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摘 要:音樂是一門以實踐活動為主導的課程,要想進一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合唱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必須在教學內容制訂的過程中,融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確立合理的教學計劃方案,來助推音樂教學改革與創新。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與學生之間創建親密的聯系;同時,教師可以創新合唱教學的方式,使學生不斷掌握合唱的要領;此外,教師還要基于學生的發展特點,為學生創建展示自我才華的機會,不斷增加學生在合唱中的積極性。本文主要從以上幾點進行論述,探索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合唱教學的具體方法與對策。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合唱教學;實效性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樂教師要融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狀況,來確立教學的任務,讓學生掌握合唱的音樂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要想完成一首歌曲的合唱,教師應注重教學實際效果的提高,引導學生參加合唱練習,不斷磨合組員之間的默契,可以在合唱的過程中開展互相配合、互相襯托。合唱中的每位學生都有負責的聲部和樂句,教師要引導學生熟悉他們的樂段,還要不斷增加學生之間的配合能力,這樣才可以展現出理想的音樂合唱教學效果。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合唱來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歌唱時對音樂的律動產生共鳴。那么,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去做呢?下面,筆者基于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幾點可借鑒教學方法,以期能夠不斷推動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一、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加師生之間的情誼
要想提升演唱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必須激起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可以積極參加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助推教學的進行。因而,構建挑戰性課堂,變成了教學設計方案的關鍵內容。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到合唱教學之中,變成合唱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引領者,根據適度地教學正確的合唱方式,激起學生的自學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開展音樂知識的探索,進一步提高音樂教學的成果。同時,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合唱訓練,結合實際來不斷提高自身的合唱能力。為了更好地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教師必須創建一個優良的師生關系,用有趣的活動吸引學生,使學生融進到和睦、開心的學習氣氛中去,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合唱方法的把握,完成課堂教學方式的自主創新,讓學生體會音樂的風采,進而提升其對音樂學習的重視,在實踐活動學習中,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合唱方式。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融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依靠多媒體設備在音樂教學中的優勢作用,為學生展示出震撼人心的音樂教學場景,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優良的教學支持。
二、創新音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合唱的具體方法
在小學音樂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適度的教學指導,來協助學生確立教學的關鍵,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的音樂合唱方法,這就必須應用新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開展適度的教學引導,為學生將來合唱能力的發展奠基。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采用輔助教學用具,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這一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合唱學習之中,不斷引導學生把握合唱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唱習慣。不一樣的指導方式具備不一樣的教學實際效果,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音樂合唱方法,從而不斷促進學生音樂合唱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獵人合唱》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合唱訓練,訓練學生以飽滿的熱情、豐富的情感和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并了解作曲家韋伯及其代表作品,通過學習歌曲《獵人合唱》,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感受的基礎上把握體驗速度、力度及
唱法的變化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最終使學生通過聆聽、對比、聽唱等方法增強學生歌唱的表現力。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歌劇《自由射手》的故事梗概以及本劇在德國音樂史上的地位和《獵人合唱》在本劇中的位置。然后,教師可以有感情地范唱一遍歌曲,在學生認真聆聽音樂,熟悉旋律的同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歌曲的強弱對比關系和歌曲感情的表達。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答歌曲主要表達的內容和歌曲的表達情緒。隨后,按樂句來為學生劃分合唱內容,逐步教學生唱熟這首歌曲,等學生唱熟練后還可教唱樂譜伴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創建合唱展示機會,增加學生參與合唱的積極性
小學生合唱隊的年齡平均都不大,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當前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與實際需求,基于此來開展教學引導,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合唱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教師應在音樂課堂中為學生提供一些展示合唱成果的機會,使學生能夠發現自己在合唱方面的才華,同時從音樂中獲得滿足感,為學生將來的音樂學習打下基礎。通過開展合唱能夠不斷增加學生音樂素養,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團隊協作意識的提升,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總體來說,在開展實踐活動教學的過程中,參加合唱的組員必須具備專注力和自控能力,與平常的教學相對比,教學難度要高許多。因而,教師要融合學生的教學規定來開展教學音樂的挑選,提升本身的音樂素養,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增加對學生的了解,激起學生的參加主動性,與學生共同奮斗來構建一個優良的合唱環境。合唱歸屬于集體性音樂表達形式,必須團體來完成。教師要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合唱教學實效性,促進小學藝術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國棟.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現狀分析及有效策略[J].校園歌聲,2010(02):21-23.
[2]鄭楊青.以情激趣 因勢利導 共享美妙音樂——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案例[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01):69.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民族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