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穎
摘 ?要:在體驗式教學的科學指導下,能夠營造和諧友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以輕松愉悅的心情進行課堂學習,同時需要對學生自身的情感加以重視和關注,并合理設計體驗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我體驗,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和思維等能力,進而保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質(zhì)量。本文主要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實踐應用展開了詳細的探討,旨在不斷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課;具體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93-02
【Abstract】Under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we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friendly classroom atmosphere,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in a relaxed and happy mood. At the same time,we ne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own emotions,and reasonably design experience situations to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self-experience,and constantly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ce,innovation and thinking,so as to ensure the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ur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aiming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Keywords】Experiential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Specific application
通過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合理應用,能夠起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學習效率的重要作用。體驗式教學的核心思想在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合理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與計劃,并設計合理的體驗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和感悟。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進行友好的互動和交流,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體驗,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通過體驗情境的科學設置,能夠讓學生在情境中真正感悟和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重難點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進而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分析體驗式教學的內(nèi)涵與主要特征
(1)體驗式教學的具體內(nèi)涵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通過結合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或教學氛圍,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同時通過合理的方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的一種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依據(jù)課程教學內(nèi)容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或者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合理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體驗情境中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內(nèi)容,進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綜合道德素質(zhì),正是因為通過體驗式教學的科學應用能夠起到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作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識內(nèi)容,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2)體驗式教學的主要特征
第一,實踐性。
體驗式教學重點在于“體驗”,只有讓學生自己進行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知識點,所以實踐性是體驗式教學的主要特征之一。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過程中,在學習《我與社會》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合理設置問題,如在參加社會生活的時候所產(chǎn)生的是什么樣的感覺?在暑假期間有發(fā)生過什么事情能夠與同學分享的?這些問題比較貼近學生的體驗生活,能夠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并且能夠獲取更深層次的感悟和體驗。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時,應清楚認識到實踐性的重要意義,實現(xiàn)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相互結合,準確把握讓學生記憶猶新和影響深遠的實踐事件,不能以敷衍了事的事件進行教學,如此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第二,個體性。
每個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以及心理需求和自主精神等也會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作為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對于每個學生來說,即使在面對同一件事情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能夠有著不同的情感認知,由此可見體驗的主要特點在于無法雷同和具有個體性。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合理設置:對于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你們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會喜歡校園生活/社會生活?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以及喜歡的理由,有些學生認為校園生活更好,原因是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學習和玩樂,有些學生則是認為社會生活更好,主要是覺得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悟到社會生活中的殘酷之處,以及引導學生走進社會能夠讓學生體驗到社會生活中的不美好之處,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為建設美好社會貢獻個人的力量。
第三,雙重性。
每個人在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主要分為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這也是充分體現(xiàn)出了雙重性的特征,實際上指的是體驗存在著消極和積極這兩種屬性,積極的體驗能夠起到激勵學生的重要作用,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通過積極的體驗能夠讓學生精神受到鼓舞,促使學生能夠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而消極的體驗會給學生帶來一種沮喪感和無力感,這對學生的正常學習和心理狀態(tài)容易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正確對待生活體驗,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進行情感體驗。另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體驗過程中進行觀察和評價,并認真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變化情況,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有著消極體驗的時候應當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2.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措施
(1)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與學生進行和諧有效的互動和溝通,詳細掌握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是關鍵問題,并結合所了解的詳細內(nèi)容進行教學設計。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通過運用體驗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感受,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遵守規(guī)則》部分的知識內(nèi)容時,首先根據(jù)如何維護規(guī)則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進行設計,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社會上不遵守規(guī)則的相關圖片和新聞事件,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與分析這些事件和圖片,并且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對不遵守規(guī)則事情的看法,可以讓學生思考和分析有效改變這種情況的具體方案,有些學生提出的方案主要是:在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尋求專業(yè)工作人員進行批評和處理;有些學生所提出的方案是:我會告訴他們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其次鼓勵全體學生圍繞“你的方案是什么?”進行討論和分析,并組織學生根據(jù)這些方案進行模擬表演,也就是根據(jù)方案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使學生在進行體驗過程中能夠明白在規(guī)勸別人遵守規(guī)則的時候需要講究溝通技巧,在提醒別人這樣做不對的時候需要做到有禮有節(jié),而不是以強硬刻薄的態(tài)度提醒別人,只會起到事與愿違的規(guī)勸效果。通過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合理應用,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設置體驗情境,能夠讓學生清楚掌握自由與規(guī)則的關系,并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做到自覺遵守、維護和改進規(guī)則,也就是在遇到不遵守規(guī)則的事情勇于面對和規(guī)勸,以及樹立自覺遵守規(guī)則和維護規(guī)則的精神意識,進而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2)加強教材內(nèi)容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用心感悟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材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進行體驗和感悟,進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重難點知識。因此作為教師,可以采取合理的方法加強教材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用心感悟和理解,并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驗深入感悟和掌握課程知識,勇敢地表達和講述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我創(chuàng)造認知,從而不斷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整體效果。
例如在講解《敬畏生命》相關知識的時候,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了一些圖片,如清明祭祖的圖片,5.12人們寄托哀思和獻上花籃的視頻等,同時還有通過微紀錄片和最新的新聞事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和思考新聞事件,進而使學生產(chǎn)生對崇高生命的敬畏之心和敬佩之情。接著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自主閱讀教材內(nèi)容和分享個人經(jīng)歷的空間與機會,通過播放植物、動物和人類的相關照片,通過觀看和思考這些敬畏生命的招聘有效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植物、動物和人類都有著堅強的生命力,以及自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各種生命都有頑強不息和努力生存的偉大精神,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和感悟生命至上和珍愛生命的思想內(nèi)涵。
(3)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相互結合,引導學生遵守法律法規(guī)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精力旺盛和不服從管教的叛逆時期,作為教師應當嚴格教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和學習,同時也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在學習《善用法律保護自己》單元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的環(huán)節(jié):生活中有經(jīng)歷過被搶錢的情況以及處理方式,通過學生的積極發(fā)言可以知道大概有15.3%的學生存在被搶錢的經(jīng)歷,總體來說處理方式主要是有:第一,先交錢順利脫身后尋求家長和老師的幫助;第二,當時先交完錢,事后找認識的人報復回去;第三,交完錢后沒有聲張也沒有尋求幫助。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這幾種處理方式進行分析和思考,能夠知道第一種方式是最合理的,既保護了自己還能夠借助大人的力量對不法行為進行法律制裁;第二種方式最不可取的,生活在法治社會嚴禁以暴制暴的事情發(fā)生,不能以違法犯罪的方法去解決搶錢這種不法行為,作為青少年應當做到遵守法律法規(guī),并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理權益;第三種處理方式只會犯罪分子變本加厲,在遇到這種情況應當確保自己順利脫身后進行依法維權。如此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學習法律知識、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依法維護權益的重要性,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3.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作為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教學和指導,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嚴格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合理發(fā)揮和利用教學體驗式教學的應用優(yōu)勢,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合理應用體驗式教學,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合理設計體驗情境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起到升華學生思想情感的重要作用,進而有助于實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勇.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
[2]周昭玲.體驗式教學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7(18)
[3]沈秀芝.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體驗式教學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