管理學生,無法使教材在課堂中有效生成。不想學習,不敢學習成為制約教師發展的主要原因。
二、對學校的評價仍僅僅圍繞應試教育
如果對學校的評價只盯著中考,就沒辦法談新課程的實施。學校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就不敢邁開大的步伐。另外,如果沒有配套完善的學生選課、評價、校本研修機制,及質量檢測、落實等相應機制,初中新課改的實施就如同紙上談兵,會使教師和學生失去方向,無處下手。
三、資源不足制約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多元立體化,是好事,但同時面對的問題是資源不足,缺乏長期有效地機制。有很多的課程雖然在設置之初都有,但是在選的時候就等于沒有,或者學生只能聽聽老師講的,卻沒有練習的條件。又或者是直接由任課教師選自己最適合教學生學的課程。新課程最大的亮點卻成制約實施的硬傷。
四、經驗不足,缺乏交流學習平臺
初中新課程改革對教師而言都沒有成功的典范,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能否開通一個平臺,建設一個綜合培訓、交流、資源共享的平臺,特別是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等供教師之間交流學習,這樣才能為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初中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教師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在廣大教師群體的積極探索和創新下,初中新課改的美好藍圖必然會變成現實。
參考文獻:
[1]艾秀先. 淺談初中新課程改革中的幾點體會[J]. 祖國,2018(7):174-174.
[2]李霄云.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17,No.339(49):132-133.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臧村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