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丹
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對新時期的教學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小學語文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課程,在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價值與魅力,使他們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的持續化發展,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孕育出豐富多彩的傳統知識,這正是中國歷經長時間的積累和洗禮產生的文化底蘊。目前中國兒童受教育的年齡較早,有些家長甚至在他們還未進入校園學習時就為他們開始了知識的滲透,他們很早就接觸到了唐詩宋詞,步入校園后他們更深入地學習到了古詩詞文化。古詩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素質文化教育的需求,在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能力,使他們在古詩詞教學中實現情感價值的熏陶,通過對古人詩詞作品的鑒賞有效提高他們的寫作技巧,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優秀歷史文化的價值與魅力,使他們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
一、 傳統文化滲透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一)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富有好奇心,但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事物,形成良好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學習難度比較大,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往往在短時間內無法獲得深入理解,需要較長的時間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內化吸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古詩詞教學與有趣的傳統文化結合,能夠有效加強古詩詞教學的形象性,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
在漫漫長河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形成了很多特有的民族文化,各種文化發展交錯在一起構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語文學科是能夠有效凸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在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鑒賞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表達的內涵情感,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二、 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文化滲透現狀
(一)從教師角度分析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關注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對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起到積極的指導意義。傳統文化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滲透,更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內涵,逐漸對傳統文化發展有自身的見解,從而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能夠引發情感共鳴。當前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采用分解講解式手段,沒有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這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小學語文課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并沒有良好的效果。傳統的古詩詞教學講解式的手段,枯燥的文言文內容往往會讓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理解,他們往往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沒有真正參與到古詩詞的學習和思考中,教師也沒有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表達機會,非常不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小學生思維活躍,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感知能力,教師應為它們提供有效的思考機會和表達機會,在新時期中利用新的教學理念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更好地滲透中國的傳統文化。
(二)從學生角度分析
古詩詞的語言特點和知識結構與現代文學素材具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在各自的角度上花費較大的時間進行準備。在授課完成后學生要深入進行復習,占用部分精力來有效理解古詩詞的字詞釋義。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沒有進行有效引導,那么學生對古詩詞學習可能會出現困難,不能夠將語文古詩詞學習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良好地結合到一起。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發展更趨于國際化,一些國外文化進入中國,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造成了沖擊。尤其是對外來文化的宣傳,不利于弘揚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教學質量不能獲得提升。
三、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一)結合生活實踐,滲透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當中所接觸到的作品都擁有獨特的創作背景和情感內涵,為了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語文教師需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古詩詞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幫助他們更好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語文課堂中針對古詩詞內容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為他們創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有助于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情境與心境,提升文學修養。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望廬山瀑布》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描述該作品是李白初次游歷廬山創作的,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張成分來描繪廬山瀑布的恢宏氣勢,通過講解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挖掘出古詩詞中蘊含的傳統文化,使他們體會到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更好地在古詩詞教學中實現了傳統文化的滲透,提高了小學生的精神素養。
(二)構建古詩詞教學情境,營造傳統文化意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憑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教學表現獲得了師生的一致認可。多媒體教學有效提高了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在語文古詩詞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文化意境,幫助學生從生動立體的視頻中感受古詩詞內涵,再配上特定的音樂為背景,營造了傳統文化的意境,在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這種特定的學習情境有效帶動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使他們能夠深入文章內部進行有效解讀,幫助他們全面地了解了作者書法的內涵情感。
例如,在學習李白的古詩《望天門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文中描繪的畫面,幫助學生有效感受到流水和小周的情境,在靜態的課堂環境中感受到動態的意境之美,使學生能夠深入詩人的情感思想中感受奔放與豪邁。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帶入濃厚的文化底蘊情境中,通過古詩詞的學習,也有效實現了傳統文化的滲透,讓他們能夠主動對古詩詞進行探索和思考,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