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改平
摘要: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得學生掌握知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在展開教學時,自然需要充分地關注教育的主體,盡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展開教學,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方式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助力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體地位;教學策略
當下,教育在進行著不斷地發展,越來越豐富且多樣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開始逐漸地出現在了教育中,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在以生為本理念的帶動下,教師的教學能夠充分地考慮到學生,學生能夠更好的獲取知識。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在展開教學時,自然需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做到以學生為主,以使得自身的教學更為生動,而學生能夠更好的獲取知識。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談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體現的方式,以供參考。
一、明晰學生興趣愛好,展開教學
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能夠積極學習知識、主動學習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教學時,有必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此實施趣味化教學法,促使學生具備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學習知識。
在平時教學的時候,筆者便會與學生積極溝通,以此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并會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興趣點,展開教學。如,學生往往會對視頻、圖片、音頻等比較生動性的事物感興趣,為此,筆者便會將信息化教學法實施起來。講授《北京的春節》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會在課堂開始時,先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與春節相關的視頻資源,借助該資源,營造出真實性十足的春節情境。生動的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比較好的視覺體驗,使得學生能夠將自身的關注點聚焦在課堂上,將自身置身于情境中,逐漸地感受春節,能夠對春節產生喜愛之情,并能夠調動自己過春節的記憶。這樣,筆者再展開對學生的教學時,學生則能夠進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中,積極學習相關的知識,認真閱讀文章,讓筆者的教學變得十分的順利。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的興趣點,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興趣點展開教學,以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知識,讓學生的學習水平獲得發展。
二、了解學生發展需求,拓展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教學時,還應該盡量關注當下學生的發展需求,以此為基礎,設計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拓展性的教學,以促使學生獲取比較豐富的素養,讓學生獲得拓展性的發展。
例如,在展開《魯賓遜漂流記(節選)》這部分的文章教學時,筆者發現學生對文章內容十分感興趣。依據學生的興趣點,為了促使學生獲得拓展性教學,為此,筆者便詳細地向學生講解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并專門留出了幾節課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這本書。筆者的這一行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得學生進行了拓展性的閱讀,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獲得了發展和提升,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形成了較好的閱讀能力。當然,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發展需求,筆者還將合作教學法、競爭教學法等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入到了教育中,以期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學習需求,以此展開對學生的拓展性的教學,以促使學生在教師所實施的教學策略的引導下,讓自身獲得綜合性的發展。
三、掌握學生學習水平,分層教學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不同,具備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對學生的教育時,有必要充分地關注和了解當下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情況,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法,促使學生接收到比較針對性的教育,使得自身獲得更好的發展。
筆者在展開對學生的教學時,會充分地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表現情況,明晰學生在語文課堂問題解答、語文試卷解答、語文作業完成度等方面的情況,以此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進行了學習水平的劃分,使得學生在筆者的教學引導下,被劃分為了優等、中等和有潛力這三個層次。在明晰了學生所處的層次后,筆者便展開了對學生的分層化的教學。如,在課堂問題提問上,依據比較具體化的教學內容,筆者會設計難、一般、簡單這三個難度的問題,并會分別引導處在優等、中等和有潛力層次的學生解答。這樣的問題提問方式,能夠促使學生依據自身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積極思考,讓學生在有效解答了問題的同時,還逐漸地發展了自身的思維素養,逐漸地提升了自身的自信心。當然,同樣的分層教學方式,筆者會將其應用到作業設計、教學目標設計、學習任務設計等方方面面,以促使學生接收到符合自身學習情況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在筆者的教學指引下,逐漸地發展自身的學習能力。總之,分層教學理念是當下興盛的一種教學理念,符合當下學生的實際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育時,有必要充分地明晰分層教學法,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學習水平,展開對學生的分層次的教學,以促使學生獲得學習能力的有效發展和提升。
綜上,小學高段語文教師需要盡量承擔起屬于教師的職責,盡量優化自身的教學思想,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展開教學,從明晰學生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發展需求和掌握學生學習水平這三個方面,有效踐行以生為本的教學,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讓教師的教學更為有效。
參考文獻:
[1]?更嘎拉毛.立足主體,關注發展——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J].科學中國人,2015,0(1Z).
[2]?李冬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0):37.
山西呂梁市城內小學 0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