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建紅
摘? 要:本文在“生活課堂”的教育教學模式上面進行思考。意在通過對小學生的教育形式和課程構建模式進行相關的思考,以求對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新課程的實施與教學創新進行探究,以此幫助小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英語這一門科目。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英語;生活課堂;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173-02
Thinking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ife Clas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LANG Jianhong? (Qingshui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Min County,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l of "life classroom".It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new curriculum by thinking about the educational form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od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so as to help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better learn English as a subject.
【Keywords】New curriculum;Primary school English;Life classroom,teaching innovation
1.新課程下“生活課堂”的研究價值
(1)創立和諧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
大多數學生對于教師的英語教學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生的興趣不高,表現為對新語言學習上的反感。所以英語教師設定的教學活動真正價值不高,沒有能夠得到實際良好的教學效果。英語課程不是一個簡單的教與學活動,而是一個由師生互動完成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處于主動接受的主體地位,而我們英語教師要做的就是,能夠為小學生學習英語在教學中提供指引和建議去幫助他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去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去充分服從教師的指導和作用,建立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生活課堂”模式的建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學生去樹立學習的主體意識,吸引他們積極參與教師設置的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
(2)滲透生活化教學目標及理念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不僅要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而且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英語教學必須立足于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充分了解現階段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創造一個與小學生生活和情感密切相關的語言環境,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技能。所以,在課程內容設計的教學安排上,不僅要滿足當今生活發展的需要,而且要滿足學生認知發展的需要。小學“生活課堂”中英語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文化意識,在實施生活化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必須幫助學生通過多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比如,深入研究、小組合作等。
2.新課程下“生活課堂”的研究對策
(1)課堂教學中構建生活化情景模式
在英語教育中,英語對話交流教育是培養學生語言意識、掌握句型和語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很重要。對話教育是促進學生參與、提高學生“生活課堂”參與度的重要契機。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事例等條件,促進學生們互相交流去練習英語對話。
例如,英語教師在教授課本上《Do you like pears?》這一單元的知識點的時候。在“生活課堂”的主題下,我們英語教師就可以事前進行相應的情景模擬教學構建。某某水果店的店主“李華”由于開業大酬賓,店內客人較多,自己忙不過來,于是就想要在互聯網上和店門口貼出招聘服務人員的招聘啟事。“Recruitment of part-time staff”。然后我們英語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分角色扮演和模仿練習。學生可以通過分別飾演水果店的店主和想要求職應聘的工作人員。亦可直接由英語教師制定學生去扮演相應的角色。在學生思考過后可能會產生如下的對話。
"Hello,are you still applying for a part-time job here?"
"Yes,we need some more people.Do you want to apply?"
"Yes"
"Then we need to give you some small tests.If you pass,we will hire you."
"OK,let's go."
"Can you name the following fruits in English"
"No problem,grapes,strawberries,apples,watermelons,bananas"
"Good.Can you use English conversation skillfully?"
"No problem"
"So the test is over.Congratulations on being hired."
"Thank you。"
英語教師可以在學生產生如此的英語交流對話的表達以后對《Do you like pears? 》課程的主體內容進行講解。包括本文將要學習到的apple、orange等。通過這樣的情景教學生活化的案例對課文進行解析,不僅僅能夠幫助小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上去更好記住這些水果的單詞,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尋找工作、招聘的大概過程,有助于學生學習到課外的知識。在通過店主對應聘人員的考驗后,才能夠求得職位。在這種如此生活化的“生活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的教與學就不僅僅局限于英語的課本知識當中,而是演變成為了,求職人員為找到一份兼職而和店主招聘人員之間的面試上來了。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是能夠為教師在課堂中,吸引學生有效的思考和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讓“生活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讓學生通過將自身的情感帶入到學習中來。
(2)課堂教學中應該組織生活化活動
生活是一切的開始和源頭,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構建生活化的“生活課堂”。能夠在教師的帶動下讓學生自身快速的跟上老師的思維從而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另外,這樣做能夠降低學生對于英語這一門學科的陌生感。再讓學生學習英語變得高效的同時可以讓英語教師更加容易對于課堂知識點的講解。所以,英語教師在“生活課堂”中應該組織英語教學上生活化的活動,讓教學貼近生活,可以讓教學內容更加豐滿,易于小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有效的引導學習對于“生活課堂”的參與。
例如,在英語教材“my home”這一個單元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勸說學生把自己的房間、臥室和廚房的照片帶到我們的英語課堂上來,通過學生自己用英語進行對自己家盡心描述,讓他們有機會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再通過英語教師把各個家庭的房間照片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通過剛才的一些同學的描述去指認那組照片是誰的家。亦可在這個過程中設立一些小小的獎懲機制。比如,猜對了的同學可以獲得一日作業免寫的權利,猜錯了的話要進行才藝表演等。在這樣的生活化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模擬到其他同學家里面進行參觀,在這樣的課堂的場景的構建下,采用生活教育的方法,就可以對單元“my home”這一主題更好的學習,包括關于家庭這一主體下的一些單詞和詞語的學習,也能夠變得更加深刻。諸如,“bedroom,kitchen,toilet”這些單詞的學習。學生通過對自己家庭的詳細描述,也能夠感受到“家”對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在這種課堂教學中組織生活化活動,能夠激發出學生對于家庭的熱愛,在達到最初的教學目標的時候,也調動了課堂上的學習氛圍環境。
(3)課堂教學中應該深入挖掘生活化資源
英語“生活課堂”的最終目的是用這門語言向學生展示更豐富的文化,讓學生了解與這樣一個世界互動的工具,并用它與外界互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應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深入挖掘生活化資源,以此強化對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例如,小學生在和同學或者朋友去超市購物的情景,就可以應用于我們的英語課堂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挖掘這種資源去構建顧客想要買一些東西卻不知道物品的擺放位置以此去詢問超市中的工作人員。根據挖據出的這一場景讓學生進行情景模擬去進行英語表達和交流能力的練習。也可以依托于問路、物品丟失尋找警察幫助等生活化的資源去深入挖掘。
(4)課堂教學中應貫穿生活化評價
作為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課堂評價應貫穿英語課堂實踐教學的始終,這也是構建“生活課堂”過程中所需要面臨的課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生活化評價具備重要的導向作用,其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能夠促進小學生學習思維的進一步發展。然而,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評價時,評價語言往往都比較單一和貧乏,同一評價語被多次重復應用以及評價語針對性、口語化不夠明顯等問題也普遍存在,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那么便難以營造出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也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思維,甚至還有可能使學生們對小學英語課堂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
基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還不夠成熟,小學英語教師應多采用“Well done”、“You are a good girl/boy”以及“You have done a good job…”等深受學生喜愛的鼓勵性語言來評價他們在小學英語課堂學習當中的表現。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可以通過物質上的獎勵來激發學生們主動學習的興趣,以及參與到“生活課堂”中的積極性。當然,學生們也可以參與到生活化評價活動中,讓學生通過互評或者是自評的方式評選出英語課堂中表現優異、學習進步以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將同伴作為榜樣,不僅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同時也能夠有效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熱情,從而激勵其不斷完善自我。
(5)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
作為小學英語“生活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課外作業的布置這一環節同樣不容忽視。在實際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如果只是讓小學生們單純的進行反復抄寫和死記硬背,往往會使學生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教師不僅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經驗,而且還要注重作業設計的實用性、創造性以及趣味性。比如,在布置背單詞的作業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并記憶所學的單詞,具體可在圖片的上半部分畫畫,然后在下半部分拼寫所對應的單詞,拼寫完畢后再進行糾正。通過這樣的方式記單詞,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能夠調動其全身的感官,記單詞也會變得更加牢固不易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互動的環節,增進學生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他們的課后作業當中。在父母的監督和激勵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也會表現得更加積極。除此之外,在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時,教師還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性和自主性,盡量避免免布置單一、機械且形式主義的作業,而應盡可能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得英語課后作業更具生活化的氣息,讓學生們聯系生活來解決所出現的問題,掌握所學習的英語知識,如此也能夠提升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實踐能力,從而逐步培養其英語學科素養。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對“生活課堂”上的英語教學提出了一些相關的對策,根據這些對策在英語課堂上將小學生的學習有效的和其本身的生活實踐進行有機的統一結合。這樣一來可以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利于學習的氛圍環境。另外也可以讓英語老師在講授英語課程的過程中積極的去帶動小學生的課堂思維。讓學生的思維能夠不斷地跟著老師的思緒走,更容易對于我們英語課程中的知識點的理解,最后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對英語成績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加強作用。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論文研究可能會有一些不足,所以希望同行業的英語教學者在此方面也能夠做出更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馮貴芹.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探析[J].華夏教師,2019(30):40
[2]李瑤瑤,王雪寧.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研究[J].海外英語,2019(21):16-17+19
[3]周婷婷,陳鋮.小學英語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才智,2014(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