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廣蘭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高中歷史教育內容也在逐漸深化,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更加重視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教育。歷史核心素養教育是基于歷史學科知識培養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恰當的歷史教學內容,在教學課堂中創新教學方式。基于此,簡述了高中歷史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提出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核心素養”概念成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歷史課堂教學的理念及目標也應當有所變化,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應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教師需要對歷史核心素養的目標內容有深刻的認知,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針對教育目標制定科學的培養策略。教學內容應當符合核心素養教育的指導方向,結合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水平。高中歷史教學需要教師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創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一、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教學理念
(一)轉變教育目標
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對于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較為薄弱,因此需要教師正確認識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和研究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提出,轉變了過去教學中以歷史學科知識為主的教育目標,更加強調對學生能力及情感價值觀的教學,豐富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有效提升了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和感受。
(二)了解歷史核心素養內涵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當明確核心素養的教育內涵。歷史核心素養應當逐步深入學生的歷史學習過程,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思考和探究,在學習中形成具有歷史知識特征的思維方式及學習能力。歷史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知識、能力、方法、情感及價值觀等方面。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結合核心素養內涵對歷史知識進行講解,促進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深入了解。教師想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就需要使學生明確學習歷史的核心理論,即唯物史觀,引導學生以科學的角度看待問題并進行深入思考。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對歷史資料的辨識能力,通過分析研究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真實的歷史內容,客觀看待歷史事件并對其進行思考,有效地將歷史文化的內涵與現實相結合。
二、基于高中歷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前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和觀察設計科學的教學環節。教學環節的設計對于課堂效率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在教學中的目標及內容都需要通過合適的教學環節來展現,同時還需要構建科學的互動環節,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維持課堂教學的整體進度,最終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歷史教學。教師在設計時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將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相融合,科學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的目標不一定是統一的,在不同階段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深入掌握歷史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導學環節與課堂教學的多個環節,通過設計各環節的教學內容來深化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
(二)創新導學內容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當重視對導學環節的設計,導學能夠幫助學生簡單梳理知識點,了解史實并提出相關問題,在此基礎上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同時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了解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歷史內容并歸納知識點,由此形成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嘗試理解教材中抽象的歷史概念,同時記錄想法和問題。例如,教師在教授歷史必修一祖國統一大業的內容時,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整理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設置相關問題,從而搭建各種不同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產生求知欲望,發展思維能力。
(三)探究歷史問題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問題探究的內容可以是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是對歷史事件的查詢,或是對歷史意義的探索和推理等,教師在引導教學中需要鍛煉學生觀察分析、辨別信息及歸納總結等方面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例如,在祖國統一大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史實資料,包括“九二共識”、《反分裂國家法》等相關內容,探討“一國兩制”的相關內涵。同時還可以與學生交流近代有關臺灣、香港、澳門歷史變遷的相關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解答。
三、結語
高中歷史教學應當重視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及教師群體都應當正視歷史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了解歷史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更應當科學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通過設計教學環節、創新導學內容以探究歷史問題構建歷史教育課堂,實現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韓麗.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J].中學課程輔導,2018(1).
[2]陳艷麗.關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探討[J].好家長,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