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逐漸發現以往的一些教學方法和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學生需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中,要求學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以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而言,應該將教學改革的方向調整為大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學科而言,核心素養是其中的靈魂所在,充分體現學科本身的價值觀,化學這門學科本身源自生活,所以更有必要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對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分析,進而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核心素養
一、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因為初次接觸化學這門學科,所以想要理解和學好化學并不容易,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除了進行化學知識的教學外,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特別是在實驗教學中要留給學生更多親自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通過這個過程去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同時也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1.學習態度
化學實驗教學需要認真的態度,科學的探究過程是非常嚴謹的,這樣才能讓實驗結果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如果得出的實驗結果沒有足夠的可靠性,那么這個實驗過程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在化學實驗的準備、操作等過程中應該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這更有利于學生體會其中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2.邏輯思維
化學實驗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并且會呈現出多種現象和結果,需要學生認真分析各個步驟,必須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避免在實驗的過程中多次犯錯,從而使化學實驗能夠順利開展,避免因為操作失誤而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在化學這門學科中的核心素養,最重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只有具備了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保證化學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3.實驗操作能力
化學這門學科主要研究的是物質性質的變化,所以有很強的實驗性,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在探究實驗教學中,首先要對課本中的實驗流程進行瀏覽;其次在實驗中要注意操作方法和器材的正確應用,避免因方法不當而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確保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教學模式的創新
事物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的過程,化學實驗也同樣如此,學生在參加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思想,積極去進行觀察和思考。例如,在開展金屬性質的實驗中,通過對鋼鐵銹蝕條件的研究來發現如何防止鋼鐵生銹。鐵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但人們卻未必對其了解,所以在該實驗中要積極地進行實驗創新,將驗證鋼鐵生銹的實驗改為探究實驗,讓學生思考如何讓鐵生銹,學生通過研究自然了解到了如何避免鋼鐵生銹。這種創新教學模式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2.重視化學思維的引導
各個學科的思維方式都各有不同,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就需要應用化學的思維方式來引導學生,這十分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記憶和理解。例如,在進行氧氣制取實驗中,化學思維是對試管進行均勻加熱,然后對管底進行集中加熱,在出現氣泡后再對氣體進行收集。這個步驟與其他氣體提取的步驟都基本一致,那么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掌握這種化學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
學生在參與化學實驗時,應該保持嚴謹的態度,而這需要化學教師進行相應的引導。在開展化學實驗之前,教師應該將各種需要注意的事項傳達給學生。例如,在運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當中,在收集完氣體后要先移出導管然后再將酒精燈熄滅,如果缺乏嚴謹的態度那么可能會導致水的倒吸而引起試管的炸裂。另外,在對物質燃燒條件進行探究的實驗中,要避免玻璃杯與桌面之間留有縫隙,這個步驟非常重要,否則會對物質燃燒造成干擾,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度。所以,學生必須保持嚴謹的實驗態度才能夠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從而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效果。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發展而言,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教學模式的創新、化學思維的引導和嚴謹態度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觀察、辨識和探析等過程來對自然界的事物進行更好的了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想,并養成嚴謹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參考文獻:
[1]黃進明.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21(2):80-81.
[2]馬彩霞.關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亞太教育,2020(5):89.
[3]王海峰.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20,16(16):87-88.
[4]高志宏,白曉峰,李紅梅.微課融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作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20,37(2):49-50.
作者簡介:陳德華(1973—),男,漢族,福建龍巖人,本科學歷,從事初中化學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