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麗
摘 要:識圖認字是低年級小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這一學習過程也是學生奠定文化學習基礎的過程。就實際情況來看,應用傳統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識字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其忽略了學生的識字教學全面發展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靈活地在授課中應用趣味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學習。本文就該內容,對如何應用識字興趣教學方式對低年級小學生實施教學進行探索,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興趣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當前的小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實際調查過程中,我們仍會發現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研究傳統教學方法,他們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向學生講授字形字義,而學生們也只能強迫自己聽老師的講解,機械地對漢字進行背誦,這樣的教學既沒有實現師生互動,也沒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進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降低。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緊跟當前時代發展特色,盡可能地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應用合理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教學,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興趣培養存在的問題以及重要性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識字興趣培養存在的問題
枯燥乏味是當前低年級語文識字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情況,該種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極大抑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教學理念相違背。致使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教師不重視教學模式的豐富,忽略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使得學生在識字學習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效果欠佳。
(二)有助于小學生做好漢字積累,為之后的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
漢語是我國的母語,而漢字是漢語的組成單元,所以認識漢字是最為基礎的學習內容。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漢字積累,以此為接下來的閱讀和寫作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漢字的靈活應用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和寫作能力提升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如何讓學生在愉快氛圍中學習,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探索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有趣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字詞字義、技能,加強學生文字的應用能力,也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三)有助于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我國教育改革后,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其開始被廣泛地滲透到知識教育中。學科核心素養作為素質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重要基礎。而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學生的素質培養需要從識字開始,而在學生開始學習識字之初,就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從而保證學生能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后隨著語文學習時間的不斷增長,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識字既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讓學生更好地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識字興趣培養的策略
(一)兒歌激趣法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最大的學習動力,然而識字是十分枯燥的,所以識字教學本身不具備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特質。低年齡段的小學生沒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這是他們的優勢,同樣也是影響其學習的重要因素,因為這樣的心理狀態使學生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受外界因素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兒歌教學方式引入到識字教學中,從而實現對學生注意力的最大吸引,同時更好地記憶漢字,實現漢字學習。
(二)故事激趣法
漢字學習的過程十分枯燥,學習內容無外乎是對漢字的讀寫,了解漢字的起源,認識漢字的結構和偏旁,探尋漢字規律等等。這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無異于精神折磨,再加上漢字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抽象性,以至于學生根本難以實現漢字學習的全身心投入。但相比之下,學生對于故事的興趣和求知欲更濃烈。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性,將故事與漢字學習融合在一起。應用該種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漢字學習欲望,同時在他們腦海中建立較強的邏輯思維,實現學生的智力提升。
因低年級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所以利用故事激勵法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編故事比賽,看看哪個學生編的故事最有意思,而后由班級所有學生投票選出最優秀的故事,編出優秀故事的學生能夠得到一定獎勵。這樣的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性質,每個小學生都喜歡得到鼓勵,最佳故事創作者的獎勵也是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誘導。利用該種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在編造故事中實現對漢字的復習,還能加深學生對該漢字的理解,確保學生的識字準確性。
(三)動作激趣法以及簡筆畫激趣法
除豐富的想象力外,低年級小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也很強,而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將肢體動作與漢字學習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舉例說明,對于一些包含動作意義的字,如“跑”“跳”“摸”等等,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跑一跑、跳一跳等類似的動作,而后讓學生跟著一起,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這些字的印象。
畫畫是低年級段小學生們都喜愛的一種表達方式,他們對色彩豐富的圖畫印象十分深刻,而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將所學漢字以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舉例說明,在引導學生學習“豬”“狗”等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本上畫出代表幾個字的簡筆畫,而后在下方標注出字,以此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加深學生印象。
結束語:
總結全文內容可知,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是十分重要的學習內容。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段心理特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應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提升其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語文綜合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羅芳.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的興趣教學[J].科技資訊,2020,18(29):185-186+189.
[2]江麗珠.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探[J].黑河教育,2019(06):52-53.
(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振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