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凱琴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啟蒙和打基礎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沒有成熟的學習體系,他們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教師必須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并注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并且教師要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讓學生高效地進行學習。那么具體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呢?進行了以下總結。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性;教材處理
一、教師要提升教材處理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資源。教師如何處理和轉化教材并且如何運用教材都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應該層層遞進和詳略得當,既要深入地挖掘教材的細節內容,還要將教材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給學生太多的負擔,如果負擔過重只會增加學生的壓力,反之如果壓力小了,學生會變得輕松。
二、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環節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前提,決定著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課堂導入環節看似微小,作用卻極大。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堂導入環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小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他們大多數是跟著教師學習,教師的指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做好導入工作。第一,教師應該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讓學生盡快融入課堂。第二,教師也要根據教材實際內容進行課堂導入。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課堂小游戲、提問環節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也能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教學中。
三、教師應創設教學情景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學科本身比較抽象,小學生又偏愛玩耍。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創建趣味性的課堂模式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創設情景進行教學,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形式,使復雜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化。教師應該構建和諧、學生熱情高漲的教學課堂,真正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
四、教師應注重課堂提問環節
課堂提問的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常見。很多小學生在學習中不太主動,數學教師可以做到在提問的同時稍加引導,讓學生跟著老師的問題走,這樣才能誘導學生參與數學的學習并且保持探索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加減運算的時候,有的小學生一看到數字就發怵,總是計算錯誤。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舉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教學。例如:現在老師有3個蘋果,同學們有6個蘋果,那么這些蘋果加起來一共有多少個呢?中午的時候有一個學生吃掉2個,還剩多少個?可以將問題變成生活化的問題,這樣既能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感,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效率。
五、教師要注重理論聯系實踐
數學的實踐性比較強,在課本上沒有弄明白的概念和題型,如果融入生活中便會容易很多。數學教學一定要聯系實際,不能脫離實際,否則就是紙上談兵,學生就算短時間內學會了知識,將來也無法運用到生活實際中。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融入豐富的教學實踐精神,還要讓學生對日常數學問題多加關注,也要把數學實際結合在平時的作業練習中。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多融入一些生活實際案例,消除學生的枯燥感和抵觸心理。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多發現身邊的數學問題,多動手實踐,平時課余時間多發現、多測量、多計算,這樣才能慢慢地積累起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力和興趣。
六、教師課后要多總結、多反思
教師要對每節課進行總結。教師通過總結才能從本節課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改進,下次做得更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遇到自己教學方法運用好的環節要精益求精。教師只有經過了認真的總結,才能真正思路清晰,也能讓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通過以上的闡述,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望小學數學教師想方設法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并以持之以恒的教學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也為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貢獻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李云飛.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2).
[2]馬俊英.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8(6).
[3]陳育強.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研究[J].創新導刊,2016(9).
[4]楊俊芳.如何提高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小學教育,2017(8).
[5]黃耀華.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J].科學教育前沿,2017(12).
[6]何獻美.如何正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J].數學大世界,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