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閱讀是英語課程中的重要部分,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學習到英語單詞、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但是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學習感受,從而不利于高中生英語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考
【作者簡介】趙東利,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高中生即將面臨高考,在學習過程中無論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發展。但是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將重心都放在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上,傳授給學生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而忽視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導致許多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問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唯一目的并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知識,促進學生心理的成長與發展。
一、現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在實際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首先,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自己先對閱讀文章內容進行拆分理解,然后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灌輸給學生,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學并不是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而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不利于學生個人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其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許多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只希望教師傳授給自己更多的技巧,從而讓自己能夠取得良好的英語成績,而學生自己根本不愿意花費時間投入到英文文章中感受文章的詞句,只在乎做題的準確率。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影響了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最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相對較少。在教學中,教師只顧傳授自己的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學生也沒有及時將自己的問題和想法告訴教師,從而使得英語閱讀教學呈現一種分離的狀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嚴重影響了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而且也不利于學生高考成績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認識到現存的問題,積極改進教學措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課堂。
二、關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
1.教師要改進教學理念。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具備正確的教學理念。許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教學理念存在不足與問題,從而也沒有針對自身的問題進行相關的改進。較多的高中英語教師認為英語閱讀教學課堂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做題準確率。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本無可厚非,但是學習英語并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成為社會需求的人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必須要具備正確的教學觀念,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科學理念、科學計劃,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科學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教師是課堂的主要領導人物,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僅會影響到課堂的整體建設,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當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過于重視做題準確性時,不自覺地也會將這種理念傳授給學生,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觀察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思路是否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而再進行相關的教學改進。
2.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1)采取情境式教學方式。英語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應用在各種情境中。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若是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來開展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在情境教學法中最常使用的是角色扮演情景。教師引導班級里的學生根據文章內容來分配不同的角色,然后將文章內容轉變為溝通交流的語言,在現實生活中模擬出來,使文章內容清晰地展示在現實生活中,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加強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而且角色扮演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表達和聽力的練習,最主要的是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能夠切實地使用英語,這才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在情境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多媒體來營造一種氛圍情境。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來找到一些相關的視頻,讓學生能夠在相關視頻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于文章的理解。總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地發揮情境教學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的閱讀教學課堂。
(2)引領式閱讀教學方式。一般英語文章的段落相對較多,涉及的單詞量也相對較多,若是學生自己進行閱讀,則會在閱讀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影響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采取引領式閱讀方式,在閱讀之前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閱讀。
例如,引領閱讀主要是教師給學生的閱讀定制一些目標,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具有目標性,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引領式閱讀方式可以由教師為學生準備一些問題或者是教師進行一些課堂的導入,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己提出一些問題,然后再進行閱讀。
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設計的問題難度要循序漸進。教師不要一上來就給學生設計一個非常難的問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不到問題的答案而產生挫敗感。問題的難度循序漸進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解決問題,從而自身也能夠產生一定的成就感,促進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提高。其次,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全面性。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要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段落。比如,教師設計的問題都存在于第一段和第二段,則學生在閱讀完第一段和第二段找到問題的答案之后不會再繼續往下進行閱讀。教師所涉及的問題一定要貫穿到整個文章中,讓學生能夠進行整篇文章的閱讀。最后,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所涉及的問題不要是直接從文章中就能夠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與理解,才能夠得出的答案,這樣的問題才能夠鍛煉到學生的能力。總之引領式教學方式能夠讓枯燥的閱讀變得有目標性、有階段性,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有所提高。
(3)分層閱讀教學方式。由于每個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從而導致每個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對于一篇文章,成績好的學生能夠清楚透徹地理解其中內涵,但是對于基礎性較差的學生來說,只能夠學習到其中的基礎知識。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做到有教無類,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成績,為每個學生的高考負責。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彌補現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學習到適合自己的內容。
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文章的難易程度將文章分成不同的層級。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難易程度來進行分層講解。對于基礎性比較差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以基礎部分的內容為主,打好自己的基礎,然后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對于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的部分,更要理解有難度的部分,從而才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當然,在分層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可以根據班級里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針對不同的小組制定不同的閱讀內容和閱讀目標。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能夠使教師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針對每個層級的學生制定合適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科學的教學內容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人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從而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首先,學生要做好預習。通過預習,學生才能夠對文章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并且能夠掌握基礎的單詞、句式、語法等,做好基礎工作。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采取慕課的形式,將文章的單詞,句式都錄制成相關的小視頻,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就進行學習。其次,學生也要及時地做好復習工作。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若是不能夠進行及時的復習,學生的知識遺忘速度會相對較快。最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要具備良好的習慣。比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及時地將自己不會的單詞規劃出來,將一些重點內容或者是自己不會的內容標記出來,從而在講解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這些部分。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從而為閱讀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依靠課堂上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課下還要積極地拓展自己的閱讀資源,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為學生拓展閱讀資源時,教師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所選的閱讀素材要能夠符合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所選的閱讀材料難度要適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英語實際能力和情況來為學生選擇一些英語閱讀材料,且教師所選的閱讀素材要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積極性。
三、總結
英語閱讀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成績,對于學生的高考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創新閱讀教學方式,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充分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情景式教學方式、引領式教學方式、分層式教學方式等,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課堂。總之,創新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學林.核心素養培養基礎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寫真地理,2020(6):249.
[2]趙文錦.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0(3):133.
[3]趙金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文淵(高中版), 2020(1):908.
[4]賈紅梅.多媒體技術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分析[J].學周刊,202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