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端
摘 要:朗讀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造性行為,也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必須鍛煉的基本功。自新課改以來,如何提高朗讀教學的效率同時凸顯其實效性,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優化方法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低段學生朗讀出現的問題
低段學生即一、二年級學生,此階段他們正處于語文閱讀的入門階段,還不習慣這種大聲閱讀的方式。因此,低段學生朗讀時經常出現拖音現象,他們習慣一字一句一頓地拖長語調,讀起課文來拖沓不順暢,甚至呈現出越讀越慢的局面,一篇課文讀下來,學生讀得累,教師聽起來也累,最終導致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2.中段學生朗讀出現的問題
中段學生即三、四年級學生,此時由于語文學習內容的難度有所增加,他們所接觸到的生詞越來越多,文章和句子也越來越長,因此在朗讀時經常出現讀破句的情況。在語文朗讀過程中,讀破句主要表現為讀長句時無停頓和無法抓住重點詞匯并讀出重音。
3.高段學生朗讀出現的問題
高段學生即五、六年級學生,此階段他們已經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但還是做不到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對朗讀環節不夠重視。迫于升學壓力,對于高段學生語文教師往往會在朗讀教學方面懈怠,要么對朗讀環節一筆帶過,要么在學生朗讀結束后給予粗略評價,最終打擊學生的朗讀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優化方法
1.開展游戲教學,增強學生朗讀節奏感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活潑愛玩的年齡階段,在課堂上容易做小動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這一性格特點開展游戲教學,增強他們的朗讀節奏感,以此解決他們在朗讀時出現的拖音問題。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拍手念”的游戲,主要流程就是教師先出示若干組詞語,示范朗讀后帶領學生齊讀,接著要求學生通過拍手念的形式來讀出詞語的正確節奏,同時指導學生朗讀強弱音。教師可以一行三組的形式出示詞語,如第一行:多彩的世界、彎彎的河流、閃亮的星星,教師示范朗讀“多彩的世界”(弱音讀“多彩的”,強音讀“世界”),然后指定學生以同樣的節奏朗讀剩下的兩組詞語,待學生讀完第一行詞語后,再帶領全體學生一同拍手朗讀三組詞語,并讀出詞語的強弱音。
2.傳授朗讀技巧,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朗讀正確、科學、細致、規范地指導,要傳授給學生良好的朗讀技巧,真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中段學生朗讀時經常出現讀破句的情況,教師可針對此問題指導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用筆做標記劃分段落和句子,從而更加流暢地進行閱讀。例如,在學習《筍芽兒》這篇課文時,其中有一長句“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他也用粗重的嗓音呼喚著筍芽兒”,教師著重講解完生詞后,可要求學生自行將句子閱讀通順,然后再進行示范朗讀,指導學生畫出朗讀長句的停頓處,并強調朗讀時用不同的語氣、語調來表現(“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處用激昂的聲音,“他也用粗重的嗓音呼喚著筍芽兒”用低沉的聲音、溫情的語調來表現)最后帶領學生一起朗讀幾遍,并布置課后朗讀作業,以此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3.播放教學課件,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針對高段學生在朗讀時興趣不高的問題,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多媒體課件,增添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小學生的朗讀興趣。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利用投影儀播放課件,通過視頻、音頻和豐富多彩的畫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也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此外,教師還可以改變朗讀文體,將枯燥的課文換成如《春雨的色彩》《白樺》等兒童散文詩,這些兒童散文詩的形式短小,且本身具備節奏感,學生讀起來也能朗朗上口,這有利于培養他們對于朗讀的濃厚興趣,同時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創新閱讀活動,鞏固學生朗讀水平
1.創新閱讀活動給學生帶來的朗讀感受是多樣的、立體的。教師需要增強具體設計的相關性,收集課外信息資料、集體創作課本劇本、比較閱讀、閱讀后展示、課堂朗讀辯論、朗讀知識競賽等都屬于朗讀方法的范圍。學生想象力無限,在朗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展開教學,幫助學生成功構建對朗讀的認知。在教學《寶葫蘆的秘密》這部童話時,教師先讓學生理順文本的主要情節,然后給學生設定了想象的朗讀活動任務:寶葫蘆是怎樣一個寶貝?如果你也有這樣一個寶葫蘆,你會用它做什么呢?將你的想象內容寫下來,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學生拿到這個學習任務后,都顯得有些興奮,因為對寶葫蘆有更高的期待,自然能夠成功調動想象思維。
2.教師對學生的想象力表現給予更多鼓勵性的評價,學生在朗讀體驗中發展學習認知。教師利用故事創作活動激活學生的朗讀和寫作思維,形成新的閱讀增長點。朗讀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尤為如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朗讀快樂指數做科學考量,利用多種優化手段,努力增強學生的朗讀感覺,讓學生從朗讀走向閱讀,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總之,朗讀是小學生打開語文世界的鑰匙,通過朗讀課文這種方式,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加深對課文的記憶。因此,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應針對小學生朗讀時經常出現的問題,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調整,通過采取游戲教學、傳授正確的閱讀技巧及創造趣味性課堂等手段,培養學生的語感,實現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輝.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小作家選刊, 2015(21).
[2]馬麗.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A].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