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阿健
【摘 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問題導學法能夠將初中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各類重難點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問題,從而提升學習動力。因此,將數學知識通過有趣的問題來呈現出來,要求初中數學老師要具備更強的課堂設計能力。本人從平時的教學實踐出發,總結問題導學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及改進策略。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數學課堂;實踐研究;改進策略
一、為什么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開展問題導學教學
互聯網的廣泛使用讓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寬,許多學生接觸過互聯網線上數學課堂,其有趣的學習情境及風趣幽默的語言,觸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果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還是以知識點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就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非常有必要與時俱進,采用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問題導學方式開展數學知識的教學,將數學知識中的各類重難點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現實問題,提高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參與主動學習,進而提高數學成績。
(一)問題導學方式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數學課程是一門以計算為主的課程,它的課程內容相對而言更枯燥無味,同時,數學學習還有很強的連貫性,一旦學生們有一節課的內容沒有跟上,將會對后來的課程學習造成極大的阻礙,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導致在數學學習中沒有成就感,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另外,數學課程與其他課程有著不同之處,數學課程如果從頭到尾一直都保持著一種教學模式,那么學生們就極易會產生疲勞,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如果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采用問題導學的方式,以某個實際問題的解決為目標,從而開展對知識點的研究,將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就能很好地告訴學生,數學是有用、有趣的,學習了數學知識能讓我們更好地學習與生活。例如,現在學生家長要開一家玩具店,通過市場調研后發現,如果提高某種玩具的單價,單個玩具的利潤增加了,但銷售的數量就會減少,總利潤有可能會降低。如果降低某種玩具的單價,單個玩具的利潤減少了,但銷售的數量就會增加,總利潤有可能會增加。那么,如何才能獲得最大利潤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去學習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解決如何才能獲得最大利潤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促銷活動所遵從的數學原理。
長期堅持以問題導學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學生的課堂效率就會有很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也會擴大。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每個數學知識都會去聯想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也會從生活中的案例去反推數學的基本原理。
(二)問題導學方式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教學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具體表現在當學生遇到一類問題的時候,能快速地建立與之關聯的數學模型來進行分析考查。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堅持以問題導學的方式來設計課堂教學。比如: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當中有一座年代久遠的塔,那么如何來測量這個塔的高呢?帶著這個疑問,和同學們一起建構相應的模型,如構造三角形,建立仰角和俯角的概念,一起回顧三角函數的概念及一些特殊值,確定具體的測量方案,及最終通過運算得出塔的高度。
從初中就開始進行問題導學方式的課堂教學,必然會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
二、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開展問題導學方式
問題導學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們提出問題,帶領學生們對提出的這一系列問題進行探討,通過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利用問題導學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舉一反三,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為教學需求而服務的,要為學生們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幫助。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呢?通常情況下老師只會一味地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從而使學生們只能完成一種作業,而且效果還不好。另外一些老師在教學時還會強調一些應用性,對于復雜的數學題目,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反復地講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但卻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生對數學知識沒有了具體的體驗。問題導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對于學生來說,每一節課都有它的不同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多樣的表達方式,展示自己。在北師大版的課堂上我們常常能看到學生們“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的合作模式下,學生討論的熱火朝天,老師組織學生,又引導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從同學和老師之間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向同學請教,互相交流學習心得。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會更高,通過合作學習,做到共同進步。
問題導學方式是新形勢下數學課堂非常有效的方式,那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又面臨著什么樣的困難以及怎樣更好地持續堅持呢?
(一)明確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創設及提出問題
問題導學的模式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是教師自身要具備非常強的數學學科素養,其次是要善于發掘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并充分地備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設置問題情境。
每一堂課都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學習什么知識?形成什么能力?并且要思考清楚一堂課或解決某類問題時的重點與難點。針對課堂目標創設問題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沒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那么解決問題的過程將會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不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認識”的知識時,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不對稱圖形和一些對稱圖形,提出“對稱圖形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感受?”、“這些對稱圖形都具有怎樣的特征或遵循怎樣的規律?”、“如何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等問題,讓學生根據導學方案先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從課本當中找出答案。另外是針對不同的同學根據他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的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以他們的獨特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二)精細加工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步驟
學生學習和吸收知識的過程如同人體吸收鈣質的過程,每個人因體質不同而對鈣的含量及形態有不同的要求,市面上的有機奶、舒化奶、酸奶等不同的奶產品就是對鈣的精細化加工以適應不同人的需求。同樣,數學課堂上的知識也需要教師進行精細化的加工,以方便學生更好地吸收。
例如在學習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時,不同的學生理解配方法時是有很大偏差的,有的人可能搞不清楚怎么配常數項、有的人可能在移項的過程中忘記變號、有的人可能不清楚為什么要將二次項系數變成1?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對知識進行精加工。首先理解完全平方式的含義(x+
m)2=x2+2mx+m2,然后提出問題“如果一個式子的結構是x2+Ax如何給它添個項就變成了一個完全平方式呢?顯然這里要對式子進行一個變形x2+2×■x,這樣就回歸到了完全平方式的一般式,很容易就能發現應該給這個式子配上x2+2×■x+(■)2”。
人的認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一般到特殊,另一種是從特殊到一般。對于能力強的孩子來說,告訴他們一般化的公式,他們很快就能應用到具體的題目當中去,而對于能力弱的同學來說,則需要通過多個特殊的案例來讓他理解一般公式的由來。精細化地加工知識,精細化地提出步驟化的問題,就能很好地讓學生清楚每一類問題的由來及找到解決問題的重要突破口。
(三)培養思維方式,模型化解決數學問題
無論是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初中數學教學都必須圍繞著課程標準對學生們開展不同類型的學習引導,認識并了解到數學不僅僅來自于生活,還能應用于生活。數學學習的所有知識都能從生活實際中找到與之對應的應用,現實中的許多問題的解決也可以找到與之對應的數學模型或者是用數學知識可以合理地進行解釋。問題導學方式應該成為數學課堂的常態,這樣的數學教學具有高效性,讓學生們更加輕松地掌握更多數學知識,逐步培養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只有學生在面對日常問題時,能采用與之對應的數學模型解決問題,數學才真正進入到了學生的內心。
三、結束語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只有學校以及教師對問題導學方式的足夠重視,并將這一方法運用到日常的數學教學活動中,以問題驅動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學習,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們學好數學。美國有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叫波利亞,他曾經說過“掌握數學就是意味著善于解題”。解題的前提是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問題導學方式就是在不斷地強化數學與生活的結合中,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榮幸.探究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3):22.
[2]李文英.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3):83.
[3]鄭下忠.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20,(1):19-20,50.
[4]李志敏.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才智,2020,(16):177.
[5]沙峰.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31):53.
[6]陳麗娟.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應用[J].新一代,2020,25(18):173.
[7]王健.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人文之友,2020,(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