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黎萍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將互聯網思維引入家庭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將簡要闡述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現狀、特點及原因,并探索其應用的具體策略,以期幫助我國家長更好地運用互聯網思維,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家庭教育;運用現狀;特點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5-0001-02
The status quo,characteristics,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et thinking used in family education
QIAO Liping ?(Junior High School,Jingou Township,Xigu District,Lanzhou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Internet+" era,introducing Internet thinking into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my country.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explain the 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the use of Internet thinking in family education,and explor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its application,in order to help Chinese parents to better use Internet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Keywords】Internet thinking;Family education;Application status;Characteristics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在各大領域中廣泛應用,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入互聯網思維是當代教育界重點關注的課題。通過深入分析現階段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現狀、特點,總結其應用原因,探究具體應用策略,對于提升我國家庭教育水平,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現狀
在信息時代,雖然大部分家長逐漸意識到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其與家庭教育的融合工作,但是,現階段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的運用尚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弊端。
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的運用,降低了家長在教育中的權威性。傳統家庭教育模式中,家長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互聯網思維的融入,豐富了孩子獲得知識的途徑,部分孩子的知識儲備甚至超過了家長,從而顯著降低家長的知識權威性。
同時,互聯網思維在家庭中的運用,使得孩子能夠接觸到更為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在新思潮、新文化的推動下,部分孩子的思想與家長的傳統思想產生劇烈碰撞,導致親子間情感距離增加,思想沖突加劇。
另外,親子間溝通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但隨著互聯網思維的滲入,在現階段的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和孩子過于依賴互聯網技術,導致親子間溝通明顯減少,不僅影響教育效果,還會影響親子關系。
2.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特點
(1)線上教育成本高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當今時代的家長愈發重視子女的教育工作,教育成本顯著提升。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受到時空因素的限制,教育消費主要為實體消費,但互聯網思維的融入,打破了時空因素對家庭教育的限制,基于互聯網技術,家長可以隨時隨地為子女獲取廣泛的教育機會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從而明顯提升了教育成本。
(2)教育模式更具開放性
孩子與父母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分歧是家庭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孩子的教育觀念在不斷變化,而家長的教育觀念難以變化,使得家庭教育效果不理想。互聯網思維的運用,不僅拓寬了孩子學習知識的途徑,還能讓家長接觸到更為先進的教育思想,優化家庭教育模式,提升家庭教育的開放性。
(3)家庭教育角色有所轉變
在互聯網思維下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受到互聯網上先進教育理念的影響,更加推崇尊重、關愛、平等式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對子女的“陪伴教育”。家庭教育角色也逐漸由“嚴師”轉變為“益友”,更青睞運用聆聽、溝通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
(4)家庭教育目標更明確
互聯網思維下的家庭教育,目標更加清晰和明確,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更偏向于子女學習成績及行為能力的培養,母親則更關注子女習慣、品德、性格方面的塑造。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家庭教育更加理性化,在將德育教育作為核心教育內容的同時,還更加關注子女的個性化培養。
(5)教育途徑多元化
互聯網思維的融入,極大的豐富了家庭教育途徑的多元性。在“互聯網+”時代下,家長已將互聯網作為提升教育能力、解決教育問題的首要途徑。與老一輩家長相比,當代年輕家長不僅會利用家長微信群、教育APP、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途徑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還會熟練地運用QQ、微信等社交軟件與子女進行良好溝融。
3.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原因
結合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的運用特點和現狀,能夠總結出互聯網思維的運用有以下三個重要作用,這三個作用也是促使“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思維廣泛融入家庭教育中的原因。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運用互聯網思維能夠改善親子關系。互聯網時代,孩子往往喜歡在虛擬世界中吐露真實感受、表達內心情感,在家庭教育中引入互聯網思維,不僅能夠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真實需求和心理狀態,還能夠為雙方溝通搭建全新的橋梁,從而有利于家長創建和維護良好的親子關系。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運用互聯網思維能夠提升教育效果。互聯網上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些資源不僅能夠提升家長的教育知識,促進其教育理念和能力的發展,還能夠豐富家庭教育的內容,使子女能夠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達到全面提升教育效果的目的。
最后,在家庭教育中運用互聯網思維能夠豐富教育體驗。互聯網上有大量寓教于樂的教學資源,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家庭教育,能夠使教育真正符合孩子的興趣特點,從而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興趣。同時,孩子也能夠利用互聯網上多樣化的資源,獲取不同的教育體驗,使綜合能力獲得全面培養。
4.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策略
(1)轉變家庭教育觀念,提升信息技術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家長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轉變傳統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主動提升信息技術學習和應用能力,努力探求提升家庭教育效果的新思路。一方面,家長應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子女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目標和策略;另一方面,與孩子共同學習互聯網相關知識和技能,在提升信息技術能力的同時,與孩子創建共同話題,增進親子情感交流,為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除此以外,將互聯網技術和思維靈活運用于家庭教育中,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2)構建網絡教育平臺,打造“雙線教育”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整合線上線下教育資源,集多方合力構建立體化互聯網家庭教育平臺,是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的重要手段。首先,在政府和社會力量的主導下,搭建互聯網家庭教育平臺,一方面,廣泛收集優質的家庭教育資源,另一方面,為家長提供交流、討論、學習的空間;其次,在專業教育機構的主導下,搭建網絡家長學校,通過線上集中學習的方式,為家長傳播最新家庭教育理念,幫助其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最后,依托互聯網技術,開展“雙線教育”親子交流活動,既可以組織親子進行線上互動活動,又可以以互聯網平臺為載體,調集線下資源開展線下親子教育活動。
(3)加強家校信息共享,發揮家園共育作用
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家庭教育應與學校教育緊密銜接,通過加強家校信息共享的方式,最大化發揮家園共育模式的教育作用,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作為學校,應基于互聯網思維創建“互聯網+”教學體系,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學生在校信息與家庭信息的實時共享,確保教師和家長能夠全面掌握孩子的真實情況。同時,學校和家長之間應利用微信、QQ等互聯網通信工具,創建交流和學習平臺,一方面,提升學校與家長溝通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能夠及時為家長傳遞最新教學動態和教育理念,使學校和家庭達成教育共識的同時,全面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最后,通過加強家校信息共享,可以形成學校與家庭對學生的管理合力,對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習慣塑造進行全面的監管和引導,切實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4)科學選擇教育方法,發揮網絡教育優勢
理性、科學地選擇家庭教育方法,是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條件,是最大化發揮其教育優勢的保證。互聯網思維下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主要體現在:上網行為的合理控制、興趣點的轉移、鍛煉空間的創造三個方面。
從上網行為控制層面看,主要分為兩方面內容:一方面,對上網時間的控制。家長應與孩子共同協商日常上網時間,并簽訂《上網協議》,要求孩子嚴格按照商定內容安排上網時間,同時,家長也應以身作則,嚴格約束自己的上網時間,提升家庭教育的權威性。另一方面,對上網內容的約束。由于孩子自制力和辨別力較差,很容易被網絡游戲或不良網絡信息所吸引,因此,家長應將孩子上網的計算機擺放于開闊區域,便于對其上網行為的監督,同時,還要開啟手機、電腦等設備的“青少年模式”,進一步約束瀏覽內容。
從興趣點轉移層面看,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原有興趣點的引導,即深入了解現階段孩子感興趣的網絡游戲或內容,辨別其中的利弊,然后有意識地將興趣點向健康的方向引導,如網頁制作、簡易編程、電腦繪畫等。另一方面,新興趣點的開發,即家長直接向孩子推薦健康有趣的互聯網家庭教育內容,如體感游戲、教學游戲等,使孩子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進行思維和身體的鍛煉。
從鍛煉空間創造層面看,家長在開展互聯網式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應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勵,使其能夠自主、大膽、富有創造力地進行互聯網教育,為孩子創造力、想象力、動手實踐能力的鍛煉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綜上所述,現階段互聯網思維在家庭教育中的運用仍處于起步階段,實際應用過程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因此,家長應積極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教育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家庭教育與多元化教育資源的銜接,形成多方教育合力,通過立體式教育體系,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1]謝軍宏.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趨勢新特點新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6):187-188
[2]范紹偉,黃旭東.“互聯網+”時代的家庭教育[J].寧夏教育,2020(04):79-80
[3]邱建萍.“互聯網+”時代下家庭教育的困惑與建議[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5
[4]馬忠祥,郭娟.互聯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新趨勢、新特點、新策略[J].學周刊,2020(1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