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倩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教育事業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路徑。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組織生活化教學,構建生活化情境可以有效地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整合,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學習中引入生活,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分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開展的作用,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生活化研究
當前小學教育是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為目的。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作為一門自主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課程活動,符合新課改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并有效地轉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的作用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與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之間存在本質性的區別,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所能夠利用的數學教學資源非常有限,其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很難在教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生活化數學教學活動則不同,其以激發學生觀學習興趣為標準,整合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接觸到教材之外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數學的學習是非??菰?、乏味的,這既是由我國整體應試教育環境所導致的,也是由數學學科特點所決定的。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無疑能夠幫助教師擺脫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束縛,合理運用數學特點組織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掌握更多數學知識。
增強學生的實踐探究和合作學習能力。生活化教學活動主要是以實踐和合作學習為主,因此,其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實踐探究和合作學習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生活化教學活動中,要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結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組織各種實踐活動、探索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合作學習能力。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組織生活化教學,結合理論與實踐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目標也隨之發生變化,傳統的應試教育目標已經無法滿足我國當下教育教學需求。新課程背景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將實踐和理論進行整合,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引導學生以生活的眼光去理解所學內容。以“百分數”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出問題:“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購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那么你們在購物時有沒有發現每一件商品背后都有百分數?你們知道他的含義是什么嗎?”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教師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和小組談論等方式來分析這些問題,并將所討論的內容運用到題目分析解決過程中,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當學生通過分析得出最后的結果之后,教師可以為其進行總結,將相關知識引入其中,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內容。
(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表達生活
在整個小學教育體系中,數學占據重要的地位,該課程有著較強的實用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都可以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其無法有效地理解所學內容,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選擇趣味性的語言進行知識講解,以使得學生逐步掌握數學語言的表述方法。以“比例的含義和基本性質”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出一些與比例相關的知識點,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通過思考和討論,學生會逐漸意識到比例問題與自己日常生活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如班級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數學課程課時在總課時中的占比等。之后,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數學語言來進行場景描述,并講解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可以找到數學知識與教材文本之間存在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三)針對生活素材展開深度挖掘和整合
在對生活素材進行挖掘時,教師需要保證素材與學生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同時,生活素材也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相契合。只有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背景和經驗,學生才能夠更加高效、自覺地接受數學知識。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特點、生活體驗為導向來挖掘素材,只有確保素材與學生興趣相契合,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其次,在素材搜集之后教師還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學內容和目標。例如:對“兩步計算”進行講解時,其中的例題可能是“購物”場景,由于這種場景出現較為頻繁,學生學習興趣必然不高。為此,教師可以聯想經常往班級中送水的師傅,并構建場景,組織題目。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都認識給我們送水的王師傅吧?他每天都會給我們送水,你們可以根據相應的數據計算出每天的送水量嗎?”此時,學生的興趣都被進一步激發,紛紛展開猜測,隨后教師讓學生自行尋找數據。首先明確教室飲水機一桶水凈重20kg,之后,讓學生觀察辦公室和教室中的飲水機數量,最后得到最終答案。
(四)注重課后作業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當滲透到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而課后生活化作業的布置,對小學數學生活化學習而言也是非常關鍵的。課后作業的布置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教材知識,同時,通過課后作業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而展開針對性的練習活動。生活化作業的布置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1.生活化作業的布置,需要為學生預留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而非局限于單一的教材內容,進而引導學生在掌握教材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2.教師要控制好課后作業布置的難度,使得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清晰化,進而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框架。3.生活化課后作業的布置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內容,而是要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穩定性。4.教師要善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后活動,以在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三、結束語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意識到數學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和價值,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每一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當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強化對其的應用,以借助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優化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曹連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1(02):103.
[2]曹玲玲.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生活化[J].江西教育,2021(06):66.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桔柑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