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蘇會
摘 要:對學生綜合素養以及知識水平進行衡量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標桿就是語文學習,語文學習同時也能夠幫助其他重要學習科目的開展。小學階段是學生們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以及理解的黃金時期,在語文學科的教學期間,一直以來一種最為重要的環節都是閱讀環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為學生創造好拓展性閱讀教學環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拓展閱讀;核心素養
引言:
閱讀環節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世界進行認識,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思維方面的發散,幫助他們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收獲審美體驗。在語文教學期間,閱讀環節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學生成才以及成長所必須要具備的一種關鍵素材。拓展性閱讀可以很好地幫助小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能夠進一步對他們的創新水平以及思維能力進行提高。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應該在具體教學期間對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全面總結,盡可能地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提高。
一、拓展性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實施的主要意義
(一)方便小學生語文教學觀的全面落實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將傳統的語文教學期間的課本限制進行全面的打破,需要對語文教學觀進行更為有效的落實。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迅速改革發展的前提下為學生的閱讀教學范圍進行有效拓展。在當前這一時期,先前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逐漸被淘汰掉,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語文核心素養作為主要依據來適當地對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進行創新以及拓展,通過這種方式來更好的讓學生的生活和語文教學兩者之間緊密地聯系起來,在情境下更好地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以此來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方便小學生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當中,非常明確的提出了應該在實際教學期間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學生單純地對字面上的知識進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實際進行閱讀時在文化描述的字詞當中更好地對文章進行感悟,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的再創造能力得到更為有效的提升。在進行拓展性閱讀活動時,小學階段的學生會非常容易將問題找出來,同時他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來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這樣一來也可以很好地推動學生的語文個人思維發展。
(三)便于讓實際生活和語文課堂聯系起來
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小學語文教師在先前為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講授期間,對教材里面的知識太過重視了,這就會嚴重地忽略學生生活與語文學科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下,有效地拓展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更好地讓小學生的生活以及閱讀知識之間的聯系得到實現,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不只是為了學習其中的詞語、漢字以及句子,還需要對其中和實際生活有關的文化進行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只有這樣做,學生們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以及語文學習中成為贏家。
二、核心素養理念下主要的拓展性閱讀策略
(一)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更好地對閱讀進行拓展
正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更需要良好的課前預習,一個好的課前預習能夠對小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小學生的平時生活常常可以和語文教材里面的小文章聯系起來,但是在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方面對文章的理解還是不難發現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比較晦澀難懂的文章時,一定要在上課之前將相關的材料搜集好,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對學生的知識面、視野、對文章的認識以及理解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拓展,以此來更好地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上去。
(二)努力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激發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啟發設問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充分引導。開展啟發設問環節能夠非常有效地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在閱讀文章期間,小學生常常會遇到自己知識上的盲點問題,教師通過對問題的合理設問,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努力思考,以此來更好地對必要的知識點進行高效掌握。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將教學情境給很好地設置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來更好地讓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得到提升。情境閱讀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讓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教學模式。
(三)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僅需要在課堂教學期間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而且還需要引導學生把自己學到的閱讀當中的精神以及相關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進行應用。比如說,在實際進行閱讀時小學生發現其中有沒有學過的字詞,那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要直接略過這一字詞,而是需要學生及時地針對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主動找資料、查字典,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學生自覺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進行鍛煉。如果學生在實際閱讀期間發現描寫得特別好的句子的寫法或者是結構,那么教師就需要教給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文稿卡片,將好的句子記錄在上面,更加方便對這些優美的句詞進行翻看以及保存。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在通常情況下都會被自身的閱讀習慣所影響,在品讀一些寫得非常好的文學作品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對這些作品進行仔細的品讀,必要時還應該把自己的思考標記到書上,或者是還可以在思考之后將自己閱讀的感悟記錄下來,充分地將自己的閱讀體會以及對文章的看法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模仿老師自己寫讀后感言,這種寫讀后感的方式能夠使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結束語:
由上文可知,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期間應該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進行堅持,需要把學生的未來發展作為主要目標來有效地對其語文綜合素養進行提高。對于正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應該通過科學的閱讀教學方式以及靈活的思維來不斷對學生的語文課堂進行豐富,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努力提高閱讀難度,培養小學生的高質量語文閱讀鑒賞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其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鐘鴻山.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J].新課程(小學),2017(6).
[2]盧耀珍.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基礎教育研究,2017(23):47-50.
(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勝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