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芳
摘 要:小學生進入初中之后,學習環境、教材內容、教師講課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很多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尤其是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十分突出,不僅使得中小階段的英語教學成果大打折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國的英語教學水平。如何實現學生從小學英語到中學英語的順利過渡,強化中小學生的英語技能,是廣大英語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展開全面細致的分析探討,從學生、教師兩個層次出發深入探討其中的根本因素,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改善措施,能夠避免小學與中學的英語教學出現巨大的鴻溝,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同時為未來的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改善方法
中小學是學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重要階段,因此做好中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英語學習難度一般都比較大,再加上初中英語教學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導致很多學生無法適應初中的英語教學活動,學習成績也大打折扣。在新課改逐步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對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研究,找到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確保小學英語教學到初中英語教學的完美過渡,是本文的重點研究內容。
一、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中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異
如今,我國大部分小學都開設了英語課程,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其英語發音、單詞拼寫、句法結構的掌握情況比較薄弱,導致這些小學生的英語成績非常差,在進入中學后很難跟上英語教學步伐,這就使得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較大的鴻溝。另外,小學階段的英語知識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獲得高分及獎勵,但是到了初中,英語學習難度大大增加,通常以筆試為主,這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也出現較大障礙。
(二)中小學的英語教學方法不一致
學生從小學過渡到初中之后,接受的英語教學方法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以說唱為主,教師往往會教小學生一些簡單的英語歌曲,或者講解一些日常用到的英語對話,引導學生在說唱過程中掌握一些基礎的英語知識,但是進入初中之后,教師不僅要講解一些句法結構、英語詞匯等,還要求學生拼寫單詞、做一些閱讀理解題目,如此巨大的變化讓學生一時間無法適應,影響了初中英語的教學進程。除此之外,初中教師的英語教學節奏要快得多,知識難度、講解深度都大大增加,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三)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尤為明顯
小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情況存在較大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初中英語教學。例如,部分優秀學生的英語語法、口語表達都十分優秀,在學習初中英語知識時得心應手,但是有的學生英語學習成績非常差,連最基本的英語語法都不會,而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無法顧及所有學生,導致初中英語教學成果不容樂觀。在進入初中之后,由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內容多、節奏快、要求高,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會更加明顯,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更加吃力,久而久之產生了厭學、棄學的現象。
二、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問題的原因探討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還存在諸多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一)中小學的教師素質不一樣
師資力量是影響教學成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導致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不到位的根源所在。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小學教育機構的師資力量都十分薄弱,沒有面向社會招聘專業的英語教師,甚至有的英語教師只懂一些簡單的英語交流技巧,連英語四級資格證都沒有,導致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始終處于低下水平。而初中英語教師不僅可以講解教材英語知識,還可以講解閱讀理解、句法結構等英語知識,這是小學英語教師無法企及的。此外,初中英語教師擁有更多的培訓機會,不管是素質能力,還是教學水平,都遠遠高于小學英語教師,這就使得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存在巨大的斷檔現象,在小學英語基礎沒有打好的情況下,初中英語教學就如同空中樓閣,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二)中小學的學習素材不同
我們當地如今小學階段使用的英語教材都是PEP,而初中階段使用的一般都是新目標GO FOR IT,這兩種教材在詞匯、語法、話題等方面都呈現出較嚴重的斷檔現象。例如,小學六年級的英語內容比初一的難度都大;初一英語教材以基礎的英語單詞學習為起點,最終導致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層出不窮,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以玩樂為主,教材只起到輔助作用,教師往往會注重聆聽、說唱、玩樂,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而初中的英語教學重心是英語課本,小學階段的教學素材一去不復返,如此巨大的反差使得小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初中的英語教學,無法以良好的狀態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從而影響了初中英語的學習效果。
三、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改善策略
針對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接下來將從多個層次入手加以探討分析。
(一)合理安排英語教學活動
科學的課程安排是實現中小學英語教學有效銜接的重要基礎,這就需要英語教師迎合實際情況,優化英語教學體系,具體做法如下所示:首先,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為六年級學生設置一些預習任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要及時翻閱英語詞匯表,擴大詞匯量,為初中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初中的英語學習任務更加繁重,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督促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將常用的英語單詞、短語、句法結構都記錄下來,將散亂的知識整理成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最后,在剛剛進入初中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回顧以前學過的英語知識,包括小學階段學到的英語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在復習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對于學生沒有記牢、理解錯誤的知識內容要及時講解,強化學生的記憶,從而提高英語成績。
(二)創設輕松的教學環境
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能夠幫助小學生快速適應初中英語課堂,有助于中小學英語教學形成有效的銜接。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初中教學內容,教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英文順口溜等,從而告別枯燥無味的英語課堂,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圣誕節、萬圣節、平安夜來臨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唱一些節日歌曲,營造出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狀態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其次,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在核心地位,定期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知識掌握情況展開系統深入的分析探討,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表演一些英語話劇,創新設計出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使得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英語課堂中的師生互動
在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具體做法如下所示:首先,教師在講解英語課文之前,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例如,在七年級第一冊Lesson 8中,教師可以提問:“When does Jim have classes?”“What are the students doing in the class?”學生會帶著這些問題預習英語課文,深入分析文章所闡述的內容,從而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師的講解活動結束之后,可以和學生探討一下課文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覺得文章中Jim做得對嗎”?“如果你是文中的Jim,你會怎么做?”并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可以與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英語語感也會大大提升。
(四)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只有保證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相互統一,才能確保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完美過渡,這就需要中小學英語教師加強溝通,共同協商創設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首先,中小學教師要相互了解彼此的英語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規律,明確中小學英語的異同點,實現分層教學,根據學生接受能力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中小學教師應該努力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銜接。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小學生剛剛進入初中時,初中英語教師要盡可能延續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慢慢增加英語教學難度,擴大英語教學覆蓋范圍,確保學生擁有一定緩沖期,使得小學生的英語成績能夠穩步提高。
英語是中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來看,由于中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異,學生兩極分化現象明顯,教師教學方法不一致,導致中小學的英語教學無法實現完美銜接,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中小學的英語教學水平,也影響了廣大學生的英語成績。造成這種現象既有教學素材的原因,也有學生自身素質的原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合理安排英語教學活動、創設輕松的教學環境、加強英語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確保小學英語教學到初中英語教學的完美過渡,不斷強化學生的英語素質。
參考文獻:
[1]林雅婧.核心素養導向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9(12):13.
[2]鞏雪.基于新課程條件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5):4.
[3]陶玉琴.淺談如何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J].內蒙古教育,2019(3):15.
[4]王雨夢.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