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的教學中,美術學科的教學很重要,在美術教育中能引導初中生有良好的審美觀,對美術也有一定的概念,同時還能掌握美術的相關技能。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體現出人文教育的特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因此,筆者將初中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學融合的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美術;人文教育;融合策略
引言
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在初中的教學中,教師對美術的教育并不重視,教師認為美術課與考試成績無關。因此,大部分的學生對美術的認知很膚淺,美術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甚至連美術的基礎知識都不了解。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樣的美術教學使得學生更感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并主動的學習美術,提高美術的水平。
一、初中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
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之間有一定的關系,簡單來說,美術教育本身體現了人文教育的性質,而人文教育又是美術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初中的美術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將美術的藝術魅力充分的體現出來,明確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人文教育就像是美術教育的靈魂一樣,讓美術教育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將美術的教育真諦詮釋的淋漓盡致,讓學生被美術的魅力所吸引,讓美術教育去感染學生的內心情感。第二,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將初中美術教育的意義提升,人文教育中包含的深刻思想在美術的教學中能體現出來,讓學生的審美觀更加正確。人文教育的融入將人、社會與美術的關系很明顯的顯現出來,使學生有正確的人文觀念。第三,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可以讓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在美術教學中改進教學方式,更加重視對美術的教育,提高初中美術的教學質量。
二、初中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
在大力宣傳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美術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的美術水平和美術功底,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在課堂上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形象,嚴肅苛刻,臉上幾乎看不見微笑,導致學生不敢親近教師,覺得教師特別威嚴,打心底里不敢接觸教師,對教師有畏懼心理。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思維比較跳躍,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較強的叛逆心理,教師對待學生要有耐心,給與學生鼓勵和表揚,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評打罵學生,這樣只會加重學生的逆反心理,非常厭煩教師,對教師的教授的科目也不認真聽講,教師的這種行為被其他學生看在眼里,讓其他的學生對教師也沒有好感,對教師的好形象也會逐漸消失,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美術教師應注重人文教育,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得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不要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試著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主動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真正的認可教師,信任教師,愿意和教師成為好朋友,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良好的形象,將師生關系變得和諧融洽,進而美術教師的教學工作會進展的更加順利。
(二)營造人文的教學氛圍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發掘學生的美術潛力,充分開發學生的藝術細胞,在課堂營造出學生熟悉的教學情景,在良好的教學情景中學生用最好的學習狀態感受美術的魅力,對美術的認知更加深刻。例如在畫秋天的景色時,學生僅僅憑借想象力去繪畫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剪輯出的美術知識傳授給學生,有些學生還是無從下手。遇到這種教學情況,教師應提前備課,可以在課前帶領學生在學校周邊看一下秋天的景色,讓學生仔細觀看秋天的特點,用心感受秋天的氣息。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學生會更容易理解教師講述的美術知識。比如秋天落葉的線條應該怎樣勾勒,顏料的顏色應該怎樣搭配等美術的細節問題。在讓學生選擇自己覺得最能代表秋天的景色進行繪畫,在繪畫的同時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美術的教學中,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剛開始學生會很難理解,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先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讓學生逐漸體會美術的藝術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與學生經常互動。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營造教學情景可以放心學生的學習心態,還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三)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
在美術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理念,其中給學生充足的自由發揮空間是一個重要的體現,在美術的課堂教學中,學校和美術教師應為學生的美術學習建立相對自由的外界空間,讓學生在這個空間內盡情的發揮想象和聯想,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和獨立的人格有很大的幫助,促進學生美術水平的提高,對美術的作品更有創造力。比如教師在教學中的內容是讓學生會一幅肖像,教師只需將繪畫技巧告訴學生,至于畫哪位人物,用什么樣的畫法,顏色怎樣搭配的都由學生自己決定,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盡情的發揮。在人文教育的基礎上,初中的美術教師也應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對待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支持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美術的形式將自己的個性展現出來,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完美的展示出來。通過美術作品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情感,這也是人文教育與美術教育融合的有一種體現。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同時,更應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更科學的教導學生如何以美術的形式展現自己的個性。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華,在美術學習感受樂趣,提高學生地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曹建華.淺談初中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藝術大觀,2020(12):68-69.
[2]朱海霞.通過人文教育的融合優化初中美術教學[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5):87.
作者簡介:
詹國英,出生年月:1977年10月5號,女,籍貫:浙江省東陽市,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國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