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
【摘 要】初中數學是我國學生數學學習的過渡階段,其關鍵在于打下數學基礎,牢固基本數學知識,為以后的數學學習鋪墊。隨著我國信息化的到來,教育也逐漸接受信息化,學校基本配備了信息設備,信息化教學的開展能夠帶領教育邁向新的一步。作為信息化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微課的推出,使得學習事半功倍,如何在教學中利用好微課開展教學,是教育工作者們值得探究的問題。本文將基于微課,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提出幾個具有建設性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微課;信息化教學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生數學學習的過度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育應當重視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信息化教學是一個創新且高效的學習方法,針對于數學這種理科思維強度大的課程,有著巨大的作用。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更快速的找到自身的學習弱點,進行專項突破,通過微課來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今后的數學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一、信息化教學的優勢與不足
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了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媒體教學,比起傳統課堂教學有著巨大的教學優勢。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如何構建信息化教學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現代許多教學課堂以多媒體技術為主,實現了課堂網絡交互、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基于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教學所帶來的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信息資源豐富,為教師備課方案提供了多種渠道,使得教學效率提高。信息化教學足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在現今的智能時代,學生十分容易被網絡吸引,信息化教學能夠利用這一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信息化教學還能根據分層次學生實現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們共同進步。利用多媒體技術可開展課堂互動環節,讓學生們互助互動,建立協作式教學課堂,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團隊協作意識以及發展個人學習能力。
(二)信息化教學的不足
信息化教學對教學條件要求提高了,對一些鄉村偏遠學校難以實現,學校設備跟不上。各地的教育發展不平衡導致直接條件的不完善,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再者,教師的預備缺乏,先進的信息設備對教師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教師需要一定的信息技術才能掌控信息化教學,這些都是信息化教學的局限性。信息化教學的開展,間接地降低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給予知識資源的一方,有了信息技術的幫助,教師更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如何獲取信息資源。教師需要從以前的主導角色轉變為引導者、管理者,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如果沒有很好的轉變過來,同樣不利于信息化教學的開展。
二、什么是微課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容精簡,針對性強。一般一節課需要40分鐘來講解知識點,微課則可以濃縮至5-10分鐘,快速概括整節課的內容。由于微課時長較短,所以知識點相對于課堂講解來說,沒有那么細致,但足夠讓學生快速了解一個知識點或者復習一個專項內容。對于重難點知識,微課也可以做到幫助學生擊破重難點,掌握核心知識。微課的主題尤其明確,有限的時長里一般只講述一個問題,分析重點,比起傳統課堂來說,微課內容更加精煉。不僅如此,微課的資源豐富,內容也很多樣,制作時可采用多種資源和素材,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獲取或制作微課資源。
(二)微課的教學意義
微課強調以“學”為中心,雖“廣”但“精”。學生在利用微課進行學習時,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在學習中的主導性更強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自主能動性。在整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微課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利于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核心素養。在未來的教學中,微課有它強大的實用性、靈活性、針對性和實踐性,能夠給教育發展起到積極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教育意義。
三、微課在初中數學中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
信息化教學的第一個特點是對學生具有吸引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利用好微課的這一特性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上,難度比起小學高了一個層次,許多知識點對于初中生來說應接不暇,甚至有些重難點有些復雜。學生很容易跟不上教師教學節奏,久而久之成績下滑,影響學習心理,嚴重地可能產生厭學心理。學習熱情是學生學習一門課的最好動力,只有學生主動的去接觸、吸收知識,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例如,在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個關于解方程定理的微課,概括全章內容,微課風格可以豐富幽默一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同時可以利用問題驅動的方式,給予學生一個學習動力,比如“b2-4ac如何使用?”等,讓學生們在看完微課視頻后作答,不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還能讓教師掌握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對知識的簡單掌握程度。微課作為一種高效的輔助手段,能夠很好的配合教師開展教學。學生在信息化的教學氛圍中也能順利配合教師進行接下來的教學安排,不僅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引導學生跟緊教師的學習節奏,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豐富課堂的形式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新課標理念的提出,我國教育愈發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結合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豐富課堂的形式,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們充分掌握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感受到自主學習數學的樂趣,發展個人學習能力。豐富課堂形式可以是小組合作的團隊互動模式,不僅加強了學生們學習的動力,還能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培養合作意識,實現共同進步。例如,在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章《對稱圖形-圓》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問答題式的微課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搶答問題,問題與所學的知識相關,比如說“圓的條件”“圓周角”“圓與直線”等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后組成小組,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問答還可以設置獎懲,讓學生都有參與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在比拼之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們播放一段總結式微課,讓學生們總結自己在這堂課里所學到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們自省,找出自己學習上的不足,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培養優良的習慣
微課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特性——靈活性。微課的靈活性體現在它的使用自由度上,現代信息化社會,人人都可以從網絡上學習知識,學生也不例外。除了教師為學生們展示的微課之外,學生自己也可以在課外觀看微課。初中一節課40分鐘,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有所疏漏,在課下觀看微課不僅可以溫故知新,還可以查漏補缺,延伸發展。例如,在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三章里《方差》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利用微課提前預習,在課堂學習后利用微課進行復習。養成良好的預復習學習習慣能夠為今后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不僅可以促進自身的數學能力發展,取得進步,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心態,構建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和方法,從而保證自身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宴宏.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D].河南科技學院,2020.
[2]王東亮.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策略的應用[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558-559.
[3]杜霜.初中數學微課教學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