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佳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因此我國許多小學將自身發展的主要任務定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數學作為創新教育的主體學科之一,具有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的實際工作中,教師應注意因材施教,在課堂上通過掌握學生的特點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創新思維? 課堂氣氛
教學創新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且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我國的小學應試教育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應用學科,數學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學習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一、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
心理學方面的多項研究表明,要想讓學生主動轉化成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讓他們在課堂上盡情地發揮,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些就需要教師營造一種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在這種和諧的教學環境中能夠無形地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兩者進行情感交流。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學習,沒有來自外界的壓力,思維就會保持積極活躍的狀態,在遇到問題時敢于提出質疑,并在老師幫助或者自身的努力下解決問題。新課改以來,教育部門一直提倡自主創新學習,各地小學也積極響應,紛紛施行小組探究學習的上課模式。筆者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通常先由各個小組對課堂的問題進行討論,然后由小組代表來發言,其他同學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及時提出來,在課堂上一一解決,允許同學出現錯誤,然后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二、組織學生進行思維訓練
教師的教學工作對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快速進入數學課堂學習。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創新的重要基礎,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條件。通過思維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即使在短時間內沒有體現出來,學生的學習潛能也會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得到更好的發揮。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結合目前課堂訓練方法來選擇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而這樣的教學方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也可以適當的給學生一些獎勵作為激勵,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問題學習當中,這樣也可以實現學生思維的跳躍發展。同時,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采用多種不同的解題方法相比單一的解題方法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讓學生結合教學的內容來進行自主的辯題,學生就可以自己運用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創新。而在實踐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訓練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培養實踐操作的習慣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助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生己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創造性教學表現為教師不在于把知識的結構告訴學生,而在于引導學生探究結論,在于幫助學生在走向結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習得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地經歷探索事物的數量關系,變化規律的過程。
四、注意培養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叫求異思維、分散思維、輻射思維。加強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根據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創新能力的大小,一般來說與他的發散思維能力是成正比的。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比如訓練學生對同一條件,聯想多種結論;改變思維角度,進行變式訓練;培養學生個性,鼓勵創優創新;加強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等訓練。特別是近年來,開放性問題的出現,不僅彌補了以往習題發散訓練的不足,同時也為發散思維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有這么一道有趣的題目:樹上有5只鳥,被獵人打死了1只,還有幾只?公認為都嚇跑了,一只也沒有了。但有一個學生說:“還有3只。”他說鳥是一個家庭,有鳥爸爸、鳥媽媽和3只不會飛的小鳥,獵人打死了鳥爸爸,鳥媽媽嚇跑了,剩下3只不會飛的小鳥。從而使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索,掌握數學知識并把知識加以擴展,在愉快情緒的體驗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它并非能在短短幾天中可以見到成效。近幾年來,為了保證“人才強國”戰略順利實施,我國政府和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源于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培養創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與學生積極配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覺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唐銀娬,覃柳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07.
[2] 覃春曉,呂琴,徐國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現代閱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