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琴
摘 要:有效開展小學一年級課外教學閱讀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的智力得到發展,使學生的感知、想象能力等隨之提升。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學習語文課程。這就需要小學語文豐富課外閱讀的內容,并應用新鮮、有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中,使學生快樂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一年級;課外快樂閱讀
前言:
小學一年級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黃金時期,教師結合閱讀教學內容,有效拓展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學習語文知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并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快樂閱讀。
一、通過圖卡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小學一年級學生,心智發展正處在萌芽時期,對直觀、形象的事物接受較快。教師若僅通過單一的手段,教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較難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教學目的,也較難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根據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融合生動、有趣的字卡、詞卡和圖片等,使學生在掌握其中生字、詞的同時,對閱讀內容中的事物有更直觀的感知。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質量,還可以使學生快樂閱讀。
比如,《青蛙寫詩》這篇課文的內容,是描寫雨天小蝌蚪在荷葉上的情形,教師便可以在閱讀教學前,讓學生先閱讀“荷葉姐姐的傘”這篇文章,并且準備荷葉圖片和相關的字卡、詞卡,使學生在掌握所有字音的情況下,順利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讓學生準備課外閱讀的文本,再開始教學。指導學生開始閱讀前,教師可以先拿出一些荷葉的圖片,并問學生:“同學們,這是什么呢?”。學生看后,便會輕松回答教師:“是荷葉”。之后,教師再說:“在動物王國中,小動物們都將它作為一把傘,而且荷葉姐姐也無私為它們做貢獻,你們說荷葉姐姐是不是十分偉大啊?”。學生聽后便會產生共鳴,并且感覺到有趣。接下來,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進入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一次范讀,并結合字卡、詞卡,針對其中的生字、生詞進行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文本字體的讀音有一定了解,還可以使學生完整掌握整篇文本內容。當教師朗讀后,再讓學生去閱讀,學生便會流暢的閱讀,并對荷葉、青蛙等有更清楚的了解。此時,教師再對課內教學內容進行閱讀教學,學生便會完全領會課文的內容,并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二、通過多媒體活躍閱讀氛圍
良好的閱讀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關鍵。學生在氛圍的帶動下,更容易融入到閱讀活動中。而多媒體可以將閱讀內容生動、形象展現出來,對打造活躍的閱讀氛圍十分有利。所以,教師可以將課外閱讀與多媒體巧妙融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閱讀。
比如,在讓學生閱讀《比尾巴》課文前,教師便可以將“比脖子”這篇文章作為課外閱讀。不僅兩篇文章的內容相似,情節也都有趣。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將兩篇文章的內容制作成有趣的動畫片,再分別開始教學,這樣便會使有效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課堂上,教師可以先通過可愛的動物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這樣來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看什么動物啊?”。學生聽后,便會積極回答教師。一些學生會說“長頸鹿有特別長的脖子,顏色還十分漂亮,喜歡長頸鹿。”;一些學生會說:“孔雀的尾巴開屏特別美……”。之后,教師再說:“動物與人一樣,它們也互相比較,一些動物比尾巴,一些動物比脖子,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學生聽后,便會十分開心并充滿期待。此時,教師便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比脖子”的動畫課件。當學生觀看后,教師再說:“同學們,想清楚比脖子的各種動物,它們內心都有如何感想嗎?”。學生看過動畫后,已經對課外文本有一定的興趣,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便會積極回應教師“好的”。這樣便可以使學生完整閱讀課外的文本。并且,對不同動物也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再說:“同學們,動物們除了喜歡比誰的脖子長,還喜歡比誰的尾巴漂亮,想不想看一看呢?”。這樣便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文的閱讀學習中。而且,也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
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課內、課外閱讀的教學,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還可以使教學內容不再呆板。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通過扮演使學生快樂閱讀
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有效閱讀,還要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令學生快樂閱讀。對此中,教師可以有效將學生的喜好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選擇課外閱讀的內容。然后,教師再通過有趣的扮演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中,便會大幅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并有效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前,教師便可以搜集與之相關的課外讀物,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活動,更好掌握教學內容,進而提高閱讀水平。如“聰明的烏鴉”這篇文章,不僅與“烏鴉喝水”有直接的聯系,還十分有趣。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熟練閱讀后,分別讓學生來扮演其中的烏鴉和松鼠,強化學生的學習感受,使學生喜歡上閱讀。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同學們,松鼠和烏鴉哪一個最聰明呢?”。一些學生會回答“烏鴉”,也會有一些學生會回答“松鼠”。之后,教師再說:“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接著,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先去閱讀一遍課文的內容。之后,教師再說:“烏鴉這么聰明,哪名同學想來扮演一下呢?”。學生便會積極表態。當確定好“烏鴉”的角色后,教師再讓學生來扮演松鼠,這樣便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表演中。并且,還可以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加深對課外文本的理解。之后,教師再進行“烏鴉喝水”的閱讀教學,便會使學生便十分輕松理解其中的內容。并且還會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并同步提高閱讀能力。
總結: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有直接的關系。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進行課內知識的學習。教師不僅可以要科學指導學生選擇課外閱讀的文本,還需要使用豐富、多元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不斷提高,才會使學生快樂閱讀的同時,促進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顧順星.談小學語文的快樂閱讀教學[J].散文百家,2020,(16):161.
[2]劉淑敏.談小學語文快樂閱讀的有效開展[J].語文課內外,2020,(32):212.
(寧夏石嘴山市第二十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