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最主要的學科之一,它不僅是小學生學習漢語知識的主要途徑,更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其重要性已無須多言。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語文教學從教學模式到教學方法上都經過了大幅度調整,與傳統的語文課堂相比有了明顯進步。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提出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要求在不同階段的學科教育中著重培養學生必備的關鍵品質和能力,這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進一步適應新課改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共同的課題。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繪本閱讀是一種有效且實用的教學方法。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繪本閱讀教學的技巧展開分析探討。
關鍵詞:繪本閱讀;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小學階段基礎性的教學科目,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十分關注小學生閱讀活動的順利發展。但從小學生自身出發,其年紀過小,篇幅過長的白紙黑字沒有辦法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而圖文并存、邏輯性較強的繪本故事,對小學生來說有著絕對的吸引力。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在小學生閱讀教學活動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其是構建小學階段高質量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從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角色出發,以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技巧為教學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刻的論述,希望能夠促進繪本故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開展。
一、合理篩選繪本故事,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與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素材相比,繪本故事具備無法超越的優勢。首先,繪本故事是圖文并存的,開展繪本閱讀時能夠以圖構景,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認知世界,促進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其次,繪本故事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其十分關注故事發展邏輯的完整,所以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繪本故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開展,具備多重的教學意義。要想有效發揮繪本故事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效能,教學的第一步在于有效激發學生的繪本閱讀興趣。
針對這一教學目標,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繪本閱讀時,必須以小學生的繪本閱讀偏好為基礎。其通過觀察和了解,明確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偏好,圍繞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繪本的有效選擇。對于學生而言,這樣選擇出來的繪本故事題材或是主題,都具備較大的吸引力,能夠吸引學生的閱讀視線,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消極的閱讀態度。
二、組織多樣化的繪本閱讀活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繪本閱讀活動的多樣化開展,注意繪本閱讀活動的豐富性發展,如此才能全面且高效地挖掘繪本的價值和效能。例如,語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繪本故事開展配樂講讀、角色扮演的繪本閱讀活動,這樣的繪本閱讀活動具備較強的情景性和趣味性,能夠引導學生在趣味性的角色扮演活動中進行繪本故事內容的有效掌握;例如教育工作者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繪本劇本編創的活動,就像看圖編故事一樣。這樣的繪本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強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感,將更多的課堂繪本閱讀時間交給學生。這些多樣化的繪本閱讀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繪本故事價值的發揮,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對繪本閱讀活動保持新穎感,增大了繪本閱讀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也促進了學生閱讀繪本活動參與積極性的保持。
三、進行繪本閱讀分享,鞏固學習成果
要想有效發揮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活動的價值,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關注繪本閱讀分享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的繪本閱讀活動來講,如果只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不關注學生閱讀結果的分享,那么學生所閱讀的這些繪本故事仍然存在于客觀上,沒有轉化為自己大腦中的東西。而通過閱讀繪本分享活動的開展,能夠引導學生對其閱讀活動中的閱讀內容進行總結和提煉,并且根據其閱讀的故事內容進行深度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能夠將這些閱讀繪本中的內容轉變成自身的財富積累。同時通過閱讀繪本的分享活動,每位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己所閱讀的繪本故事內容的分享,能夠開闊其他同學的閱讀視野,豐富其他同學的閱讀精神世界,從而發揮1+1>2的閱讀效果,促進繪本閱讀活動最大價值的發揮。
綜上所述,在筆者看來,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在小學階段的閱讀活動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雖然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繪本教學的作用沒有得到深度發掘和利用,但與之前相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國小學階段的語文老師必須關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價值,在教學活動中要采取積極的教學技巧和教學策略,以促進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最大價值的發揮。
參考文獻:
高衛華.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的技巧[J].文教資料,2018(3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