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潔珍
摘要:創新是國家的靈魂,也是社會重要的發展方向,在國家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很重要的意義。為國家做貢獻是從基礎階段開始的,基礎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創新不僅是語文教育的主題,而且與學生情感和道德品德的培養息息相關。因此,在小學生發展的階段,創新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中筆者就創新能力培養對小學語文課堂的作用為題展開研究。
關鍵詞:創新能力培養;小學語文課堂;作用;策略
1創新能力培養對小學語文課堂的作用
1.1為多種學習能力的聯動提供了基礎平臺
要展現語文教育的深刻價值,就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意識,而創新思維的出現則為學生的未來能力發展與素質發展提供了契機——在新時代的教學理論下,創新能力包含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想象力等重要內容,在導入創新思維之后,學生能夠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中發現新的問題,并在解決教學問題之后得出新的結果,與教師的單方面輸入教學相比,創新思維為學生提供了自我思考的空間,允許學生圍繞自我意識進行對應的探索;在創造性思維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將已掌握的知識全面結合,充分發揮相關教學活動的優越性,依靠多元知識聯動延長教學周期,真正使相關教學知識“物盡其用”。
1.2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
創新思維的導入將學生未來發展的“方向盤”重新交到了學生手上,與傳統的教學觀念相比,在導入創新思維之后,學生會不再滿足于教師所給出的既有知識體系,而是對著更為復雜的方向進行深入探索,在創新思維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我學習框架中不斷循環,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之后,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評價發現自身的長處,重新定義個人能力,與教師引導的教學方式相比,在創新思維的引領下,學生能夠進入更為廣闊的成長空間,選定更適合自身的成長方案。
2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2.1轉變教學方式,發散學生的思維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仍然運用傳統教學方式給學生灌輸知識,雖然起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效果不明顯,并且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形成發散型思維,使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且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夠逐漸的提高。例如:在學習《爺爺和小樹》一課時,在學習生字“棵”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左邊是一個木,右邊是一個果,兩個字合在一起念什么呢?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大膽的猜想,最后在學生猜測的基礎上,教師根據課文的內容再一次進行引導,最后引導學生學會“棵”這個字。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語文知識,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進而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2注重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的引導,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創新能力是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最高境界,而想象能力的激發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積極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的引導。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想象。以此深刻感受文章的意境,深刻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思想。其次,教師還應注重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實現學生全面個性化的發展。如在教學《凡卡》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最后的結局進行合理的想象,并以續寫的方式進行寫作訓練,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2.3.1學思結合,舉一反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指導學生要學會發現問題,并且要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有信心,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就提高了。因此,教師需要制訂適合的學習策略,尋求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最終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2.3.2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心理學研究表明,質疑可以使思想加深,更上一層樓。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這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始于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有疑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并積極探索。因此,改善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法,就是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思考。
2.4給創新思維提供落地實踐的機會
沒有實踐,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就是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參與到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擴展思維空間。例如,帶領學生到野外郊游,并告訴學生,郊游過后,學生要把自己的所見、所感寫成心得體會交回來。所以,學生在郊游時要用心留意觀察郊游時看到的事物。教師通過這種開放式的實地觀察體驗式的學習,給學生的創新思維提供落地實踐的空間和機會。
2.5運用活動引領,為學生營建互動課堂氛圍
除了優化閱讀教學方式,采用“先學后教”激活學生創新學習的熱情,點燃先學的興趣之火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引讀、活動開展等方式創新課堂模式,讓學生動起來。如《只有一個地球》的閱讀教學課堂上,學生自主交流后,對于字詞先學的檢查,教師可以將字詞設計為“闖關游戲”或“接龍讀”的方式,既檢查學生先學的情況,又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給學生充足想象空間與時間,并且加強與學生進行互動,發散學生的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葛玲.讓課堂\”活\”起來——淺談創新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9,000(007):93-94.
[2]劉鳳英.點燃創新火花,培養創新能力——淺談創新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J].語文新讀寫,2020(4):5-5.
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高村鎮中心小學 52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