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坤
【摘 要】 與傳統的寫作教學相比,微寫作的作文教學形式,更符合學情,符合學生的需求。通過微寫作,降低寫作的難度,解決寫作困難,增強寫作自信,提升寫作能力。文章將結合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對微寫作的開展的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與大家分享交流。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微寫作? 開展策略
“微寫作”也稱為“微作文”,一般限制字數在200以內。微寫作,最早出現在2014年的北京語文高考試卷上,之后,引發各學段老師的關注,逐漸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微寫作,具有篇幅簡短、內容精要、形式自由、情感真摯等特點,運用到語文寫作教學中,有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是提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微寫作也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的寫作教師的重大轉向。微寫作,分為“隨文式”“專題式”“生活化”等教學形式。
一、以“仿寫”開展“隨文式”微寫作
新課標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讀寫結合”的新理念,也為我們開展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提供了改革的方向。這就要求我們教學時,開展“隨文式”微寫作,也就是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以仿寫、改寫、擴寫、補白等為主要形式,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也發展寫作能力。其中,仿寫是“隨文式”微寫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顧名思義,仿寫的“微寫作”就是仿照課文中的句式、段落而進行寫作的方式。仿寫,應從低段的寫句子開始,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低段的仿寫句子,到仿寫段、章的過渡,讓學生仿寫成為習慣。仿寫時,教師的指導也不容忽視,應從句式的結構、句子的要素等方面給以引導。如進行《美麗的小路》的教學時,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巧妙設計仿寫任務,并對方法給以滲透,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進行仿寫,實現“隨文式”的微寫作,為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如引領學生反復賞讀第一段,再提出諸如“鴨先生的小屋前有什么?路上有什么?小路有什么特點?鵝卵石漂亮嗎?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來?鮮花的種類多嗎?哪個詞語可以體現出鮮花的品種多?”等問題,以問題引領學生仔細認識鴨先生屋前的小路是長長的、鵝卵石是花花綠綠的、鮮花是五顏六色的,從而體會小路之美,也有機滲透了寫法,為仿寫埋下伏筆。再以“你們的家門前一定也有一條路,這條路美不?美在哪兒?請你仿照這一段介紹一下家門前的小路。”這樣的讀寫結合,從低年級滲透,仿寫從低段閱讀開始,逐漸形成寫作技能,發展寫作能力。
二、以“微目標”開展“專題式”微寫作
“專題式”微寫作,是圍繞一個“微目標”而展開的微寫作教學活動。“微目標”,即目標的“單一性”,可以是一種修辭、一種句式,也可以是某一個方法、某一個片段等而引導學生進行微寫作的教學活動。以“微目標”為指導思想而進行的微寫作,更需要教師給以“專題”的引領、方法的點撥,以提升微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
“微目標”為指導的“專題式”微寫作活動的開展,可以將一個句子作為訓練的對象進行微寫作,也就是句子仿寫。如《愛迪生救媽媽》中有一句“大家急得團團轉”,對于這個句子的教學,教師一般會以問題“大家為什么急得團團轉?”讓學生思考,說明大家都對于愛迪生的媽媽急需做手術、房間里燈光太暗,沒法做手術而著急,停留在讀的層面,而忽視了“說”和“寫”的訓練。教師應從句子的結構和特點進行指導,如提出問題:誰?做什么?怎么樣?等進行句子要素的分析,再對“團團轉”的意思進行點撥:大家著急時,會有哪些表現?引導學生們說出“坐立不安”“手足無措”等,再讓學生用“大家急得……”而進行完整表達;再鼓勵學生仿照“媽媽病了,大家急得團團轉”進行仿寫,老師可以給出句式結構,讓學生補充完整。如明明考了100分,爺爺笑得______;起風了,小樹被刮得______;雨好大,小明被淋得______;東東從雙杠上摔下來,痛得______……這樣的微寫作,不僅提升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教學,提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專題式微寫作,還可以組織學生對修辭、細節描寫、外貌特征等明確微寫作的目標,提升微寫作的針對性,提高微寫作的有效性。
三、以“微任務”開展“生活化”微寫作
“隨文式”微寫作、“微目標”下的“專題式”微寫作,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的訓練形式,但對于學生的寫作有限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寫作能力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常規的寫作教學模式,布置開放性的寫作任務,以“微任務”開展“生活化”微寫作。
為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微任務”的布置,首先應貼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如描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個值得回憶的一個活動、記錄某一個時刻的心情等,鼓勵學生以“一句話日記”、“微日記”等形式,記下學習生活的精彩瞬間,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所得。不言而喻,“生活化”微寫作,不僅旨在培養學生的寫作的積極性,也有助于寫作習慣的養成,更利于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寫作教學落到實處。
“生活化”微寫作,學生是創作主體,彰顯充分的主體性,與新課改倡導的“以生為本”“主體地位”等理念完全一致。從這個角度看,“生活化”微寫作,值得我們推廣和運用,教師應引導、鼓勵學生以“生活化”微寫作,用簡短的語言記錄生活中的人或事,抒發內心深處的思想感情。
總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其教學效果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實踐證明,微寫作,對于小學生的寫作訓練、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語文教學中,應與時俱進,大力推廣、有效開展微寫作,并注重微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寫作能手。
參考文獻
[1] 余志芳.學習·運用——小學語文課堂微寫作的實踐與思考[J].江西教育,2017(11).
[2] 張明.小學語文“微寫作”教學對策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