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各項工作步入信息化時代,開始了信息化進程。而作為企業發展重要影響因素的思政工作,也面臨著信息化所帶來的巨大機遇。企業應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企業思政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促進思政工作的信息化進程,這對于企業員工思想政治覺悟、價值觀構建、企業長遠發展等都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 企業思政 信息化建設
隨著互聯網的興盛,信息化產業迅速發展,具有開放性、廣泛性、互動性特點的互聯網環境為企業職工帶來了更加多元的認知,同時也為企業思政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機遇。本文將從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政工作面臨的機遇著手,對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
一、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政工作面臨的機遇
1.為企業思政工作提供了廣闊的宣傳平臺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信息傳播渠道得以進一步拓展,信息傳播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種情況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當前時代發展的一系列新需求、新挑戰,只有積極深化信息化建設,才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更為寬廣的宣傳平臺,有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信息化手段,有利于通過更為多元化的途徑,幫助企業員工更為全面、更為深入地了解企業當前階段的整體經營環境、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等,同時也有利于企業更好地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從而及時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加以針對性的調整,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效能,為員工工作積極性的發揮奠定堅實的基礎。
2.能夠加強員工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使思政工作更具親和力
作為一種新型社會形態產物,信息化從本質上來說也同樣是一種將團隊合作和趣味性相結合的信息傳播載體,不僅可以有效地加強員工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同時也能夠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覆蓋面,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內生精神和動力來源。
3.提升了信心傳播效率,使思政工作更便捷
信息化建設,在客觀上為信息傳播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使得員工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而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時,信息化本身所具有的隱蔽性,也同樣為員工更為“自由”地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提供了良好的途徑,而這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無疑可以更好地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從而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需要遵循信息化發展的規律,發揮廣大員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構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平臺,利用互聯網資源,創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新媒體社交軟件擴大思政工作范圍,構建完善的思政工作數據庫,進行資源共享,注重思政工作實效性,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改進思政工作者理念,提升思政工作人員信息素養。
1.充分利用信息化發展的規律,發揮廣大員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
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規范化、系統化、精確化、科學化始終是最為重要的規律,只有利用信息化系統在數據收集和處理方面所具有的一系列優勢,才能夠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除此之外,充分承認并尊重人的個體差異,也同樣是當前階段市場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之后,有效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體效果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必須擺脫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思維模式,從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點出發,借助信息化建設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廣大員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基礎,全面推動企業的發展。
2.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構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平臺
當前階段市場經濟環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必須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政信息化平臺,通過政工網站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政工干部有必要從當前階段市場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出發,充分結合政治教育工作的特點和內在規律,對網絡平臺建設可行性加以針對性的分析,吸取事業單位政工網站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并充分利用各種論壇、公眾號等輔助工具,為廣大員工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堅實的平臺保障。
3.利用互聯網資源,創新工作模式
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強大便利性、易操作性,是其能夠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快速發展起來的重要基礎,能夠有效推動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ヂ摼W+媒體也同樣是現階段全面開展思想政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可借助企業自己的網站平臺,開通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欄,借助多媒體技術,設計生動而形象的網頁。這不僅可以為廣大員工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個非常理想的平臺,同時對于企業形象的建立也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為企業形象、員工風采的展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微信公眾號也同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傳播途徑,通過上傳一些企業自行制作的小視頻、企業形象漫畫等內容,也同樣可以有效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手段,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也同樣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線上部分可以采用微課堂、視頻座談會等形式開展,而線下部分則可以通過小組學習、考察參觀、內部培訓等方式開展。這樣一來,就可以充分地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圖片、圖像信息也同樣可以發到微信公眾號上,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推廣。
就目前來說,企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注重實現個性化的溝通和交流。在宋凌云先生看來,教育的個性化,是“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積極踐行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礎,在司機操作中應充分利用新媒體以縮小和員工之間的心理距離,建立健全一套更為具有人性化光輝的溝通途徑,利用良好的情感交流,展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個人魅力。
第一,使用親切、真誠的語言與員工進行溝通。這種語言風格有助于工作主體與客體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溝通關系,在情感上縮小工作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距離,增強良好的情感和忠誠,從而提高對有關思想政治工作觀點的接受度。進展順利。
第二,正確使用正能量網絡的流行語和表達包裝,增強吸引力。正能量口號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吸引力,贏得工作對象的青睞,有利于工作對象的理解,符合其閱讀習慣,從而縮短與工作對象的距離。同時,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夠熟悉表達的使用,在日常的推內容中,使用表達是恰當的,它會給溝通的內容增加很多。表達和網絡語言的運用縮短了與受眾的距離,符合網絡傳播的特點,與工作對象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增強了傳播效果。
4.充分利用新媒體社交軟件擴大思政工作范圍
新媒體背景下,社交軟件越來越豐富,影響越來越廣泛,絕大多數企業員工都有新媒體上社交軟件,并通過新媒體社交軟件進行社交。為此,企業在開展思政工作的時候,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社交軟件,來進一步擴大思政的工作范圍。比如,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微博話題討論等形式開展思政工作,進行思政宣傳。社交平臺具有很多的互動性、及時性、普及性,這樣可以擴大思政工作開展的范圍,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5.構建完善的思政工作數據庫,進行資源共享
對于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構建一套完善的思政工作數據庫,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際工作中,應重點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成果進行系統地梳理和總結,以文字資料、音像資料等方式存儲到數據庫中來。事實上,這一數據庫的建立,不僅可以極大地充盈思政工作的整體形象,同時也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除此之外,數據庫的資源共享功能也同樣是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須的。
6.注重思政工作實效性,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信息化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固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不可產生依賴性,而是要將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信息化思想政治手段有機的結合起來,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為員工解決切實遇到的問題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最終為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的有效提升,做出更為積極的努力。
7.改進思政工作者理念,提升思政工作人員信息素養
企業的思政工作者對于思政工作是否高效、是否落到實處,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信息化時代,企業應該不斷促使思政工作者更新工作理念,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與時俱進開展思政工作。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對思政工作人員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進行培訓。從思政文化教育平臺、微博平臺、微信平臺操作及維護等方面,對內部思政文化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育。
第二,利用思政文化工作平臺在線信息交互功能,定期對內部普通職工進行新媒體技術培訓,保證新媒體與思政文化工作結合效率。
第三,強化思政工作人員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的考核,以考核促進思政工作人員在新媒體技術方面的學習和發展。
三、結語
對于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而言,思政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關鍵的。思政工作對于企業思想意識的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都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背景下,思政工作的開展與信息化產業結合已成為必然。企業思政工作者應順勢而為,借助信息化的力量,使企業員工受到良好的思想引導,建立正確的三觀,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福利。
參考文獻:
[1]張琳莉,.王于旭..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000(003):215-216.
[2]魏杰..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認知探討[J]..現代企業文化,.2018,.000(021):203.
[3]杭琴..互聯網+背景下提升企業思政工作有效性的措施探討[J]..當代旅游,.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