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媚
摘? 要: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打造高效課堂,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促進數學學科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特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而且要通過多種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挖掘德育素材。因此,本文提出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策略,要結合學生的特征和學科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激發,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德育因素的融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時,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啟發,促進學生獲取良好的道德體驗。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數學;策略應用;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6-0095-02
Let the flower of "moral education" ope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YE Yumei? (Danshui No.8 primary school,Huiyang District,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reform,we should create efficient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guidance of students,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moral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not only to impart knowledge to students,but also through a varie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so that students learn in play,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knowledge,mining moral material. Therefo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strategy of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which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the subject,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and further spread students' thinking. 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use the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moral level.
【Keywords】Moral education;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Strategy application;Family education
眾所周知,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有效融合,加強對學生三觀的培養,引導學生對于世界能夠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德育與小學數學的融合,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深入探索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其次,教師要重視家庭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特別在當前的特殊時期,提升家長的素質,呼吁家長與學生共同進步,有利于培養全面的人才。最后,在教學方面要采用多種形式,如課前播放音樂、開展游戲、表演、抽獎活動等,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輕松,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德育教學的有機融合,充分利用數學教材,對其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進行深入挖掘,要將德育貫穿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比如,在學習“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一課時,要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變化,意識到事物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聯系其他事物;在“鐘表的認識”一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鐘面進行認知,引導學生要形成時間意識,學會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在復習“時分秒”的一課時,展示課件中新年倒計時的畫面,教育學生要重視傳統節日,同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性。
2.借助數學歷史和事跡鼓舞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要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可以借助數學發展史和數學發展中先進事跡來對學生進行鼓舞,引導學生能夠感受人物所帶來的自豪感,使學生能夠形成對數學的正確認知,意識到為民族發展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比如,列舉“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事跡,在當時艱難的環境下,精確的計算圓周率的數值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通過這種優秀人物事跡來鼓舞學生能夠形成對民族的自信心,為學生的德育教育奠定基礎。同時,教師講述數學的發展歷史,對于其中所出現的杰出人物,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3.積極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同時,在與德育教育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數學形成正確的認知,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對難題進行探索,同時,針對一些趣味性的習題進行布置,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比如,針對題目:“甲乙兩人各有一包糖,但不知每人包中有幾塊,甲給乙8塊后乙又給了甲12塊,這時兩人的糖的數量正好同樣多,計算原來誰的糖多?又多幾塊?”通過這種題目,可能學生會覺得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放棄,主動對思維進行鍛煉獨立思考使學生逐漸養成勇于探索的數學精神。
另外,要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的學習態度,針對于計算步驟出現問題、書寫不規范等現象,要積極的進行引導,使學生意識到一個數字或小數點的錯誤會造成多大的損失。在不斷地滲透德育因素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也要提升自身能力,對重難點問題進行突破,為學生做好榜樣作用,推動學生數學思維的合理培養。
4.重視家庭教育發揮示范作用
小學階段的低年級學生,其生長發展具有一定的特點,善于模仿,對于家長和教師的行為進行模仿。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引導家長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輔導學生做功課時,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同時,要重視與教師進行溝通,共同教育好孩子,并轉變應試教育的理念,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更在于對學生的“育”,而不僅僅只是教授知識,學會做題。
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發揮榜樣示范作用。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樹立正確的三觀,在課堂上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規范,當學生有錯誤行為時,要更注重對學生的說服教育,而不能采用體罰。其次,要不斷提高數學解題能力,針對于對數學學科的理解,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最后,要注重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對學生的人格塑造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的德育教育能夠得到深化。
5.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德育滲透,要建立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道德認知。同時,在開放性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增加學生的道德體驗。在開放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的方法,讓學生來進行自我知識的探索。在自由思考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升,我們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而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道德素質。
比如,在學習“統計”相關知識時,對于改革開放后農村住房的變化數據讓學生進行統計,可以引導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相互之間進行合作,一方面體會到國家政策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同時,又可以掌握統計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要對自己和別人的學習負責,了解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引導學生要形成小組合作的意識,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6.促進信息收集融合德育教育
數學與其他學科具有較強的聯系,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學生又利用數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的過程中,要對相關德育信息進行收集,及時對德育教育進行滲透。比如,在教學“時分秒的認知”過程中,可以播放關于載人飛船成功升空的畫面,讓學生說出發射的時間,返回地面的時間,。通過這種小視頻的播放,可以使學生了解關于外界的信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又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在人民幣的認知過程中學習“元角分”時,要意識到人民幣是國家的財產,學會保護人民幣,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和探究的方法,共同在網絡上搜索關于人民幣的知識。
7.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德育素材的挖掘,將德育與小學數學進行有效的結合,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清晰的德育目標制定,使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同時,重視德育因素的發現。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教育孩子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更注重對學生的“育”。再次,教師要把目光放長遠,跳出應試教育的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的形式進行多樣化的創新,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最后,在當前的新課程的有關的標準下,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對德育因素進行滲透,加強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使學生不斷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文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9):160-162
[2]肖明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缺失與重構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5):62+64
[3]萬若冰.“有心澆花花更艷”—小學數學德育教育滲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124-125
[4]范旭.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對德育教育的運用探析[J].學周刊,2019(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