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
摘要:數學,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使人們做事更加有理有據,完善了人們的思維和判斷。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可以構建數學思維,形成數學應用的能力。但是,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容易因為數學重邏輯的特點而出現理解上的問題,產生退縮的念頭。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游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技巧,幫助學生抓住數學的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應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游戲化教學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讓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適應數學課堂,使學生能夠形成數學探索的習慣,體會游戲對學習的積極影響。
一、游戲化教學的優勢
(一)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容易找到數學學習的興趣,了解數學的特點,改變自己對數學的固有印象,不再認為數學是枯燥的,是難以理解的,而是需要人們去探索、去發現的。
(二)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小學生在游戲的幫助下,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梳理好自己的學習框架,形成站在數學角度思考的習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做到信手拈來。
(三)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小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可以找到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增加與小伙伴的聯系,在溝通中了解彼此的想法,懂得如何與他人分享,如何更好地體驗游戲。
(四)挖掘學生的潛力
學生在游戲中,能夠不斷挖掘自己的學習潛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道路,體驗到游戲帶來的快樂,知道怎樣在游戲中使用數學知識,靈活發展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
(一)建立生活的平臺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可以借助建立生活的平臺來推動學生探索。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法則,知道怎樣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在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了購物的游戲活動, 讓學生在購物中品味小數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學生一聽說是模擬購物游戲,都顯得很積極,分享了自己想要購物的物品。學生先是通過抓鬮確定了扮演的角色,然后開始了游戲道具的準備,利用彩紙剪出了自己想要的物品的模型,并不標注了價碼。在游戲開始之后,扮演顧客的學生挑選了自己心儀的“物品”,尋找扮演售貨員的學生結賬。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了解了小數加法和減法的運算,知道了小數存在的價值,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這樣,筆者通過將游戲建立在學生生活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在現實中的作用。
(二)融入課堂問題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可以借助融入課堂問題來推動學生思考。在學習“簡易方程”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簡易方程的概念,能夠使用簡易方程來解決現實問題,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思考問題:什么是簡易方程?并為學生設計了小游戲,讓學生扮演不同重量的蔬菜,當教師喊出某一個數字的時候,與其他小伙伴自由結對,使兩人相加的重量正好等于這個數字。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培養了與小伙伴的默契性,能夠迅速反應,完成結對。筆者還在此基礎上,將部分學生代表的重量置換成x,讓學生在結對的時候,計算出未知數x的重量,使學生懂得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被稱為方程。學生在游戲的時候,理解了簡易方程的概念,嘗試用簡易方程來計算未知數,解決了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這樣,筆者通過課堂問題,促進了學生在游戲中思考。
(三)突出學生參與實踐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可以借助突出學生參與實踐來推動學生體驗。在學習“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植樹過程中的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獨立解決間隔問題,在教學中帶領學生制作了不同小樹苗的頭飾,讓學生戴在頭上,代表不同的植物,然后組織學生站成一排,使學生在實際排列的過程中,理解棵樹=間隔數+1這一事實。學生在游戲中,對自己的位置進行了觀察,知道了什么是樹與樹之間的間隔,知道了怎樣計算總棵樹。此外,學生還利用互聯網搜集了有關植物的知識,對自己所代表的樹進行了學習和介紹,了解了地球植物的生存現狀,明白了植樹造林的積極意義,宣揚了愛護環境的理念。這樣,筆者通過在游戲中突出學生的實踐,使學生收獲了數學的真諦。
總之,本文通過分析游戲化教學的優勢,了解了其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理解能力、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挖掘學生的潛力等作用,提出了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策略,為學生建立了生活的平臺,融入了課堂問題,突出了學生的參與實踐,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找到數學學習的意義,發現數學學習的有效途徑,改變學生對待數學的態度。
參考文獻:
[1]張立.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123-124.
[2]青華.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學好小學數學[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501.
重慶市永川區南大街小學 重慶 永川區 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