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棟
【摘? 要】在初中教學階段,教師要有效把握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因為,在教育課程改革下,人們對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密切結合起來,對于推動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不僅要向學生滲透理論基礎知識,還要在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知識。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內容的重要意義,并重點闡述了傳統文化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數學;文化底蘊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3-0108-03
Based on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Char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handan Yucai Middle School,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OU Guodong
【Abstract】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stage, teachers must effectively grasp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lassroom. Because, under the edu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lassroom.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ont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infiltrate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tudents, but als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ultural knowledge into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infilt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t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junior high school math teaching.
【Key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ltural heritage
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內容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文化彰顯出的重要教育價值不可忽視,第一,把傳統文化運用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會得到提高。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更加游刃有余。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繁瑣的計算過程和枯燥的數字等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師把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合理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既能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豐富,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領學生有效融入課堂學習領域。在此,把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會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全方位的調動。第二,將傳統文化合理地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會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初中數學課程中如果展現出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那么往往源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缺乏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找尋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其有效融入數學課堂中,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沖擊力。教師帶領學生理解所學內容,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第三,將傳統文化滲透到中國數學課堂教學中,會讓學生的傳統文化弘揚和發展得到相應的保障。學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主體,教師應從傳統文化的本質意識方面著手,在全面帶領學生進步的前提下,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沖擊力和實際價值。
二、傳統文化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一)教學中合理借助傳統文化載體
我國傳統文化蘊含了比較多樣的形式,不管是在曲藝、建筑、繪畫等領域上,還是在中醫、書法、服飾等方面,都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這些傳統文化的有效彰顯,使數學教學課堂擁有豐富的文化載體,讓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擁有魅力和色彩。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構建中,要展現出相應的想象力,把課堂內容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找尋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對兩者的切合度進行深入研究之后,教師會更好地抓住這些文化載體,為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所用。
比如,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窗花剪紙”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幾何圖形相應的結構特征。可以從直線對稱軸、對稱圖形方面入手,也可以通過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方法,對故宮天壇等中國傳統建筑進行數據分析,以道家的陰陽太極圖和八卦圖對圓和多邊形的面積進行計算。另外,通過猜拳或擲色子等娛樂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概率問題。這些內容的有效彰顯都可以讓傳統文化成為有效的數學教學課堂載體,保證學生擁有濃厚的文化學習氛圍,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沖擊力,在形成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學習的教學模式下,讓傳統文化與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密切結合。
(二)古今結合,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國古代數學在相應領域中展現出了絕對的優勢,所展現出的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數學家也被人們所敬佩和尊重,如祖沖之、劉徽、墨子等。相關的學術著作有《九章算術》《五曹算經》,在數學問題上涉及的圓周率、勾股定理、黃金分割點等理論,也成為人們所驕傲的數學成就。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都可以將這些內容融入具體的課堂中,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擁有豐富的數學知識理論體系,也會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相應色彩。
比如,教師可以在古今結合的模式下,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數學的沖擊力。針對《平行四邊形》知識講解時,可以讓學生接觸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怎樣通過出入相補的原理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也可以講授數學家華羅庚偉大事跡,讓學生形成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情懷。然后,利用數學家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內容,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國人民在數學方面所體現出的智慧和相應的才能。這是一種有力的教學方法,在保證學生感受到傳統數學魅力色彩的同時,也能使學生認真地跟隨中國傳統文化的步伐,融入數學學習領域中。這樣有利于教師把握中國傳統數學文化,也能讓學生在濃厚的數學學習領域中,更好地提高自身學習效果和能力。
(三)挖掘課本,提高傳統文化認識
教材中蘊含著的比較多的內容,教師應充分挖掘課本中蘊含傳統文化的內容,并作為重要的實例進行傳統文化教學。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會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也會對數學的發展史有所了解。
(四)完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活動的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實際內容。從現代教育體系入手,學校在開展教學時,能夠以多樣性的活動為出發點,對傳統文化有效滲入的時候,就以數學活動為關鍵內容。比如,學校開展類似于數學運動會、古典數學節等相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更好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這些活動的有力創建,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學習欲望,也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更好地感受到數學文化知識的魅力和色彩。引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該讓學生繼續保持興趣,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學校還可以開設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趣味數學課堂,以第二課堂的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課程,可以涵蓋數學內容,以中國數學史解密、古代數學家、珠算為主,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比較熱愛的課程內容。這樣,以趣味性的數學實踐活動開展為主,既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也能使學生在感受到數學文化知識魅力的情況下,對知識深入地進行分析和研究。
(五)遵循教學原則,提高教學質量
具體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相應的準則,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第一,要遵循潛移默化的原則。數學自身展現出良好的學科特點,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因素往往是以隱性為代表。數學中蘊含著傳統文化教育,教師要適當地發揮出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從整體結構分析對數學課堂進行有效把握。同時,也應該追求高效課堂的構建。第二,應該持之以恒。在數學教學中有效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教師應長時間地引導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讓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得以提高。第三,要創建情景創設原則,通過多種途徑的有效運用,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教育的具體力量。學生參與到知識學習的時候,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讓學生在接受初中數學教育知識洗禮的同時,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相應效果。第四,要遵循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原則。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對相應知識的接受能力入手,在有效的滲透下讓學生會獲得健康成長的機會。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有力構建,應以適合學生健康成長、身心發展為主,保證德育和智育教育獲得良好的支撐。第五,合作原則。教育展現出了一定的系統性,數學教學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知識內容,可以與其他學科的德育相輔相成。在形成教育合力的前提下,教師應讓傳統文化教育有效地滲透在每個教育環節中,最終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效果。
三、結語
綜合以上分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內容,展現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能讓學生在感受到數學知識沖擊力的情況下,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素養。教師應打造適應學生健康成長的初中數學教學體系,讓學生擁有良好的發展機會,從而為全方位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奠定相應的基礎。同時,教師應讓學生感受到初中數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關鍵,全面提高自身的數學知識素養,以保證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屈景蘭,潘祥萬.初中數學課堂滲透傳統文化教學模式構建初探[J].數學教學通訊,2020(11).
[2]戴昌龍.“變換思想”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數學,2017(12).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