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素婭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和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識字教學質量直接決定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本文闡述了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進行識字教學,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主動識字
小學低年級進行的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小學階段識字的總目標是認識3000個左右常用的漢字,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而《新課程標準》把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量提高到了1600—1800個字,這對于年齡尚小的孩子們來說,確實是一項重要且艱巨的任務。一個學生在接受啟蒙教育時的識字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其今后的繼續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把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把識字教學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實現寓教于樂,引領學生輕松地走進識字的小天地,至關重要,為此我談談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看法。
一、方法多樣化,讓學生“會”學
(一)游戲識字法
小學生由于年齡和認知的限制,在學習時很難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游戲教學的方法,寓教于樂,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進行一年級下冊《姓氏歌》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問答游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介紹自己的姓,像:“你姓什么?我姓張。什么張?弓長張。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边@樣學生通過互相問答的形式,加深了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加了課堂識字寫字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觀察識字法
低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為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水、火、馬、牛、羊、鳥、魚、山、石、田……”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和實物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多媒體圖片,引導孩子們發現“物形”與“字形”的相似之處,這樣,識記生字就輕松多了。
(三)串詞成歌法
多音字在低段教材中雖然不多,但學生很易出錯。在課堂上我采用“串詞成歌”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多音字“樂”時,我先讓學生給“樂”組詞,學生組出“音樂、樂曲、樂器、快樂”等詞語,接著我把學生的組的詞編成一首兒歌:(樂yuè?lè)音樂課上聽音樂,聽完音樂唱樂曲,唱完樂曲打樂器,音樂課上真快樂。學生讀得興致勃勃,在歡樂的氛圍中將多音字的兒歌中的不同讀音都讀正確了。
在教學多音字時,采用這種“串詞成歌”的方法,不僅能讓學生更準確地掌握多音字的讀音、理解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而且能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時,在考試時應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四)謎語識字法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
如教“內”字,“一人關入口,急得亂發抖。下面蹬掉底,上面頂出頭”?!白筮吘G,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綠的喜歡及時雨,紅的最怕水來攻”,“一陰一暗,一短一長,一晝一夜,一熱一涼”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他們積極地參與進課堂教學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途徑多樣化,讓學生“樂”學
(一)利用廣闊的生活環境。
在學生的生活環境中,其實是一個學習漢字更為廣闊的大環境,為孩子學習漢字方面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課堂。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于學生識記。走進小吃一條街,各種招牌琳瑯滿目,“骨湯麻辣燙”“老劉烤面筋”“內黃煎灌腸”“大唐烤肉”;進入超市,花花綠綠的水果,瓶瓶罐罐的調料,更是識字的好機會。再如街道上的“路牌名”“商店招牌”“商場名”以及各種宣傳標語,電視屏幕中經常出現的字,“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等等,學生都會在無形中通過聽、看、問、記,牢記這些字詞。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成才最重要的場所。在校園里,經常讓學生熟悉的“表揚欄”“宣傳欄”“光榮榜”等等。營造書香環境,享受知識環境的無限樂趣,同時在班級里開展各種知識競賽。每周、月、期等開展各種“識字明星”“識字天才”等評比活動,并給予精神或者物質獎勵,來激起學生識字的渴望和濃厚興趣。使學生養成自主、自覺識字的習慣。
(三)借用多媒體輔助識字教學
低年級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學習和探索往往是通過看、摸、聽、聞、嘗去進行的。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這一點把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生字通過多媒體呈現在學生面前。
如在識字課上教給學生“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朝氣蓬勃、鶯歌燕舞”幾個生詞時,教師可以先把幾個詞的意思解釋出來,讓學生熟悉一下,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讓我們蕩起雙槳》,把這幾個詞體現在哪兒找出來。投影設備配著少先隊員劃槳歌唱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是畫面中的少先隊員,是畫面中飛翔的鳥兒,是游魚。學生通過看視頻和聽音樂,把自己融入到教師設定的情境當中,使自己對生字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了生字。學習的主體作用會得到更好的體現,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孩子會學、樂學,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專題研究.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5年5月.
[2]彭雪梅.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 科技創新導報,2008(04).
(河南省鶴壁市??h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