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馮立娟


【摘? ? 要】在遵循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注重教學評一體化,關注主體發展,評價方式多樣化的原則下,主張通過彈性預設評價教學雙方、議題協同評價動態過程、多材并蓄評價直指素養等策略來推動高中思想政治課開展議題式教學,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議題式教學;教學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5-0087-02
Exploring the Issue-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Hefei 168 Middle School,China) HUANG Ting FENG Lijuan
【Abstract】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focusing on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nd diversify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s, we advocate flexible presetting of the evaluation of both sides of the teaching, the collabo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opics, and the direct guidance of multiple materials Literacy and other strategies to promote topic-based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cultivate and develop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s.
【Keywords】Core literacy; Issue-based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Strategy
一、當下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評價存在的不足
首先,評價主體和對象單一,傳統的教學評價中教學雙方的地位不對等,教師無論在教學的哪一個環節都處于絕對的“主控”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受控方”,教學評價大多由教師單獨進行。這種評價主體的單一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降低了評價結果的準確度,也打擊了學生接受評價結果的積極性,更弱化了核心素養形成的可能性。另外,傳統的教學評價局限于學生個體,不涉及教師與課堂,評價對象單一,只針對知識性內容進行測評,忽視了學生素養與能力的考量。其次,傳統教學評價的目標和方式過于簡單化,考核只為劃定分數與等級,對學生進行標簽式的優差分類,忽略了學生個人素養能力的形成,未從學科核心素養角度敦促學生長遠發展。總而言之,過度關注評價結果,而忽視了評價過程,過度關心量評,不強調質評;評價內容和標準單薄,只評價書本知識,不關注情感思維與社會實踐能力,只有數字(等級)的共性評價,沒有具體特色的個性指導,多以定量定性評價為主,缺乏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的相互補充。
二、創新議題式教學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1.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對教學評價具有指導作用,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下的教學評價要聚焦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首要目標,貫穿教學全過程。因此,教學評價必須圍繞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這一目標展開,議題式教學實現教學目標關鍵在于“議”的過程,所以評價也需貫徹“議”的過程,在議論過程中以語言或行動等方式對于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評價以提升過程實效。核心素養的落實不僅存在于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更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實現。
2.注重教學評一體化。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教學評價在核心素養視域下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終和教學活動融合在一起的。就議題式教學而言,在議題選擇、創設情境、開展活動以及成果總結等各個環節都應包含對學生或教師的綜合評價。教學評一體化使評價貫穿教學始終,既可以使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從而收獲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及時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將評價作為師生平等交流以及生生交流的方式,改變傳統“教”與“學”的模式,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3.關注學生主體發展。議題式教學遵循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原則,在延續評價甄別、比較功能之外突出其促進、診斷的作用,通過借助教師評價學生活動過程表現、同學互評、自我評價等形式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其能夠及時對評價反饋的信息進行反思總結,認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時活躍課堂氛圍,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4.評價方式多樣化。既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也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樣化,在尊重主體差異的基礎上因時因地采取不同的評價形式,針對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進步趨勢、自身潛力、過程表現等特征充分發揮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相對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不同優勢,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的潛能,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深刻評價。
三、構建和實施教學評價的策略
(一)彈性預設,評價教學雙方
教學評價既要對學生的參與廣度、參與效度、素養展現程度進行彈性預設評價,也要對教師的課堂氛圍營造、活動開展進程、突發教學問題等進行彈性預設評價。彈性預設評價將教學評有機統一,實現議題統領下的活動性、互動性和生成性的統一優化,有助于教師通過比對,優化教學設計、優組教學內容、優選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效果提升和學生核心素養形成;有助于學生借助比對,了解考查維度,主動反思差距,重視素養提升。比如,對“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這一教學內容的評價,要求學生認識到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意義和方式,培育學生政治認同和公共參與。以這一點為標準,彈性預設評價可以從教師設計教學、組織活動、點評發言,學生收集資料、討論議題、分享心得等維度進行設計(見表1)。

(二)議題協同,評價動態過程
在議題式教學中,除課堂議題之外還有指導課堂教學方向的課標議題。課標議題是“涉及教材核心問題和主干知識的宏觀議題”,體現國家意志并為課堂議題提供基本方向和規劃路線,但不適合直接用于高中教學課堂中。落入教學實踐的課堂議題是宏觀課標議題的細化和實際應用。以課堂議題“共享發展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例。在新課標議題“為什么發展必須以人民為中心?”的統領下,圍繞學生生活的“芙蓉社區”創設情境,分別設置“調查芙蓉社區民生訴求感受民有所呼”“感悟發展為了人民了解政有所應”“感受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主動曬出幸福”“感悟共建共享融入自我實踐”四個分議題,據此設置如下議題評價參照表:

評價針對議題系列設置引發的學生聯動,可以清晰反映出議題設計通過社會調查、問卷收集等活動讓學生更加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提升了對國家的政治認同;在課堂上的思考討論和在課下的實踐探訪讓學生對于民生問題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認清社會規律和階段性特征,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從了解發展理念到體悟共享發展離不開全民共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眾參與意識。
(三)多材并蓄,評價直指素養
優質的教學評價不僅包括核心素養的落實,也應當具備科學性和準確性。為了使教學評價充分發揮作用,為了應對學生個體發展存在的差異性,教師還應當注重評價實證材料的收集與整理。比如證明評價真實性、完善多維度評價的材料,如學生的階段性測試試卷、政治小論文、時事評析、課前小演講,還可以制作個人的成長記錄袋等,利用豐富的材料反映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明確的問題指向解決學生在學科學習以及素養養成方面遇到的難題,也有利于改變以往由于評價方法單一所帶來的素養形成難以確認的窘況。
總之,教學評價,不是教學過程的終點。改進教學評價不僅要改變教學過程,還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思政課不僅是一門學科課程,還兼具引領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功能,因此,教師在推動知識遷移走向素養內化的同時也需要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轉變教學理念,在明確課堂主體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創新教學實踐,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的力量和評價的正面功能,在教學中生成個體的生命價值。
注:本文為合肥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HJG19123)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