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宗召
摘 要:受教育觀念以及家庭環境等因素影響,導致個別學生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如何有效轉化后進生,強化知識運用能力,成為小學教師的首要研究任務,新時期以人為本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將此種理念應用到后進生轉化工作中,也成為必然趨勢。圍繞以人為本理念的有效應用,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后進生;轉化;應用分析
后進生是班級中較為獨特的一部分,這些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態度消極、學習水平較低等問題,與其他學生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而造成此種問題的根本原因,一部分來自教育教學觀念過于根深蒂固,家庭環境較為惡劣,教師所開展的班級管理工作缺少以人為本理念;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學生自身素質差,存在自卑、意志薄弱等心理問題,這些問題致使學生在學習道路上阻礙重重,而教師要想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就要先找到解決以上問題的突破口,使后進生問題在根源上得到處理,在實際工作中,應當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給予后進生適當的關心與愛護,追溯學生后進原因,并制定有指向性的教學指導方案,采取科學的辦法組織教學活動,營造互助式課堂氛圍,使用激勵性評價語言,以調動后進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他們主動去改變、去進步,從而實現后進生的有效轉化。
一、小學階段后進生成因探究
1.教育教學觀念落后,家庭環境亟待改善
后進生轉化工作需要教師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教師因教育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并沒有形成對此項工作的認同感,也缺少熱情與積極性,還有教師仍秉承過去的授課方式,使原本學習能力就弱的后進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是問題不斷。此外,家庭環境也是催生后進生的主要因素,部分學生家長的教育意識淡薄,所采取的教育方式,難以使學生真正地信服,也難以為他們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從而導致后進生的出現。
2.班級管理缺少以人為本理念
結合實際情況,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仍未得到全面落實,教師試圖用硬性制度框住后進生,教與育被弱化,罰卻成為優先選擇,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大多依賴平時的小測驗或每學期的大考試,當學生的學習成績被公開展示后,他們的隱私權也受到侵犯,部分后進生的自卑感、自責感更濃烈,面對學習也更加沒有信心。部分教師過于冷漠和高高在上,后進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難以主動地向教師傾訴,此種問題將使得后進生的心理落差越來越大。
3.學生自身素質差
部分后進生的意志力薄弱,雖然有改變現狀的想法,但在遇到問題或挫折時,缺少自主性以及控制力,經常會下意識地依賴別人,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也極易分散;有的后進生因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在發現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差距時產生了自卑心理,而此種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改善,就將使他們完全失去學習興趣;一部分后進生的生理素質較差,身體發育較為緩慢,面對不斷加重的學習任務,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從而產生很多負面情緒,課堂學習也將事倍功半。
二、在小學后進生轉化中應用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性
在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形勢下,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課堂得到普及,此種理念也為今后教育教學工作指明方向,而將其運用到后進生轉化工作中,不僅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全發展,還能推動其學習成績的提高,使他們在思想上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圍繞以人為本理念設計教學活動,制定有指向性的教學方案,對于促進后進生的綜合發展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而后進生在科學、妥當的教學指導下,使學習水平飛速提高,同時也能樹立學習自信心,強化學習意志力。在后進生轉化工作中,教師的指導態度及授課方法十分關鍵,將以人為本理念滲入其中,能夠構建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確保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也能進一步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在教學改革大趨勢下,使后進生實現個性化發展,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同時也是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通過糅合以人為本理念,使工作效果最佳。
三、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后進生轉化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1.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關愛后進生
對于后進生來說,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能使他們在積極的學習環境下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思考的速率,逐步拓展自己的知識深度與廣度,還可以充分激發后進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使整個課堂慢慢形成一種正確、融洽的學習氣氛,而后進生在這種氛圍中,能夠不由自主地卸下學習壓力,也能逐漸打消負面情緒,進而自覺踴躍地參與到學習中。融洽的師生關系還能促進后進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快樂發展,使他們在祥和的氛圍中,以輕松的心態去學習和探究,同時也使他們在獲得尊重的基礎上,建立起學習自信心,從而形成一種積極樂觀、不畏挫折的良好品質。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或課堂教學時,應當圍繞以人為本理念,形成平等的民主觀念,在課堂中創建出更寬闊的民主管理空間,使后進生與其他學生主動踴躍地參與其中,繼而使他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課堂的主導者。針對那些情況較為嚴重的后進生,教師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在尊重其尊嚴、維護其人格的前提下,激勵與支持他們,使這些后進生慢慢獲得自信心、自尊心,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課堂學習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斷進步與發展,從而走出學習瓶頸。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善于發掘后進生的閃光點以及學習優勢,并給予其一定鼓舞,促使他們利用這些長處去學習,從而不斷進步與完善。
2.了解學生后進原因,促進個性化發展
在后進生轉化工作中,教師需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站在后進生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摸索其后進問題形成的原因。教師所使用的教學語言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是巨大的,師生之間和諧相處也是緩和教師與后進生關系的潤滑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深入學生集體,觀察后進生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通過與他們深入交流與接觸,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使其不再排斥與教師溝通。此外,教師還要掌握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及心理狀態,比如學習辦法、個人情感、對待學習的態度等,只有全面明確了他們的心理活動,才能采取切實可行的轉化措施,打開后進生心靈的窗戶,并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找到更適合其性格特點的教育教學策略及途徑,進而達到更好的轉化效果。鑒于小學生的心智思維發展仍處于萌芽階段,既不具備自主學習觀念,理解問題的能力也相對較弱,這時,教師就要用后進生的思維去理解他們的所做所想,輔助他們找到自身優勢與價值,使其能夠將優點發揚光大,進行個性化學習,繼而實現個性化發展,同時也能激起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3.采取科學方法組織教學活動,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經過長期實踐發現,后進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并不全都是智力因素造成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學習興趣,所使用的學習方法不夠科學,所設定的學習目標與自身水平不符,針對此種情況,教師要想使轉化工作開展得更有效,就要在課堂授課以及班級管理過程中,有指向性地引導學生樹立合理的學習目標,熟練運用多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與策略。除此之外,教師之間也應及時、積極地溝通,綜合分析與討論,制定一些可以激起后進生學習熱情的授課形式,如差異化教學、情景化教學等,進一步強化對后進生的指導管理,使他們能夠在探究過程中形成不畏挫折的學習態度,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提升其學習興致,確保后進生能夠學到更多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管理中,教師可制作微課視頻,或使用多媒體播放教學視頻,專門為后進生講解學習技巧,使他們獲得進步與發展的鑰匙,而教師也可將上述視頻上傳到微信群或其他線上教學平臺,使后進生可在課余時間進行觀看學習,并能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應用這些技巧。這樣一來,后進生既可以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同時也能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從后進生到學優生的轉化。
4.營造互助式班級氛圍,使用激勵性評價策略
教師需要在課堂中打造互助式氛圍,以便后進生能夠及時解決學習問題,并不斷強化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有效提升其學習效果,具體到實踐中,教師應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用平等的目光看待班級中的后進生,在他們學習或生活遇到挫折時,及時伸出援手,再實行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幫扶措施,激勵班級內其他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較好或性格較為開朗的學生,關注后進生,使他們切身體會到來自同學以及教師的溫暖,并在其他學生的幫助下,逐步攻克學習難關,主動敞開心扉與教師、同學建立深刻的友誼,從而實現后進生的轉化任務。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適當采取鼓舞性評價策略,使后進生向著正確方向邁進,并在實踐過程中改進自我、提升自我,例如,當后進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時,教師需要即刻對其進行肯定評價,使他們意識到這么做是正確的,或是在后進生對其他學生提供了幫助時,教師需要通過“加分”或給予小紅花的形式,使他們體會到幫助別人的樂趣,從而使其產生積極情感,而此舉也有助于后進生轉化工作的開展。
四、結語
在新時期下開展后進生轉化工作,是教學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小學后進生轉化工作中應用以人為本理念,有助于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為達到更好的轉化效果,教師需要承擔起自身職責,不斷整合工作思路,優化教學管理計劃,并為后進生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成長環境和學習氛圍,以促進后進生的轉化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馬麗榮.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學困生轉化中的應用探析[J].學周刊,2021(3):17-18.
[2]周樹清.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J].甘肅教育,2020(18):51.
[3]岳莉.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分析[J].新課程,2020(38):217.
[4]陳亞妮.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后進生轉化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179-180.
[5]張瑩.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研究[J].中華少年,20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