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容
摘要:教師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不僅可以使小學英語教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是新時期高效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方法。教師要對小學英語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熟練的把握,挖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實現教書育人的教學機制。因此教師要在新時期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創新小學英語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英語;德育
引言: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最基礎的就是掌握良好的英語知識,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在學生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誘惑,因此作為我國發展的未來接班人,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內在需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構建學生的價值體系,鍛煉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在保障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健全的性格。
一、小學英語教學和德育深度結合的重要意義
將道德教育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深遠的意義。把道德教育納入英語教學,能夠更好地基于教學情境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是體現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情感交流上,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優化對英語學習的感知。通過道德教育的滲透,可以支持英語教學內容的擴展,使得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得以形成,同時形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進而促使學生實現英語技能與思想道德的同步發展。將德育理念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促使英語教學的整體效率水平得到提升,期間將西方文化禮儀以及生活學習習慣以及社會道德品質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也將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二、小學英語教學在德育滲透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盡管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良好的價值,期間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實現知識技能與道德品質的共同發展,但學校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仍存在重視不夠的問題。有些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和掌握略有欠缺,未能正確認識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未充分認識道德教育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忽視道德教育,未投入足夠的精力。
(二)教學內容不契合學生實際情況
無論是道德理念教育還是英語技能教學都需要將“以生為本”的基本理念貫徹其中,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接受和理解教學開展的意義,但當前小學英語教學開展的內容以及形式上依然存在著不契合實際的現象,期間尚未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德育內容充分結合,而是依據教材進行單一照搬教授,促使學生的理解難度加大。
(三)教學方式過于死板
目前小學英語教學與道德教育的結合方式比較單一,相應的教學方法也比較僵化。老師經常直接把道德教育作為教學內容,在課堂上以單一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灌輸英語知識以及道德理念,這將使得滲透過程非常枯燥、乏味、機械化,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不佳。
(四)實踐性有所欠缺
英語教學與德育相結合的關鍵在于理實結合,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學生就很難真正全面掌握和熟練運用英語知識,也很難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但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整體的實踐性以及綜合性有所缺失,進而使得學生難以在實踐中深化對道德理念的感知。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的內容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師要想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實現德育先行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深入分析英語教材的內容,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道德情操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可以根據小學英語中的內容結合語言點為學生創建靈活的口語交際環境,使學生在與同學進行英語口語的交流過程中獲得思想上的改變[1]。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同時也會不自覺地流露出自己現有的價值理念,教師可以在此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理念,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加以糾正。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體系,還可以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順利進行。
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英語中《My family》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英語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及父母的工作,這樣學生在學會利用英語流利說出相關的職業時,教師要對其思想進行升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中的職業,形成正確的職業觀。例如,社會中的所有職業都是為別人服務的,只不過職業不同,其服務他人的形式也不同,所以所有的職業沒有高低之分,每一個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小學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教師只要積極開發,深入挖掘,就能在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實現立德樹人的理念,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活態度
由于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很多都和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生活化的素材,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不僅體現著新時期德育先行的理念,同時也是新時期英語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可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深遠意義的一些討論話題,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思想的碰撞。在討論交流中,也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是非分辨能力,這也是幫助學生構建正確價值體系的必經階段。此外,教師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種英語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收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親身體會中強化德育教育的成果。
例如,教師在教授protect the earth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為話題展開討論,進而延伸到植樹的話題上。然后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這個話題創設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英語教學活動。如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只是追求學生可以獲得固定知識的學習,局限于說教的話,學生是不能產生情感共鳴的,因此教師應該將英語課堂進行延伸,使學生親身參與植樹活動,并且將植樹活動的經過以及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現有的英語知識記錄下來,這樣學生才能深刻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從根本上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所以教師要結合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創設靈活的課外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增強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
(三)加強學生對外國文化的認知能力
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語言形式,當教師在教授中段或者高段小學生英語的時候,可以根據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外國文化,使學生在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同時還可以促進德育教育更好地滲透[2]。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選擇文化差異較小的背景進行介紹,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當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師再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由淺入深,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接受,同時對于教材中的知識也會更好地掌握。例如教師在教授“Happy New Year”和“Merry Christmas”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中國的新年和英國的圣誕節這兩種節日的風俗習慣,使學生在理解中英兩國之間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教師向學生講解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可以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而實現德育教育和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促進小學英語教學和德育結合的有效路徑
(一)改善教學觀念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教學觀念的正確先進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也決定著德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和融入。為了保證教師對德育與英語教學結合的正確認識,教師的教學觀念應從根本上加以改進,注重德育與英語教學的有效結合。小學英語教師要在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礎上,強化對教師綜合素質能力的培訓,促使教師能夠基于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充分認知到將德育理念滲透于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進而將道德理念充分落實到教學實踐中。與此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樹立正確的觀念。積極認識道德教育的內涵,積極學習,根據學科特點,探索適合的道德教育滲透方式,使得小學生能夠在英語文化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知德育理念,促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比如,教授"?Hello!"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提前做好準備,決定將德育滲透于教學之中,主要是圍繞西方禮儀之邦、中國禮儀之邦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禮節,促使學生能夠培養良好的習慣素養,為強化接人待物的禮儀感知奠定良好基礎。
(二)深挖教材的德育素材
教學內容中滲透德育理念是優化學生道德素養的重要基礎,因此為了更好地優化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就需要在英語教學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應以英語教材為基礎,對其中存在的德育素材進行發掘,并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內容符合英語課程教學大綱、道德教育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教師在深入理解英語教材、道德教育等內容的同時,需要充分解基于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了解,促使學生能夠構建良好的知識技能與道德資源體系,進而實現知識技能與德育之間的相互及補充,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比如,在教授What's your name?從人名生活這一常見的溝通方式入手,教師需要對其中的德育素材進行全面剖析,并基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通過相互提問的方式對對方進行提問,進而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深化對英語提問技能的感知,同時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培養禮貌提問的習慣,讓學生在學英語的同時學會基本的禮儀,逐漸在群體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創新和拓展教學方式
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具有有限性,同時在缺乏社會經驗的基礎上,學習行為將極易受到思維的限制,因此為了更好地強化其身心健康發展就需要英語教師積極創新和拓展教學方式,改變傳統單一的口頭表述方式,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深化對道德品質的感知。為保證英語教學與道德教育深度結合,教師必須從教學方法入手,積極創新和拓展各種更加豐富多彩、趣味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舉例來說,教授"?Is?it?adog?"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首先需要在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價值情感目標基礎上優化教學方案設計,積極借助多媒體平臺將內容生動地呈現出來,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知保護動物的重要性。老師用多媒體把貓、兔子、松鼠、老虎、大象等動物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們。在教英語的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觀看多媒體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熏陶和感染,產生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和認知,真正做到兼收并蓄英語教學和道德教育。
(四)促進理實結合的有效實現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促進德育理念滲透于小學英語的重要基礎,期間需要以英語理論知識為指導,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英語知識技能的感知,進而使其能夠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以及行為習慣進行規范。比如,在教授“Happy birthday!”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通過多媒體、小道具、口頭講解等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生日聚會游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加強游戲過程的引導和管理。期間需要引導應該借鑒學生的生活經驗,鼓勵學生把自己平時生活中的種種人生經驗運用到學習中去,在此基礎上,教師詢問全班同學誰的生日最接近,并組織學生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為該同學舉辦相應的生日派對,進一步加強游戲與現實的結合,有效地實現理實結合。通過比賽和練習,學生逐步熟悉和掌握新的英語詞匯和詞組,更能養成關心他人、與他人合作的良好行為習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正處在學習基礎階段的小學生來講,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對教材內容知識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還要注重學生全面均衡發展,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擁有良好的習慣和道德素養,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價值體系。在立德樹人理念的指導下,不光要培養教學,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認識到“德”的重要性,為社會發展培養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佳麗.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策略探討[J].新絲路:中旬,2019,000(008):P.1-1.
[2]徐芳輝[1].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滲透[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00(005):P.159-160.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龍潭同心小學 51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