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口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是學習數理變化的依據。在教育新規下,針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全面教育改革,重在培養學生對數學教育的理念認知及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此背景下,教師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積極完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規劃完整的教學部署,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依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培養學生對數學口算能力的興趣,是提高數學整體素養的重要保證。下面將結合自己工作教學中的管理方式進行簡要分析,以期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口算能力;興趣培養
引言:
當代小學數學教育中,口算能力是教育工作中的重點。當下的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而口算能力是基礎性的學習技能,在教學中發現,不少學生在進行計算時往往習慣性借助掰手指,不能很好地進行解決問題。為提高小學數學的計算能力,特別針對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有效指導,為在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更進一步,以此有效帶動數學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
一、小學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口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是提高抽象思維的訓練手段,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技能。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往往注重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概念的灌輸,不能很好地對學生計算技能進行有效訓練,這體現在平時的作業中,學生計算能力低下,從結果上來看,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也是平時中反復講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思路,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數學技能的培養。在教學中,口算能力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今后學習筆算、簡便運算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口頭計算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教材內容能夠順利開展。
二、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有效教學方式
小學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對數理變化的基本認知,在具體教學中,首先教導學生從認識數字開始,首先建立對數的基本感知,從小到大,從難到易,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依次進行。學生再對數字的廣泛性進行理解,首先在腦海中建立起對數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進行增加或減少,在實踐應用中,慢慢地對數有了清晰的概念。
(一)更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數學課程興趣不高,在課堂學習中只是被動地進行吸收采納,不能很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來,這極大地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針對這種現狀,教師要更換教學方式,善于汲取他人的有效教學經驗來彌補自己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差錯及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疏通,教學中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成就感,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索積極性,打破常規教學方式,運用新型教育資源,豐富教材內容,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還能促使學生進行學習實踐,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多舉生活當中的例子,這樣原本抽象難懂的知識概念一下子變得生動形象起來,讓學生對數學學習不再產生畏懼的心理。例如在口算能力的教導中,用買東西為例子,小明拿著十元錢去超市買了一斤香蕉(香蕉單價3元/斤),又買兩只水筆(水筆單價2元/個),還剩幾元錢?讓學生進行口頭計算,在教學中發現給學生舉的這些生活當中鮮明的例子,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更能帶動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們各個踴躍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在課堂中給學生創建出具體的情境,能夠有效打破課堂局面,將教師在教學中的“一言堂”轉變為互動課堂,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啟發學生積極探索,通過創建新穎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出有意思的問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大膽嘗試,不怕犯錯,出現問題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引,在對問題的解決中使學生在根源上明白錯誤出現在了哪里。因此,只有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探查,在源頭中將問題進行有效疏通,才能夠有效推動數學教學質量的發展。首先教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理解,明確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教導學生認識數學,從根源處建立起對數學學習的認知。在道理上的理解后,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專門開設幾節口算課程,在課前,教師要設置好新穎的問題,以便更好地帶動學生參與,根據課程內容選取相關問題,掌握好訓練時間,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差,不能夠在整個課堂中集中全部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可以講述有意思的數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帶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很好地集中到課堂中來。
(二)設置豐富的教學活動
數學教學不應該成為對知識的簡單理解,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使理論知識轉變為一項有用的知識技能。在教學中,策劃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體會數學對生活的實際作用。而小學口算能力是指導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能夠很好地作用于日常學習與現實生活中。小學生由于年紀尚小,對游戲活動充滿了樂趣,在此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在科學、合理的教學總體規劃大綱下,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進行指引。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愛好成立相關活動,例如:老鷹抓小雞中,老鷹要是抓住了一半的小雞,雞媽媽要接受到游戲的懲罰,如果老鷹沒有按照相應的時間完成任務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通過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數學思維,自行規劃分配好時間,從而掌握口頭計算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由于天性貪玩,自制力差,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善于運用新型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啟發,切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培養具有數學素養下的人才。在平時工作中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加強與學生家庭方面的交流,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解決指引,以此不斷完善教學成果,以便更好地為將來培育出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人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建霞.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200.
[2] 李蘇寧.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14):38-39.
[3] 呂忠紅.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44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