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蕊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思維類課程,一直是許多人無法攻克的難題。從小學數學開始,學生們對其掌握運用能力的高低便已經初露端倪。學好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固然占據著主要地位,但教師的作用也不可被忽視。但教師不應授學生以魚,而是授之以漁。借葉圣陶老先生所言,“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提問便是最好的引導方式之一。而其中有效提問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得到點化,找到關鍵所在。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提問;具備條件
引言:
數學這門學科,最考驗的便是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運用能力。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而教師要做的便是引導學生如何越過穿越過這片荊棘,獲得思緒上的豁然開朗。那么,教師的正確引導方式便十分重要了。提問分為有效提問和無效提問。如何提問能讓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從而達到有效提問,是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本文從教師進行有效提問的幾種方法進行論述,希望讀者能有所感悟。
一、提問要有明確性
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提問應該是目標明確的,不可模棱兩可。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被引導著達到問題關鍵點所在,而非模糊提問,讓學生的思路更加混亂[1]。由此,教師的提問要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答案,學生們通過回答問題觸及到下一個環節,如此才能讓學生們了解問題的全貌。例如,當教師面對學生的答案時,接下來的提問要明確指出具體在哪個方面,如“你知道體溫計嗎”“這是怎樣工作的”,盡量避免“然后呢”“你認為呢”等對學生難以產生幫助的無效問題的出現。提問的明確性帶來的也會是明確的結果和學生們對于疑惑所在的明確的感知。
二、提問要有邏輯性
小學學生的思想高度還處于初級階段,教師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問題的邏輯性也應符合他們現在的邏輯思考。并且,問題之間應該是層層相扣的,構成對于整個體系的一系列思考。以小學數學中最著名的工程問題為例:“甲乙兩人同做一件工作,甲單獨做要5小時,乙單獨做要7小時,若甲乙同做需要多久?”教師們對此應該就甲乙兩人各自不同的工作效率進行提問,進而對甲乙兩人同時的工作效率發出疑問,最后詢問學生們正確的結果。如此一來,學生們就可以順利地解決這道數學問題。假若教師進行無效提問“這道題應該怎么做呢”,學生們也只會陷入困惑罷了。
三、提問要有靈活性
小學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教師們的提問往往會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這就考驗教師的變通性,能夠重新以學生的答案為起點,提出與此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作答。另外,教師們有時也難免犯錯,給出條件不足的問題,那么,這時教師具有的臨時改題能力就會救人于水火了。例如,對于著名小學數學問題,圍柵欄求周長問題,若教師不給出靠墻一側是否需要圍柵欄或者靠墻一側的柵欄是長還是寬的條件,就會得到數字各異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問題分割成在不同條件下的幾個問題讓學生作答,解決了學生對于提問的煩惱的同時,也避免了自己的疏忽帶來的錯誤發生。
四、提問要有思考性
提問是為了讓被提問者產生思考的一種方式。教師們對于學生的提問要能夠引起學生的深層思考,引領他們探索更多的關于數學的邏輯思維定式。學生被提問后是否能產生一種困惑并經過思考后產生對于問題的結果,便是評判提問是否有效的標準。人都是在思考過后得出真理的,大腦思考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數學家們,如歐幾里得、華羅庚、黎曼等都是通過別人對自己和自我的提問來對數學問題產生思考過后,為世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數學理論。因此,思考是小學生學好數學應該打下的必要根基。
五、提問要有啟發性
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為學生傳遞一些啟發性的信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根據自己從提問中得到的啟示展開對于問題的思考。相反地,如果學生們不能從提問中得到任何啟發,自我陷入思考的死循環,教師最后也不會得到學生們的積極反饋,這與教師提問的初衷背道而馳。教師們的引導能力決定著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理解是否透徹,問題中隱藏的知識是否能被學生們挖掘并內化[2]。只有當學生真正地從教師的提問中獲益,教師進行提問的意義才會被正確地詮釋。因此,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才能稱之為有效提問。
六、提問要有開放性
有效提問的最后一環便是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們通過回答教師的提問清楚了數學問題的脈絡,這時就是教師乘勝追擊的好機會。通過開放性的問題引起學生們對于問題附帶的“旁系親屬”一并產生解決疑惑的動力。教師們可以通過設置恰當的疑問,促進學生們的進一步思考。例如,對于第二點所提出的例子,教師們可以以“同學們還可以提出相似的問題嗎”這種開放的提問來刺激學生積極踴躍地思考發言,以出題者的角度切身體會問題的精髓所在。學生們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了思維創新能力的鍛煉,為以后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埋下了伏筆。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們對于學生的正確提問不僅引領著學生們更加富有深度地思考,還能調動課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們對于數學的興趣,進而投入努力去學習學好數學??梢砸姷茫處熢趯W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不可以是簡單地告知他們書上所印的概念、公式,而是培養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能力,對于疑惑的解決能力,對于事物的判斷能力。教師是真正的引領者,他們在小學學生的生涯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為學生有良好的數學基礎而努力著。
參考文獻:
[1]麥麥提艾力·努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分析與思考的重要作用[J].女人坊(新時代教育),2020(9):00010-00010.
[2]洪潔[1].論小學數學課堂提問預設和調控的有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11):P.269-269.
(湖北省荊門市鐘祥市胡集鎮平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