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嬰霞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初中教育領域,音樂作為一門文體類課程,起到了良好的美育功能,不僅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同時還能提高其審美和鑒賞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以及鑒賞課教學的方式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今后的相關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樂感;鑒賞課;授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2-0115-02
Music Sense Cultivation and 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WANG Yingxia? (Chaoyang Middle School,Changle District,Fu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the country attach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music,as a stylistic course,plays a good role in aesthetic education. It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sentiment,but also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ltivation of music sen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appreciation course,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Music teaching;Music sense;Appreciation class;Teaching
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是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能夠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力。但樂感并非與生俱來,往往需要經過后天的努力和培訓才能形成,初中生正處于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識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廣大教師要重點對學生樂感進行培養,同時還要積極創新鑒賞課教學模式,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
1.鑒賞課以及樂感培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音樂鑒賞課和樂感的培養在初中音樂課教學中均占據重要地位,在實踐過程中,主要強調個性化體驗,要求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強化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通過音樂鑒賞課程的開展,能夠逐漸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樂感,從而提高其音樂感受力和創造能力。例如,在對合唱作品進行欣賞時,廣大教師在完成基礎性教育之后,可結合作品的文化背景與內涵,引導學生對音樂旋律進行感受,并為學生搭建一個充分表達自己看法和觀點的平臺,這樣更加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其創造力的提高很有幫助。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演唱,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多種音樂風格,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創造力。
(2)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現實生活中,很多音樂作品都能夠喚起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音樂鑒賞課的開展,能夠為上述目標的實現提供途徑,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音樂審美主要包括情感、感知、想象、表達等,對于優秀音樂作品而言,不管是其文化背景還是文化底蘊,都能夠讓學生在情感和感官上產生共鳴,最終獲得美好的視覺和聽覺感受,提高學生對于美的探索和感知能力。例如,在對《青春舞曲》進行教學時,由于這是一種少數民族歌曲,因此,教師首先就是要向學生介紹作品內涵,強化學生對于作品整體基調的把握。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體會,使學生意識到青春時光的重要性,最后再搭配上舞蹈和伴奏,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同時也能最大限度提高其審美能力。
(3)與新課標音樂教育理念相符合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音樂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在初中音樂教學領域中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以音樂鑒賞課為例,它與新課標下的素質教育理念相符合。但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音樂教育工作的開展,往往比較重視技巧的傳授,從而忽視對學生人文思想的教育以及對音樂文化的滲透,課堂教學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創新性,而這些都不利于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高。音樂鑒賞課的開設恰好能夠彌補以上缺陷和不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背景,使其身心得到放松,這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育很有幫助。與此同時,在開展音樂鑒賞課的過程中,還能提高學生樂感,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
2.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現狀分析
在教學目標方面,縱觀當前的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現狀,發現在教學目標方面還存在很大問題,很多教師都認為音樂鑒賞課的開展只是播放音樂給學生聽,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廣大教師還未能深刻把握音樂鑒賞課內涵,因此也并不能合理地設定教學目標。鑒于上述情況,在今后發展過程中,音樂教師必須要強化對優秀音樂作品的賞析,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體會作品背后的情感表達、創作背景以及旋律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在教學內容方面,目前,很多初中在開展音樂鑒賞課的過程中,在教學內容方面都缺乏創新,且受到傳統音樂教學的影響根深蒂固。通過對廣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于音樂鑒賞課教學內容都不夠滿意,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缺乏創新。鑒于上述情況,在今后的音樂鑒賞課教學中,廣大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立足于教材內容,選擇一些具備現代化特色的創新元素,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學生樂感。
3.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授課的有效途徑
(1)選擇內容豐富的音樂作品
音樂屬于一種情感充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藝術,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各種風格和類型的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使學生形成自己專屬的音樂審美標準。在對音樂進行欣賞時,無論教師和學生都要認真投入,專注的聆聽音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對古典音樂進行欣賞時,教師需要結合作品特征,對學生樂感進行有意識、有組織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樂或流行音樂,之后再逐漸過渡到古典音樂,潛移默化的對學生樂感進行培養。
例如,在對舒伯特的《鱒魚》進行鑒賞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勢,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意境,本著由淺入深的基本原則,對作品的主題以及核心內容進行講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于不同演奏樂器下音色的不同進行感受和理解,具體如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等等,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作品主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不僅能夠對音樂作品的旋律美進行體驗,同時還能享受別具一格的聽覺盛宴,與此同時,若限制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對音樂短劇進行自編自演,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2)強化視唱訓練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可強化其市場訓練,該教學方法主要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就是聽覺訓練,第二是視唱訓練,正常情況下,聽覺訓練的年齡應越小越好,這對于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同時也能增強其樂感,但對于初中生而言,顯然無法滿足上述要求,因此,要求廣大教師充分利用日常教學時間,來增強和提高學生樂感。在新課標引導之下,雖然普通院校的音樂教學無法與專業音樂院校相比,但依然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聽覺訓練和視唱訓練兩者相輔相成,實踐教學當中,教師要嘗試將兩者進行融合,從而循序漸進地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對《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進行教學時,由于這是一首彝族民歌,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首先要重點講解彝族文化背景,與此同時,還可以配合其他的音樂作品如《阿詩瑪》,對勇敢、美麗、自信的人物形象進行塑造,從而強化學生對于音樂作品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的體會。另外,在教學當中,教師還可讓學生先聽音樂,在對歌曲旋律進行視唱,在學生熟悉作品旋律之后,再進行填詞演唱,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逐漸增加學習難度。與此同時,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樂感,使學生能夠通過長久的學習,積累更多的視唱經驗。
(3)強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真實感受
一部優秀成功音樂作品的創造,往往需要經歷曲折漫長的過程,通過對各種因素進行合理搭配和組合,能夠讓音樂作品內涵更加豐富,因此,不管是簡單的音樂作品,還是恢弘磅礴的交響樂作品,都需要將人的創作思維滲透其中,在音樂作品當中,聲音屬于一種有規律、有組織的音樂要素,包括副調、和聲、調式、節奏、旋律等內容,而要想突出音樂表現力,往往需要依靠節奏,這樣才能夠將人們飽滿自然真實的情感表現出來。因此,在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強化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真實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產生心靈共鳴,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歌曲進行進行演唱,并要強化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感性理解,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作品感知能力,增強樂感,且相應的音樂鑒賞能力也會得以提高。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之后立足于當前的初中音樂教學現狀,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法。總之,音樂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文體類課程,新時期背景下,要求廣大教師能夠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在新課標要求的引導之下推行素質教育。實踐教學中,通過音樂鑒賞課程的開設,不僅能夠對學生樂感進行培養,同時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音樂素養和和藝術情操,這對于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很有幫助。因此,在今后教學實踐當中,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改革,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增強學生樂感。
參考文獻
[1]舒惠珍.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04):165-166.
[2]陸荷容.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的方式[J].考試周刊,2014(19):169-170.
[3]曹墨圣.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4(09):161-161.
[4]杜軍.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式探討[J].東西南北:教育,2019(13):0318-0318.
[5]李潤國.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法探討[J].讀天下(綜合),2018(21):252-252.
[6]楊娟娟.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的方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2):87-24.
[7]朱妍. 試論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0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