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亭竹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人們逐漸重視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教育部門以及家長也逐漸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由于初中生物學課程包含較復雜的理論知識,因此在優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以新教學目標為基準,豐富自身教學手段,保證學生在生物課堂學習過程中,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理論性知識,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本文將結合現階段初中生物教學情況,淺談核心素養下對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
【關鍵詞】核心素養;生物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5-0063-02
The Optimizing Strateg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ore Accomplishment
(Puchuan Middle School, Weiyua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Tingzhu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eople have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s and parents have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 quality. Becaus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curriculum contains more complex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first need to formulate clear teaching goals, based on the new teaching goals, enrich their own teaching methods, and ensure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biology classroom In this process, you can master mor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a limited time, thereby effectively improving your own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situation to discus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一、結合學生需求完善教學設計,進一步實現初中生物學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指教師在掌握學生學習習慣以及學習基礎的前提下,根據自身掌握的相關信息,對教學活動的指導方向與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過程。為了保證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形成,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最為合理并有效的課堂教學內容。為了確保生物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深入探索教材內容,結合實際生活經驗與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在豐富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學習的積極性與課堂參與度,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水平。
另外,由于生物學的復雜多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生物學的認知較為片面,無法掌握學習的真實本質,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易產生厭惡心理,阻礙其進行高效、高質量的學習。因此,教師在對教學進行設計時,還需要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心理特點,聯系實際生活經驗,促使學生感受生物學的魅力,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實現初中生物學教學目標。
二、教學模式多樣化,著重培養學生生物學思維
在生物學傳統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長時間受應試教育與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其習慣于在開展生物學課堂教學時,以自身作為教學的主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單方面的知識講解、傳授為主,致使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長期處于被動狀態,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受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被忽視這些因素的影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為了展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其次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完善,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多樣化。為了有效實現上述目標,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以增加一定的教學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實驗實踐,增強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從而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
另外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應要以當天所要講解的教學內容為基礎,以學生實際情況為核心,融合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選擇出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思維,推動學生形成多角度、多維度的思考習慣。
三、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當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后,教師的教學方向應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兩個方面為主。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將自主學習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學生的真實感受與接收知識的能力水平,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因材施教。為了保證學生主觀能動性在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充分體現,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應避免單一地講解生物學理論知識。由于理論知識具有抽象、復雜的特征,導致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存在較大困難,為了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水平,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時,應以由簡到難、由淺至深的方式進行教學,開展分層教學,以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確保學生實際知識應用能力與生物學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引導和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確保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方向。同時,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問題得到及時解決,進而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四、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立足于兩個角度,其一是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考查,其二是對學生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的考查。這種評價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了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將自身的評價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在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時,教師要將學生核心素養作為評價標準。為了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水平,教師首先要觀察和評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專注度,掌握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時的狀態,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全面評價。其次,教師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表揚與客觀評價,建立動態化評價機制。最后,教師需要借助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整合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整體表現,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現代教育體系的改革促使教師自主創新與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階段的教學理念得到了升華。為了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質水平,在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自身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完善與創新;同時,教師還要對自身的綜合素養進行提升,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學習榜樣;另外,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信心時,要以核心素養為核心,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在保證趣味教學的基礎上,以全面的角度評價學生,從而有效實現核心素養背景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柱堅.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生物學思維能力培養——以“種子的萌發”為例[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4).
[2]許祥忠.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實踐與反思——以“動物的生殖”(第1課時)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20(08).
[3]陳先華.淺談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模式優化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9(14).
[4]于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J].中學生物教學,2020(23).
[5]左月偉.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生物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4).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