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同艷



摘 ? 要: 鄉村定向師范生培養工作,旨在為鄉村學校培養一批扎根農村、甘于奉獻、一專多能、素質全面的本土化鄉村教師。能否實現“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培養目標,首先要摸清考生對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專業認可度這一核心要素。本文通過調查問卷,探究了南京曉莊學院小學教育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專業認可度。
關鍵詞: 鄉村定向師范生 ? 小學教育 ? 專業認可度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和《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2012年9月20日,教育部、中央編辦等5部門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多渠道擴充農村優質師資來源,采取定向委托培養等招生方式補充雙語、音、體、美等緊缺學科和小學全科的高素質教師。2015年6月,國務院在發布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中再次強調,鄉村教育比較薄弱,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短板,原因是缺乏優質教師,在師資各方面要給予大力支持。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加大貧困區域教育資源投入,實現教育公平。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15年12月18日發布《江蘇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2015—2020年)》,于2016年開始在全省招生培養鄉村定向師范生,采用“縣來縣去、定向培養、提前本科、擇優錄取、考核合格、定向就業”的方式,為鄉村學校培養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安排了55個縣(市、區)共2076名鄉村定向培養計劃,分別由江蘇師范大學、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南京曉莊學院、揚州大學、南通大學、淮陰師范學院和鹽城師范學院等7所院校進行培養。且近幾年招生計劃逐年遞增,2016年計劃招生2076人,2017年計劃招生2273人,2018年計劃招生2653人,2019年計劃招生3068人,2020年計劃招生3384人。
鄉村定向師范生提前批次錄取,入校前先和當地教育局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書,同時和培養院校簽訂培養協議書。教育局負責為鄉村定向師范生預留四年后的教師編制和崗位,定向師范生畢業時憑培養院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到教育局報到,按要求參加由教育局組織的面向鄉村定向師范生的招聘考試,以招聘考試成績占比40%、培養院校綜合考核占比30%和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成績占比30%(兩門筆試成績平均分)的方法計算。同學段同專業的鄉村定向師范生按綜合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選擇鄉村學校教師崗位。培養院校綜合考核包括品德成長、學業水平、職業技能、教育實踐等四個項目,權重分別為0.1、0.4、0.2、0.3,按滿分為100分的計算方法綜合考核。
一、問題的提出
如今,首屆2016級鄉村定向師范生已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接受檢驗,2017級、2018級、2019級都在培養中,2020級已進入大學學習。在高校教學管理中,部分師生反映,鄉村定向師范生專業認可度低,第一課堂學習動力不足,存在學習懈怠現象,第二課堂活動參加不積極,有少數學生在大學適應、親子關系、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現問題。因此,筆者針對專業認可度這一核心問題,對該校小學教育專業鄉村定向師范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研究對象概況
本次調查對象均為南京曉莊學院小學教育專業鄉村定向師范生,該校小學教育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2008年)、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2年)、江蘇省品牌專業(2015年)、重點專業(2012年)、特色專業(2006年)、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項目專業(2015年)。并且該專業2019年成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和“江蘇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實力雄厚,社會聲譽良好,社會認可度高。
目前,該校小學教育專業共740名定向師范生分別來自泰州、徐州、連云港、無錫、南京等16個縣(市、區)。筆者采用課題組自編的《鄉村定向師范生教育管理行動研究調查問卷》通過問卷網進行測查。有710位鄉村定向師范生參與了問卷調查,問卷有效率為95.95%。在性別結構上,男生63人,占比8.87%,女生647人,占比91.13%。在學科方向構成上,小學教育(語文方向)329人,占比46.34%,小學教育(數學方向)286人,占比40.28%,小學教育(英語方向)95人,占比13.38%。
三、問卷調查數據
1.高考志愿填報
在就業形勢嚴峻復雜的社會背景下,定向師范生在進大學前就有崗有編獲得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再加上整個社會對基礎教育越發重視,家長對鄉村定向師范生政策高度認可。但是考生的認可度如何,是否存在考生被動選擇鄉村定向師范專業,所占比重有多少?問卷調查數據如下,見表1:
在710人的高考志愿中,第一志愿選擇鄉村定向師范生102人,占比14.37%;和父母商量決定選擇鄉村定向師范生志愿542人,占比76.34%,完全父母決定選擇鄉村定向師范生志愿46人,占比6.48%,其他原因選擇鄉村定向師范生志愿20人,占比2.82%。從上表可看出,學生參與高考志愿選擇占比90.71%。
2.高考志愿滿意度
小教專業2016級—2019級共681位定向師范生參加了高考滿意度的調查,具體數據見表2:
從表2數據可得出,2016年—2019年高考志愿在比較滿意以上的分別為79.36%、79.06%、66.5%、73.99%,四年總體高考志愿比較滿意的占比73.99%。
3.專業認可度
該校小學教育專業,專業實力雄厚,有良好的社會聲譽,畢業生滿意度和用人單位滿意度均在95%左右,社會認可度高。在校學生的專業認可度見表3:
140位鄉村定向師范生對小教專業認可度非常高,占比19.72%;433位對小教專業認可度較高,占比60.99%,即80.71%的鄉村定向師范生專業認可度高,喜歡小教專業;認可度一般的,占比17.61%,不認可該專業的占比1.69%。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數據分析
(1)90.71%的高考考生主動選擇該校小教專業鄉村定向師范生。(2)73.99%的小教專業定向師范生對高考志愿滿意。(3)80.71%的鄉村定向師范生對該校的小教專業認可度較好。以上三項數據雖然都屬于中上水平,但是同非定向師范生相比,數據偏低。
2.原因分析
(1)全省招生培養鄉村定向師范生,采用“縣來縣去、定向培養、提前本科、擇優錄取、考核合格、定向就業”的方式,就業地為全省的鄉村學校,部分學生扎根鄉村的從教意愿不強。(2)鄉村定向師范生上崗后,應在鄉村學校任教并連續服務滿5年以上。畢業當年及在服務期內,不得報考脫產研究生(“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除外,如錄取“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的,脫產學習時間不計入服務年限,服務年限順延),服務年限及進修升學讓學生感覺有限制。(3)在校期間與非定向師范生相比,出現標簽化傾向,對其學習、生活、就業發展等各方面產生影響。
3.對策建議
(1)加強鄉村定向師范生招生宣傳,讓家長、考生在充分了解高考招生政策的基礎上自主選擇。(2)加大對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各項支持,如擴大定向師范生研究生招生規模,提供鄉村定向師范生專項培訓、提升計劃等。(3)倡導高校培養單位在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培養過程中去標簽化,提高鄉村定向師范生培養質量,加強投身扎根鄉村教育的情懷引導。(4)有效推進“U—G—S”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所謂“三位”指的是高校、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江蘇省教育廳在《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0級鄉村教師定向師范生開學及培養工作的通知》蘇教師〔2020〕26號文中第三條,針對鄉村定向師范生的培養工作做出六方面要求,其中第六款要求落實“U—G—S”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各相關市、縣(市、區)教育局要全面參與培養工作,培養院校要定期向有關教育行政部門匯報培養工作。在實際操作中,三方都在摸索、加強溝通協作。我校小教專業鄉村定向師范生利用寒暑假,主動向當地教育局匯報學習情況;學校邀請教育局到校進行座談、考察、調研,參加師范生技能抽測、觀看師范生技能匯報,并將鄉村定向師范生在校的成績、表現等向教育局匯報;教育局對鄉村定向師范生進行暑期專項培訓,并且大力支持鄉村定向師范生到生源地學校實習。三個主體單位如何有效溝通和銜接,確保各環節能夠科學有效地融合,具體以哪些形式進行密切有效的溝通,力爭實現多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并反思,這也是筆者后續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43號)[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2]江蘇省教育廳,等.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編制辦省財政廳關于開展全省鄉村教師定向培養工作的通知(蘇教師〔2016〕4號)[EB/OL].https://www.jste.net.cn/cmsplus/cmscustom/xcjs/detail.jsp?relationId=f53e8 be4-281f-479c-8603-ecea0141754c.
[3]江蘇省教育廳.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0級鄉村教師定向師范生開學及培養工作的通知(蘇教師〔2020〕26號)[EB/OL].http://jwc.njxzc.edu.cn/3a/79/c1983a80505/page.htm.
[4]趙喜迎,江宇.江蘇省首屆鄉村教師定向師范生報考動機分析——以南京曉莊學院為例[J].高教論壇,2018(11):100-104.
[5]魏圣楠,李書影.教育行動研究述評[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18(1):87-90.
[6]曹慧英.我國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戰略與路徑選擇[J].教育研究,2014(3):138-143.
[7]趙英,李頔.中部地區省級公費師范生學習動力實證研究——基于S校調查數據的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34):43-47.
本文系2019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時期鄉村定向師范生教育管理行動研究”(項目編號:2019SJB121)階段性研究成果;2019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項目“OBE理念下卓越小學教師培養模式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19JSJG129)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