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薄娜
摘 要:律動是一種人隨著音樂本能擺動的現象,音樂課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初中階段,教師要將體態律動在中學音樂課堂中進行充分的運用,提升學生的節奏感。因此,本文以中學音樂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探究體態律動在農村中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這一問題進行一番說明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音樂;體態律動;現狀分析;運用
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注重律動的培養,教師可運用多媒體展示律動性視頻和音樂,運用柯爾文手勢積極創編律動以及運用多元化的樂器提升學生音樂概念,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
一、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現狀分析
一些農村音樂教師的素質還有待提升,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需要自身有較強大的樂理知識與演唱功底,這樣在進行教學時才能自然、高效,為學生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在教學形式上,一些教師多機械性教學,沒有及時地引導學生的自己練習,未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一些學生常常把音樂課當成娛樂課,提不起興趣和重視,學生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對于音樂學習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許多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不認真聆聽音樂,不認真鑒賞作品,這是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展現的一些問題。
二、探究體態律動在農村中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
(一)運用多媒體展示律動性視頻和音樂,激發學生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初中音樂教師可以構建多媒體的初中音樂課堂,合理運用圖片、視頻、動畫、錄音等形式進行課程的教授,將歌曲中出現的事物、景物、人物以圖片的形式展出,播放與歌曲有關的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可是在信息化教學中,如果能選擇一些和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系的體態律動插入到課堂中去,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隨著體態律動改變學習的進程和效果,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歌曲的學習,提升了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增強了律動性。
例如,在講解《茉莉花》這一課時,筆者就運用多媒體展示律動性視頻和音樂。我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表演和演唱,以“擊鼓傳花”的小游戲進行課堂的活躍,我讓全班學生圍成一個圈,然后自己擊鼓,學生們傳遞小花,當鼓聲停止時,手里拿著小花的同學就為大家進行一個才藝表演,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撫慰與溫暖,更讓學生感受到節奏的變化。
(二)運用柯爾文手勢積極創編律動,具象化音樂知識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創始人為德國音樂家奧爾夫,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手、腳、頭等各個部位。初中音樂教師應該增強學生的“體態律動”,指導學生進行動作的練習來提升節奏感,學會“音樂的體操”,比如,柯爾文手勢就是一種形象具體的音樂教學載體,其具有線譜高音和簡譜形象的“圖譜”,是“具有音高的指揮動作”。在講解曲目時,教師可以指導初中生自由設計動作對應樂句,用高低連貫的動作表現曲調,使學生對音高的天然身體反應過渡到柯爾文手勢,具象化音樂知識。
例如,在講解dou、rai、mi、fa、sou、la、xi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不同的音高通過律動來進行區別,比如分辨rai和mi的音高時,可以將rai設定為拍拍大腿的律動,將mi設定為拍小腿的律動,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樂知識,而且更易懂。
(三)運用多元化的樂器提升學生音樂概念,提升學生素質
樂器的學習對于提升一個人的律動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學習樂器的時候會投入其中,跟隨節奏的變化來體會。因此,音樂教師可以為學生演奏多種不同類型的樂器,為學生做好示范,并培養學生學會樂器,調動學生的樂感。老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歌曲表演,手跟隨旋律打節拍,借用樂器化教學增強了學生的旋律熟悉,逐步引導學生一二年級簡單的音高辨認過渡到比較細致的音的聽辨,感受節奏的變換與旋律的跳躍,建立學生音高等概念。
例如,在講解《鼓樂》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運用多元化的樂器提升學生音高概念。我將非洲鼓帶到課堂上,最好的效果是人手一只,或者同桌、前后桌結成小組進行打擊練習,讓學生體會節奏的律動感,掌握節拍,培養對音樂的敏感程度。學生在樂器的演奏中完成對樂譜的學習,教師應該借學生的興趣高漲指導學生對于歌譜的學習,并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或小組競賽的方式對于樂譜進行多次練習,提升學生的體態律動性。
綜上所述,人的每一個部位都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這又被稱為人體樂器,體態律動的教學可以以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課堂的教學生動性,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陸蓉.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2(16):11-13.
[2]江帆. 讓音樂律動心弦——探究初中音樂課堂中童聲合唱教學的創新路徑[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5:3.
(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