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銘
摘 要: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智能手機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網上購物、網上電視、網絡游戲等無不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而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因為受到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限制,學生并不具備良好的自制力,很容易受到網絡當中的事物的吸引,具體表現為“手機癮”。面對此種情況,初中班主任有必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出現“手機癮”的原因,并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擺脫影響,利用好手機而并非是被手機所利用。
關鍵詞:初中教育;班主任;“手機癮”;擺脫策略
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初中生逐漸成為網絡信息消費的關鍵,通過對手機網絡的應用,學生能夠搜集到更多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同時還能夠暢玩各種網絡游戲,手機成癮的問題在此種情況下越發顯著,其正在極大程度地影響著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高度依賴手機已經成為現代初中生健康成長的巨大影響因素,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當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群體的學習情況,同時更需要關注學生群體的生活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著手,及時給予學生指引,幫助其合理地利用手機,使其為自己所用。
一、引導學生辯論,強化學生意識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學生在此階段對于各種挑戰活動的重視程度是相當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現代學生普遍為獨生子女,在衣食無憂的環境當中長大,許多學生總是將自我作為中心,并不具備良好的團體精神和合作意識,存在盲目崇拜的認知傾向。鑒于此,為行之有效地幫助學生擺脫“手機癮”的問題,班主任有必要積極地應用初中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采用相應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到辯論賽活動當中,通過此種方式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幫助學生明確“手機癮”到底是否正確。
例如,為了幫助學生充分意識到智能手機所存在的優缺點,班主任可以指導學生先行確定自己所持的觀點和看法,例如支持利用智能手機的以及反對利用智能手機的兩個角度,當學生紛紛確定自己所持觀點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將持有兩種不同觀念的學生做分組處理,分別代表辯論會當中的正方和反方,結合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論探討。于是,為了在辯論會當中獲得勝利,學生群體紛紛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信息,最終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便能夠充分意識到手機成癮的負面影響,進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更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利用手機的行為。
二、引導學生記錄,下筆釋放情緒
現階段,初中生所面臨的學校壓力、家庭壓力是相當巨大的,這是不言而喻的,學生在面對多樣化的壓力的時候,往往因為缺乏完整的情緒宣泄的渠道,而導致學生將自己的視線轉移到手機中。面對此種情況,班主任應該積極合理地指導學生群體,講求最為正確科學的情緒宣泄方法,例如讓學生找班主任或者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或者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訓練或者勞動,只要學生的情緒能夠獲得緩解釋放,學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就會更好,以更為積極正向的心態面對自己的生活。
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指引每位學生建立只屬于自己的“秘密基地”,也就是準備個記事本,在讀完書、看完雜志等后,將自己對于各種問題的看法與認識記錄在記事本當中,并且嘗試著主動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分享,這樣便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形成,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群體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更為有效地意識到情感交流的重要作用,促進其深度成長和發展。
三、指導簽訂協議,理清責任意識
初中學生因為處于青春期,因而大多是比較叛逆的,在班主任提供教育指導的過程中,如果采取的態度過于強硬的話,不僅難以滿足預期目標需要,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鑒于此,為了幫助學生有效地擺脫“手機癮”的限制,班主任有必要積極地采用科學、民主和自由的方式解決問題,和學生進行對等交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于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班主任的安排,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避免手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例如,班主任在和學生協商戒掉“手機癮”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結合公平公正的重要原則,允許學生適當地利用手機,查詢學習資料或者是簡單地放松心情等,前提是使用手機的時間需要被嚴格地控制,并且學生還需要保證自己在利用手機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學習成績。為了保證條款更加具備威懾力,班主任可以和學生簽訂相應的“協議”,如果學生在使用手機的同時成績出現顯著下降,則班主任有權利代替學生保存手機,當學生將成績提升上去以后才能夠從班主任手中拿回手機。
四、實行家校共育,共同監督學生
就目前來看,手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當中傳播信息的首要工具,同時也是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支撐,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手機是學生接觸廣泛的外部世界的重要載體和平臺,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對手機當中的包括QQ和微信等軟件的應用向家長傳遞學生在學校當中的實際表現情況。由此可以確定,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構筑現代人際關系的橋梁,尤其是在假期當中,班主任可以利用QQ群或者微信群來為學生定期分享各種勵志的文章,增強學生的思維辨識能力,強化其對于事物的理解和認識,促使學生形成正確且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班主任還需要強化和學生的家長的聯系,引導家長共同參與到教育工作當中,連接家校,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監督,避免學生長時間沉迷在手機游戲當中,此舉具有極為重要的實踐意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手機已經成為初中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工具,但是從其他角度來看,手機畢竟僅僅是工具,使用手機的時候有必要形成良好的態度,否則很有可能會受到手機的負面影響,形成“手機癮”。初中班主任為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有必要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心理指導,同時積極地強化和學生家庭的聯系,為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有必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指導模式,讓學生意識到手機應用不能過分,而是需要充分發揮其優勢,為自己的學習成長提供鋪墊,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的穩定發展,提升其學習成績的同時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三觀。
參考文獻:
[1]張敬俠,潘若庫.淺談農村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難點與解決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9):189.
[2]張俊鋒.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溝通技巧的合理應用探討[J].新智慧,2020(15):48.
[3]常登位.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德育教育的實踐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06):184.
(廣東省陽江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