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研究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存在的眾多問題,要從主、客觀等方面進行建設,抓住課堂教學的本質,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全面提升學校育人質量,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對提高課堂效率至關重要。本文立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針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的指導。從教師角度講,教無定法,但教學有法。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導致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無所適從,憑感覺教學。
2.情境融入教學運用不熟練。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必要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但過于依靠情境,往往導致課堂內容龐雜,沖淡主題。有的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分注重情境的創設,一步一情境,處處設境,結果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3.課堂教學形式華而不實。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得小學數學課堂高科技“滿天飛”,令人目不暇接。尤其現在硬件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大多在教室安裝了電子白板,使得各種多媒體技術有了用武之地,視頻、動畫、音樂題材紛紛入課,一時間課堂氣氛活躍異常,但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4.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好的小學課堂教學活動,應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一。一方面,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落實,依賴于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發揮;另一方面,有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標志,是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得到全面發展。但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包辦”現象隨處可見,教師主導作用發揮過度,學生學習主體作用被忽視。
二、解決小學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的策略
1.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無定法,但教學有方法。面對不同的小學年級情況、教生實情、教材狀況,教師必須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教學方法不當,事倍功半。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擅長根據具體的學情、教情選擇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常見的教學方法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有選擇和運用的眼光和能力。當然方法固然重要,也不能為方法所束縛,要點在選用恰當得法。白銀市平川中學的教師杜鵬花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傳統的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出了一種“三環四步”參與式問題法教學模式。杜老師的“三環四步”參與式問題教學法,注重以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核心,善于設置有利于問題解決的情境,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三個環節完成教學過程。這一教學模式為小學數學課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應用提供了理論和教法、學法指導。[1]這種教學模式(方法)對解決當下小學數學課堂的無序教學方法問題很有裨益。
2.設置恰當的情境。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問題都是對現實生產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的抽象和概括。因此,適時、適量、適當地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小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還掌握了一些常見的生活常識與技巧,更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生活的習慣。當然這種情境既可以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也可以是簡約模擬的。
3.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注意把握適度、適用、適機原則,要避免過多、過濫使用以及操作不恰當情況的出現;應該注重把多媒體技術手段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注重把教師和學生“雙主”地位相結合,把教學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有機結合起來。[2]
4.回歸課堂教學的本質。運用課堂教學的方式能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益。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是真的、美的、簡約的、高效的。要回歸真實的課堂,真實呈現課堂教學的原生態。要追求美的課堂,創設美,實踐美,實現美。要追求厲行簡約的課堂,大道至簡,要剔除冗余,簡而有效、有用。要實現高效的課堂,無效則無用,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高效掌握教師講授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5.注重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小學數學課堂既不能忽視教師作用的發揮,也不能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發揮。任何小學數學課堂都應充分體現教師積極引領者、學生主動學習者的角色定位。
三、結論與展望
開展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我們必須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第一線,扎根課堂,發現和研究問題,以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優化為手段,切實轉變教學理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全面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杜鵬花:基于“三環四步”教學模式的微課教學設計與應用探討[J].甘肅科技,2016(5).
[2]蘇富強,杜鵬花.談數字資源在高中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GS[2020]GHB123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俊琴,就職于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育才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