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平
摘? 要:目前,中學作文教學擔任著提高中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加深學生愛國情懷的重要責任,因此提升學生作文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下面將對核心素養背景下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農村中學;作文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059-02
Exploration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Quality
SONG? ZhouPing (Dongliu Junior High School,Wuping County,Longyan City,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strengthe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deepening students' patriotic feelings.Therefore,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he following will explore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Rural middle school;Composition
總的來講,農村學生的閱讀范圍較窄,造成整體寫作能力比較低,大部分學生的作文都很難符合題意。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采取著錯誤的方法與觀念。但是大部分中學生由于剛剛進入青春期,語文能力以及作文的表達能力會對中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比如打擊學生的自信致使學生失去語文的學習興趣,厭煩作文寫作。再比如,農村中學寫作材料有限,農村的語文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常采取傳統的千篇一律的案例,不能與時俱進應用身邊的優秀寫作素材。因此探究在核心素養下,對農村中學教學方法進行探究有著重要意義。
1.農村教學現狀反思
(1)為了完成目標寫作文
目前,很多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量化指標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價,并把學生的成績與教師評選掛鉤,導致了教師過于看重考試成績,忽視學生學習過程,降低學習體驗感。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加強作文的訓練,機械性的作文訓練往往看重數量卻忽視質量,造成學生失去了寫作的樂趣。
(2)經驗性訓練
大部分農村的語文教師按照傳統的教學手法,只擅長基本的作文教學技巧,缺少對學生語文情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農村的作文教學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通常是以老師的思路為出發點,然后學生按照老師的思路進行寫作,再由老師進行批閱,通常作文點評都相對萬能,這樣的作文鍛煉很難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與能力,很難以學生為主,學生在此背景下寫的文章也很難表達個人的思想與時代特在。
(3)訓練方法單一
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性比較強,涉及領域比較廣的一種能力。單靠一種寫作方法不足以使寫作能力得到提高,而僅靠學生的寫作知識和自身能力也是遠遠不夠的。有許多原因會影響寫作能力。首先,這是人生閱歷與經歷的不同。與城市學生相比,鄉村中學生的生活范圍更窄,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有限,更多的是單純的鄉村生活和廣闊的田園地幔。因而孕育了一種與生俱來的寧靜情愫,這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前提。而實際上,這種有利的條件常常被老師忽視,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知識水平的差別。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校由于存在著基礎設施落后、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生源有限等問題,導致學生知識水平明顯偏低。在農村地區,由于物質條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大部分農村中學不能普遍聯網,這使得現代社會農村學校的教學和農村學生的學習遠遠落后。同時,低的教師水平也使得學生所學的知識從源頭上大大減少。農村中學語文教師雖然會在一開始制定教學計劃,但是由于思想較為保守,在語文教學常常缺乏系統的作文訓練,對作文題目沒有經過深思熟慮,題目的制定很隨意,根據教材的寫作方式就讓學生進行訓練,缺乏對作文的銜接,缺少對新課程的仔細閱讀,降低了對作文訓練的科學性,因此使農村作文教學走向誤區。
在書本學習的基礎上,教師不能再擴大或啟發學生,限制了學生學習范圍,擴大了知識層次,降低了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總量。另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也降低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降低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最后,一方面是寫作的知識儲備存在差異。學生型寫作能力差異,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寫作知識儲備的差異,但這種差異也是農村中學生在寫作能力培養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在農村老師教中學作文知識時,老師的教學方式刻板,缺乏學習與實際的相互聯系,使學生無法深入學習所學的知識。此外,由于寫作知識的獨立性,學生在寫作中不能自如的運用。這樣不但使掌握零碎的知識很難,而且使學生更容易忘記所學的知識。
(4)學生自身問題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熱情。中學生要陶醉于寫作的遐想界,首先要具備強烈的情感和陶醉的熱情。當前農村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厭學現象。因為農村中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做好基礎學習的準備,在中學階段學習進展很難。課堂上,學生難以理解和學習,逐漸形成厭學的不良情緒。此外,農村信息技術不發達,部分人仍然認為刻苦學習也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許多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仍然會找不到工作,不學就直接出去打工也不容易,這種讀書無用的思想,使許多農村父母不支持他們的孩子去上學。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學生憎惡學習的情緒更為強烈,導致學生學習情緒低落,學習熱情不高。與此同時,作文集中表達了中學生語文素養,由于部分農村學生有著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對作文很厭煩,就會造成對作文練習不認真的現象。由于農村學生的生活環境單一,閱讀量小,見識淺顯,所以文章內容空洞,很難貼合實際,大多數是學生編造而成,缺少中心思想,并且由于基礎知識不足,很難表達真情實感。
(5)脫離了生活實際
生活在寫作能力的培養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農村中學生的生活環境并不比城市中學生豐富而優越,但農村獨屬的鄉土生活卻是城市生活中所不能比擬的,這對提高農村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先天優勢。但在農村學生的寫作訓練中,過于單一的練習,以及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沿襲,阻礙了寫作與生活的融為一體,縮小了寫作的拓展空間。規范文本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方針和方向,使學生寫作與生活脫節,與自我脫節。這一現象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寫作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很容易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2.農村中學作文教學改進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正確看待作文教學
教育是一門科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教學的發展規律,根據實際的表現進行教學。同時教材是通過科學的編寫,是一門系統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和教育的特點,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以教材為基礎,創新寫作方法,探求新的教育模式,把課文理解中的內心體會編寫成作為方法,將語文教育的重心向寫作轉移,讓學生喜歡習作,提升學生興趣。
農村中學生與城市中學生相比,寫作能力相對較低,這種狀況是由于教育資源長期分配不均所致,因此短時間內不好改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以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創新的教學理念,重新把作文教學提升到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不斷探索,力求創新,為中學作文教學開辟一條新的途徑。一是要全面貫徹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寫作不僅能提高語文考試成績,更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甚至對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老師需要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寫作的主要目的不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也不是寫給誰看,而是通過寫作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第二,提高農村中學生的寫作水平這一任務并非一蹴而就。老師要有耐心,要與學生密切溝通,讓學生以平和的心態看待作文學習。如果雙方都能堅持不懈,都能用心,那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2)提高學生寫作信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部分老師在這種錯誤的教學方法的觀念下,許多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也只是簡單的將它們看做作業,應付了事。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重新樹立寫作的信心,點燃學習的激情。在基本教學環節中,教師可適當降低難度;制定相對現實的作文題目,對傳統作文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不要僅僅限制在課堂教學中,要將語文作文與農村各種活動相結合,才可以提升學生寫作靈感,加強學生興趣,產生新穎的寫作視角,表達鮮明的學生思想。這樣長久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逐步提高,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也會更加進步。
例如,完成課文教學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可以不限格式、字數、主題,讓學生在較輕松的范圍內,真正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以克服畏難情緒。在學生順利完成第一個步驟后,接下來的教學任務將會比較簡單。老師還可以選擇一些高質量的作文,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增強學生的自信,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3)立足農村生活情境,全面落實作文訓練
許多農村學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生活經驗也不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其實,鄉村生活也有自己獨特的趣味。例如在春季,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路邊的小草,樹上的葉芽,融化的河水,讓他們感受生命的律動。在夏季,老師們可以鼓勵孩子們觀察炎熱的太陽,清澈的河水和盛開的鮮花,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熱情。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回憶自己從小到大曾經參加過的有趣的鄉村旅游演出。例如,上樹摘果,下河摸魚,春耕秋收等等。只要認真觀察,合理選擇,這些故事就會發生在學生身邊,并能轉化成有趣的素材。
(4)注重開展思維訓練,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有了豐富的寫作材料,教師就應該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大學生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思考能力,才能寫出邏輯文章。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手段,運用比活生生的方法指導學生寫作訓練。舉例來說,老師在解釋文章之后,可能會鼓勵學生重寫文章的結尾,或者重寫文章的結尾。比如,在學習完《項鏈》之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重寫,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
(5)豐富作文評改模式,鞏固學生寫作成果
在學生寫完作業后,老師還要點評學生的作文。老師不能因為學生的作文質量不好或存在太多問題而失去耐心,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教師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亮點。例如有些學生的文章缺乏邏輯性,但使用詞語、使用技巧比較好。有些學生整個作文沒有突出的地方,卻充滿了真情實感。另外,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教師還需要明確指出問題,而非給出一般性的建議。鞏固學生寫作成績,不斷優化寫作過程,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6)提高教師的寫作能力
農村語文教師寫作能力不足是當前較為普遍的問題,也是農村中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師自身寫作能力的不足,會嚴重影響其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造成對學生作文的判斷難以把握,把握不住學生作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也就難以理解學生作文表達的意義。因此,教師不僅要錯誤地理解學生作文的真正意義,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正確地引導和評價學生作文。提升教師的寫作能力,可以使師生更好地進行交流與引導,在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方面,教師可以給學生足夠的正確的教導與傳授。
3.總結
總之,目前農村作文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教師工作的主要工作。要使鄉村作文教學迅速走出困境,需要師生共同努力,砥礪前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手段;學生要重新找回寫作的自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金燦燦.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不足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5):134.
[2]楊世祥.農村中學寫作教學的個性化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9(05):111.
[3]楊麗鳳.新局勢下怎樣提升農村中學生的作文水平[J].現代經濟信息,2019(07):474.
[4]李紅堅.農村初中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養[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01):154-155.
[5]王景遠.農村初中語文作文個性化作業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0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