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梅
摘 要:陶笛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一種,也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與其他樂器相比,陶笛具有很大的優點,并且陶笛歷史悠久,還有非常強大的群眾基礎。此外,陶笛小巧玲瓏,易于學習,并且陶笛的聲音能令人耳目一新。在當今的社會中,陶笛一直延續到現在,但它所面臨的問題很多,近十年來陶笛陸續進入校園,在這一前提下,研究九年義務學校陶笛教學的發展戰略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陶笛;低年級學生;音樂教育;培養策略
器樂教學在音樂新課標中占重要地位,器樂教學是學生在課堂中感受、體驗、表達以及創造美的重要途徑,也是目前全面普及素質教育下學校音樂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于提升學校音樂教育質量和水平起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發展陶笛,讓“小樂器”走進低年級音樂課堂勢在必行。
一、陶笛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學習陶笛的主觀能動性
陶笛文化教育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文化和文化空間。學校應提供陶藝文化活動的背景以及必要的設施、模式和規范,以有效激發和調動每個成員參與陶藝課程活動的熱情和創造力,并積極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以及進取的精神。在陶笛教學中,比如學習《頑皮的杜鵑》這首曲目時,教師首先將重點問題講解出來:“正確的按孔方法是用第一節手指的指肚進行按壓,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指尖。因為用指尖會導致按孔不嚴,發生漏氣,從而導致發音不準,特別是第一次學習的學生要謹記這一點。”此外,還有吹口放置位置,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主動講解:“吹口的邊緣要放置在下嘴唇上,吹口要正對著口腔,不能太靠里也不能太靠外,最好是在上下唇之間。”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陶笛,并充分發揮其在學習陶笛方面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接受傳統陶藝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學會運用優秀的陶笛文化來凈化自己的思想,改善自己的精神狀態,減少不良情緒,開闊視野,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為課堂是基于學生,學生的問題能夠很快地被老師發現,及時更正,及時調整,能避免走很多彎路。這樣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陶笛的進步空間很大,應從精神層面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多種方式開展陶笛教學,擴大學生學習陶笛的知識
任何一種行為改變都是一種思考,是思維方式改變的主要結果。因此,在文化建設中,我們必須切實重視陶笛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把弱勢轉化為優勢,多種方式開展陶笛教學。例如,在學校發展陶笛俱樂部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入門,對陶笛的基本知識儲備不足,對陶笛的理解也不全面,那么要想讓小學生自己創造、自己發展陶笛文化也是有著相當大的難度的,所以對他們的陶笛教育仍然是一個重點的內容,除了在課堂上要增加相應的陶笛知識外,發展社團陶笛文化,開展多種多樣的陶笛文化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這些陶笛學習活動可以在無形中影響小學生,豐富他們的基礎知識,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比如,可以定期使用儀式講座,通過這種方式來教育傳統的陶笛文化。中國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要結合學校的文化風格,將陶笛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加強學生對陶笛的深刻了解和認識。比如學習《小星星》這首基礎曲目時,將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吹完第一節,第二組開始吹,建議學生邊踏腳邊吹奏,以保持節奏的穩定性,并且教師配合指揮,社團協助。這樣的難點知識講解,學生通過課堂上陶笛老師的指點學習,再加上課余時間陶笛社團的培養,能夠迅速增加陶笛知識,有利于陶笛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三、關注學生學習現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學校可以按照學校的實際水平,收集意見,發展陶笛課程的初學班。這里的初級班主要針對小學生,初級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對小學生的獨立管理,也有利于學生學習陶笛文化,建立完整的輪崗制度,賦予學生管理權,使學生自覺參與陶笛班的建設,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管理,具體方法是進行小組管理。成立該小組的目的是促進團隊合作,并使學生從既定的體系向自己發展。在小組合作中,小組之間的競爭要求學生互相合作,并充分發揮其集體意識。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并激發他們學習陶笛文化的熱情。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對陶笛的教學不僅僅體現在基礎手法上,還要對學生思想、心理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學習《故鄉的原風景》時,這首曲目是要求心境平和才能演奏出來的,上課前教師就需要講解:“無論是坐姿吹奏還是站姿吹奏,都要端正身體,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在吹奏時,要放松身心,平視前方,動作輕柔自然。這樣吹奏出來的音律才會標準、流暢。”對音律不準的學生及時關心:“你是沒有掌握方法,還是沒能體會到平靜的思想境界。”針對學生的不同回答,調整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積極性。對于教師來說,要隨時關注著學習陶笛的學生的現狀,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學習思想沒有成熟,學習思維尚未建立。在教授陶笛知識時,教師應在學習陶笛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一些生活知識,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鼓勵學生閱讀相關書籍,擴大知識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結語
通過班級建設、教室設計、各種陶藝文化活動、教師言行等細微的影響和感染,九年制義務學校陶藝文化的發展和建設,使學生形成積極的音樂體驗,道德意識和音樂素養已被提升為內在的道德觀念和音樂理想。陶笛的優雅、生動、優質的文化形象對學生的教育和指導有很大影響。陶笛學習是對陶笛物質文化和陶冶精神文化的保護。
參考文獻:
何賽霞.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豎笛演奏的應用與探索[J].人文天下,2020(1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