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為例, 研究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把數學有機融入通識教育和教師教育進行專業課程思政教學、 從專業角度出發、 以學生為中心和導向,提出思政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等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課程思政; 教學設計; 第二課堂
目前,打造適應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勢在必行。學校應該做好頂層設計,即一方面自上而下地進行構建設計,做好統一規劃,統籌各育人部門、職能部門、專業院系等深入探究課程思政的內涵,相互協同合作,制定規章制度和激勵政策;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進行反饋并完善。
結合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特點與專業建設成效,以專業教育為中心,有機融入通識教育、教師教育,以此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授課內容及考核評價體系。同時,以第二課堂為必要補充,有效地反饋課程思政成效,完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1.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融合通識教育及教師教育
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并非局限于專業領域,除了結合專業教學內容之外,既要融入教育理念、職業素養等內容,還要全面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專業課程可以借鑒通識教育和教師教育兩個課程模塊中的思政內容強化愛國愛黨教育和職業素養與道德教育。上文的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要求任課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依據課程特征和任務目標加強思政教學設計。例如,教師可以在數學史這門課程的教學中結合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講述中國數學家的偉大貢獻,并且融入世界觀、方法論教育。教師還可以在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等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通過設計思政案例引導學生形成科學認識觀,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并且自然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個自信”等內容。此外,專業課程中的實踐教學也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對思政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整體而言,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課程教學應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有效掌握教學案例設計法、學生情感價值分析法、寓教于理的教學方法等。
2. 第二課堂思政教學設計
以思政育人為主線,課程教育、第二課堂、教學管理事實上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第二課堂是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教師應該以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的畢業要求為基準,進行第二課堂思政教學設計。
師德規范方面可重點設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并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或團日活動。教育情懷方面則主要培養學生對數學教育事業的認同感,如通過制定各類德育主題任務來對師德養成提供有力支撐。此外,可以通過價值觀念的正確導向,結合學生的職業規劃,引導學生養成職業情懷。在學科素養方面可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理論體系、知識結構、學科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通過培育學生的基本教學技能、基本教育理論,使學生掌握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熟悉數學基礎教育改革狀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通過培育學生的數學德育理念、心理健康活動組織能力等,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理性思維、科學素養、人文精神等,提高學生的綜合育人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學生反思中學數學教育和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通過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技能,使學生了解個體與團隊之間的差異性和自身的角色定位等,提高溝通意識和合作精神。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對培育學生的思想品德、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第二課堂的思政育人效果,學校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及評價方法,為職能部門提供基本的考核依據與反饋方式。在此基礎上,各院系內部可以根據專業特色形成較為完備的考核評價體系。
3.專業課程思政課堂教學環節設計
思政育人的課堂教學環節是整個思政教學體系的核心部分。無論何種育人模式,其最終的評判標準都是學生這一載體,因此思政教育是否有成效就是看學生對課程的接受程度,看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以及能否有效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事實上,這對教師如何在授課過程中融入思政教學內容提出了一個標準。
一是思政內容設計。這是課程思政教學的基本環節。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展現了數學知識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學科思維,在設計時應重點考慮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價值導向等。此外,教師可以結合統計規律性、頻率穩定性、樣本推斷等內容使學生認知到人工智能對科技進步的推動作用。
二是體驗。課程思政在實施過程中應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這一主體的參與性。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是以專業知識體系的傳授為主體的,這是學生學習本專業領域基本理論知識的主要途徑。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課堂氛圍和精心設計的思政體驗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吸收專業知識,進而取得優異教學效果。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著重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的體驗感,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三是導向。專業課程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的授課方式與教學手段比較成熟,而關于思政內容方面的教學還存在引導方法和類型不完善的問題,所以教師應結合不同課程的特點,對不同的引導方式展開研究。
四是融入。數學的發展歷史悠久,是一門古老的自然學科。教師應該對如何在專業知識教學中滲入思政價值觀念展開研究,并且將思政內容潛移默化地融入課堂教學,這不僅對專業任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對任課教師的業務水平及知識儲備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授課教師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開展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的融合教學。
五是考核評價。課程思政教學不僅僅要對授課過程進行設計,還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從理念設計到成效落實,對專業課程思政進行考核和評價。即需要檢驗思政教學成果,并通過反饋對成體系的思政教學設計進行補充和完善。教師可以針對專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分別設計相應的課程思政教學成效評價方法。
本文基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探究了課程思政的教學體系,通過問卷調查,從專業人才培養實際出發,探究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并將第二課堂作為必要補充,明確了其對師德規范、科學素養等思政內容的教育作用。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既能加強愛國教育、師德教育及價值觀念的引領,也能完善職業素養和教育情懷等體系,同時對專業任課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業務水平也提出了要求,能夠極大地促進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賴英旭,劉靜,楊震,等.信息安全專業的專業思政體系構建方法[J].計算機教育,2020(8).
[2]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
作者簡介:
汪玲(1987- ),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本科學歷,大慶鐵人學院公共課教學部教師,研究方向:高校數學教育,高校數學課堂思政、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