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萬玥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推行下,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不斷嚴苛起來,許多新興的教學手段由此衍生,并得到了廣泛運用。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對小學數學教學困境進行重點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困境;創新路徑
在教學改革中,小學數學不管是教學環境還是課堂教學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困境,需要教師和學生攜手共同突破,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把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起來。
一、小學數學教學困境分析
(一)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學習印象,強制性地讓學生進行記憶,而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壓迫和指揮下開展學習工作。久而久之,學生則會感到厭煩,且思維固化,對今后的教學毫無益處。
(二)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力不足
因為小學生各方面還處于發展中,尚未完全成熟,其接受力和理解力薄弱。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消化。這一情況若是得不到改善的話,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就會越堆越多,學習效果差強人意。
(三)傳統教學模式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求
從小學數學當前教學情況來看,整個教學過程枯燥無趣,且氣氛嚴肅、壓抑。而小學生卻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壓抑的課堂氛圍會無形中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把學生的緊張情緒帶動起來。再加上教師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其教學效率可想而知。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沒有建立起應有的默契和信任。在學生出現走神或開小差等情況時,教師也是嚴厲地進行批評,沒有去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投入課堂學習中,不利于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路徑探討
(一)把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效銜接
從小學生角度來看,數學知識本身就極其抽象,晦澀難懂。小學生在理解時會比較吃力,容易出現偏差,從而導致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甚至感到煩躁。因此,教師可以換一種教學策略,把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效銜接起來。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快速建立熟悉感;另一方面,從生活出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難度,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對“加減法”內容進行學習時,為了讓小學生掌握加減法相關知識并靈活運用,教師可以采取創設購物情景的教學手段,把加減法知識巧妙融合進去。小明媽媽在超市購買食品,買一斤雞蛋需要三元,買一塊豆腐需要兩元,問買一斤雞蛋和一塊豆腐共需要多少錢?教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鍛煉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把教學與現實生活進行銜接,可以為課堂教學增添許多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鑒于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靈活地把教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重視學生反饋信息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生身上,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可接受范疇。對于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的知識內容,教師應再次進行講解,直到學生完全理解為止。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教師應根據學生每堂課反饋出的學習情況和信息不斷探索教學策略,摸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置討論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互動交流,相互之間說說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小組進行匯總并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針對性教學,為學生答疑解惑。這一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提高自身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小學階段,學生格外的活潑好動,而嚴肅的課堂氣氛變相抑制了小學生的天性,對小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鑒于此,首先,教師要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出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其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做到尊重學生,平等待生,善于引導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考。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贊美學生,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強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應該先了解情況,弄清前因后果,對學生循循善誘,避免呵責和體罰學生,導致師生關系陷入僵化。
參考文獻:
[1]夏木西卡馬爾·阿布都熱西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路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23):127-128.
[2]盧海麗.試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在用數學的過程中學數學為基本路徑[J].基礎教育論壇,2019,294(4):13-14.
[3]黃云霞.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基本路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