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德育在小學教學中越來越被重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開展中,不僅要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推進,還要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幫助學生思想素質更好地提升,促進德育更加有效地開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實施;激勵策略;探析
一、小學德育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1.德育激勵策略不完善
在小學德育中,班主任為了能讓德育工作更加高效地開展,都會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來促進學生德育知識的學習、良好習慣的養成以及優良品質的形成。然而在實際開展中,德育激勵策略不夠完善,缺乏規范,使得德育效果不明顯。主要原因是基于激勵策略的德育方向不夠明確、激勵的內容過于單一化、德育記錄不夠完整、德育方式方法過于程式化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激勵效果,從而阻礙了德育的有效落實及質量的提升。
2.德育活動不經常開展
就目前而言,小學德育大多都是教授學生相關的德育知識,而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實踐活動,學生只掌握了一些德育知識,但未經過生活實踐,行為上沒有得到強化,自覺性上未加以鍛煉,學生對德育相關的思想內涵更是無法深層次地體會,德育預期目標不能落實,失去了德育的真正意義[1]。另外,一些教師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德育教學只進行宏觀的普及,而很少能做到針對某個學生或某件事進行深入了解和具體分析。因此,激勵策略的實施也比較表面化、形式化,未能真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3.學校德育組織不完善
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德育工作只是由班主任開展,而學校缺少相關的德育組織,無法做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德育,缺乏相應的德育激勵策略,導致德育效果不夠明顯。有的學校甚至只有在出現問題時才開展德育,這樣的德育無法做到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也無法達到真正的“以德育人”教育目標。
二、小學德育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
1.激勵策略要因人而異
班主任要在教學管理中對每個學生進行深入了解,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并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在德育開展中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及性格特點,采取分層激勵的策略,切不可一概而論。例如,針對一些學習方面能力比較欠缺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為他們提供可以展示的舞臺,如有的學生具有音樂或繪畫方面的特長,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校園歌唱表演或比賽、繪畫比賽等,讓學生可以通過展示自我以及教師的鼓勵,建立自信,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可以和學生一起制訂學習目標或可行性的其他目標,并給予學生感興趣的禮物[2]。總之,只有激勵策略因人而異,學生才能更感興趣,更具積極性,進而促進德育的有效開展。
2.激勵策略要切近生活
德育激勵策略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小事為切入點,讓激勵策略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德育在生活中的意義。例如,可以針對學生日常的一些小事實行積分制,如主動幫助同學、尊敬師長、做好人好事等,不僅要給予口頭的表揚,還要給予受到表揚的學生相應的積分。如學生幫助老奶奶過馬路,這樣尊敬老人、幫助老人的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在全班給予學生表揚,還可以多獎勵一些積分,鼓勵學生尊老愛幼。積分不僅可以納入學期德育考評中,還可以和學生提前約定好想要的禮物,積分積累到一定的數額可以獲得相應的禮物,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主動遵守相關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有助于其道德素養的提升。
3.激勵策略要注重自律
讓學生提高自律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較高的德育素養和思想品質,是德育的最主要目的。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激勵策略的實施中要注重學生自律品質的培養[3]。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提升學生的自律意識,可以給予學生管理權力,讓學生進行班務或者活動的組織管理。比如讓學生自行組織一場班會,或者班級文藝匯演等,由班干部主要負責分配任務,教師輔助,學生各顯其才,通過活動的組織、排練、舉辦,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得到了鍛煉,其自律意識也得到了提升。還可以以投票評選的方式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發揮激勵作用。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制訂每日學習計劃表,這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也能培養學生的自律行為。
4.激勵策略要獎懲并重
在激勵策略的實施中,不僅要因人而異地進行獎勵,同時也需要用適度的懲罰措施對小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比如,可以制作“德育幣”,學生可以賺取“德育幣”,教師也可以回收“德育幣”,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及家庭表現,對日常生活中學生主動幫助同學、愛護公共衛生等行為給予表揚,并獎勵一枚“德育幣”,學習積極主動、作業完成優秀等也可以獲得獎勵,在家幫助父母主動分擔家務等行為也可以獲得獎勵,相應的行為可以獲得相應數量的“德育幣”。但如果存在上課不認真、作業未完成,或是不尊重師長、辱罵同學等不良行為,要進行相應數量的“德育幣”回收懲罰。學生之間互相監督,學生每個月獲得的“德育幣”數量在班級公示,在學期結束時對獲得“德育幣”數量較多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在獎懲過程中能夠進行不斷的行為規范,從而促進優良道德品質的養成。
總之,班主任要提升小學德育意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激勵策略,促進德育更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發蘭.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9):165.
[2]安梅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213.
[3]曾柳娟.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