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寶
關鍵詞:智媒體技術;圖書館;讀者服務;作用
摘 要:文章分析了智媒體技術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影響,探討了智媒體技術對圖書館讀者閱讀行為的影響,提出了智媒體環境下圖書館的發展路徑,以期推動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高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5-0091-03
1 背景
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介質。互聯網時代,人們借助的媒介越來越多,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全媒體、融媒體等相關概念應運而生。從互聯網媒體發展的技術路線看,全媒體、融媒體等是互聯網媒體發展的一種過渡形式[1]。隨著技術的進步,智媒體作為媒體發展的高級形式,逐步成為互聯網時代媒體發展的主體形式,并被廣泛應用于圖書館讀者服務中,提高了交流的便捷性。因此,現代圖書館需要及時掌握智媒體技術的發展規律,運用智媒體技術,借助互聯網向讀者推薦相關的信息,打造良好的圖書館智媒體生態系統[2]。在這種背景下,圖書館研究智媒體技術在讀者服務中的作用,對于改善圖書館的工作模式、推動讀者服務的智能化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智媒體技術對于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具有促進作用
早在21世紀初,社會上就出現了全媒體的概念,其突出特點是形態上的全,包括報刊、電視、廣電網絡及移動通信等相關媒體形態。全媒體的出現革新了人們對傳統媒體的認識,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業界的推動和完善下,融媒體的概念應運而生。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融媒體的概念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其實質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有機融合,體現了融合與互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會上不斷涌現出新的媒體技術和新的傳播模式,特別是5G技術出現以后,數據共享、數據推送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信息傳播的形式更加多樣化,社會真正進入了智媒體的傳播時代。所謂智媒體,是指立足于共享經濟,充分發揮個人的認知盈余,基于移動互聯、大數據、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等新技術的自強化的生態系統,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實現信息與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的媒體形態。智媒體具有智慧、智能和智力三大典型特征[3]。智媒體能夠迅速地在用戶之間建立連接,能夠滿足圖書館開展精準服務的需求,對于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完善、讀者閱讀方式的創新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將智媒體技術與圖書館智慧服務相結合是現代圖書館實現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
3 智媒體技術推動了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進程
3.1 智媒體技術對于智慧圖書館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傳統媒體環境下,館員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是面對面交流,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表達意愿;在全媒體和融媒體環境下,館員與讀者的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化;在智媒體環境下,館員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更加智能化、智慧化。智媒體時代,圖書館可利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對讀者的信息需求、閱讀喜好、閱讀傾向、研究方向等進行分析,為讀者提供精準的信息推送服務,滿足他們的閱讀和研究需求。
3.2 智媒體技術是智慧圖書館建設的一部分
隨著政府對圖書館投入的增加,各級各類圖書館的辦館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館藏資源更加多元化。智慧圖書館是目前圖書館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復合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發展成熟后的一種全新形態。智慧圖書館可利用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架起信息共享和信息溝通的智慧橋梁,對館藏資源進行智能化管理,為讀者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的“沉浸理論”認為,只有讓讀者完全沉浸在圖書館所提供的信息服務中,才能實現圖書館效益的最大化。圖書館可利用智媒體技術,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進而推動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
4 智媒體技術對圖書館讀者閱讀行為的影響
4.1 讀者的閱讀行為與閱讀意愿分析
讀者的閱讀行為和閱讀意愿決定著圖書館的服務方向。隨著網絡的普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讀者的閱讀行為更加多樣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碎片化閱讀[4]。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讀者普遍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閱讀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二是移動閱讀成為主要的閱讀方式。由于讀者很少有大量的時間或安靜的空間開展閱讀活動,移動閱讀成為他們的主要閱讀方式。三是分享閱讀體驗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4.2 讀者的閱讀環境與價值導向分析
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讀者的閱讀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讀者開展閱讀所借助的媒介更加多樣化。在智媒體環境下,讀者除閱讀紙質資源外,還利用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及其他移動設備閱讀電子資源。二是圖書館建設了多個閱讀空間。圖書館通過更新設施設備的方式,建設了多個閱讀空間,提升了服務水平,為讀者提供了全新的閱讀體驗和閱讀環境。三是讀者獲取資源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智媒體環境下,圖書館不再是讀者獲取信息的唯一途徑,讀者獲取資源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他們喜歡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獲取信息。四是讀者對熟人、名人的依賴和信任程度高于對圖書館的依賴和信任程度[5]。五是讀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對其閱讀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
5 智媒體環境下圖書館發展路徑分析
5.1 積極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硬件建設方面,圖書館應對建設規模、讀者類型及資金來源等進行綜合分析,對服務器的規模、陣列的大小、網絡拓撲結構的類型、綜合布線、網站設置及網絡安全進行合理規劃,搭建符合館情實際的智媒體硬件系統。在軟件建設方面,圖書館一般采取與網絡供應商合作的模式開展工作。但是,由于目前不同數據商提供的網絡平臺不一樣,不同數據商的技術能力和產品的完善程度也不一樣,圖書館要充分考察各個數據供應商的綜合能力,根據本館特點選擇合適的產品供應商。此外,由于智媒體對信息的內容、共享都有較高的要求,圖書館要做好應急預案,利用技術手段甄別和分析網絡上的信息,進而為讀者推送精準的信息。在技術人才儲備方面,目前很多圖書館面臨著吸引不來人才、留不住人才的困境,圖書館需要制訂人才儲備規劃,解決人才瓶頸的問題。在館藏資源建設方面,資源是圖書館賴以生存的基礎,但目前很多圖書館仍存在“重采輕用”的現象,為了滿足智媒體環境下讀者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圖書館要在做好采訪工作的同時,加強對館藏資源的挖掘和利用,爭取做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次發布”,建立良好的圖書館信息產業生態鏈[6]。
5.2 加強對讀者的閱讀指導
媒體多樣化對讀者的閱讀價值觀和閱讀傾向有一定影響,因此,圖書館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對讀者的閱讀指導。近年來,圖書館積極響應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號召,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但效果并不理想[7]。為了深入開展這項工作,不同類型的圖書館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由于青年學生的價值觀、信息觀沒有完全形成,青年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其為青年學生提供閱讀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高校圖書館可邀請知名的專家學者或網絡紅人舉辦講座,面向學生分享閱讀經驗;加強與專業教師的合作,向學生灌輸正確的閱讀觀和價值觀;聯合學生會、讀者協會及其他學生社團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滿足他們的多元化閱讀需求。對于公共圖書館特別是社區公共圖書館來說,其可嘗試開展社區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如:針對少兒讀者開展詩歌朗誦、繪畫展覽等活動,針對老年讀者開展戲曲比賽、經典閱讀等活動,充分發揮智媒體的傳播優勢,吸引更多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進而影響讀者的閱讀價值取向。
5.3 創新服務模式
在智媒體環境下,圖書館應與時俱進,主動利用智媒體技術及其他新的理論和技術手段開展工作,創新服務模式,在數據挖掘、知識發現、信息推送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8];改革運營機制,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閱讀推廣活動或技術更新工作;在數據庫建設、資源發現、業務拓展、組織管理等方面,利用企業的管理理念推動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9]。
參考文獻:
[1] 閆偉.智媒體對新聞場景中的用戶影響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9.
[2] 李清.智慧圖書館信息生態鏈的內涵及其構建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8):97-98.
[3] 郭穎.智媒體的布局及發展路徑[J].人民論壇,2020(27):140-141.
[4] 葉曦.碎片化到社會化:閱讀行為的劇變與讀者服務的應變[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7):87-90.
[5] 唐姍姍.圖書館信息生態構成要素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6] 張旭.高校圖書館智庫型服務體系構建及能力評價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9.
[7] 程亮.深圳市福田區公共圖書館創新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9.
[8] 張現龍.“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調查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8):115-122.
[9] 韋雅楠,王晰巍,賈若男.智媒體環境下企業與用戶信息交互意愿影響因素與實證[J].現代情報,2020(3):126-136,168.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