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面臨著新教材的內容增多、要求提高、課堂時間越來越少的情況,如何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教學效率就成了我們初中化學教師的當務之急。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理念和改換教學方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在目前深入貫徹新課改和面臨中考改革科目增加的形勢下,我們的化學教學面臨著機遇和挑戰。要提高45分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優化課堂結構,通過教學方法的變革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合理應用,提高作業的針對性、有效性,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我淺談幾點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思考:
一、精心準備課時教學教案
對教案內容進行規范化,能夠提高備課的針對性。筆者認為,在原教案的基礎上應該增加兩項內容:教師在教案的開頭要寫“教材分析”,在當堂課后要寫“課后小記”。真正吃透教材,抓住教學重點,弄清教材重點與教學難點之間的聯系;課后小記包括本課成功與不足之處、學生的反映、學習中出現的差錯,教具的使用情況以及改進意見、課時的分配、教學的效果、本課的心得及經驗體會等。教師備課應分為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課前備課和課后備課五步,其關鍵是課前備課。備課不僅包括單純意義上的備課本,還需要備教案,備語言、備教具、備感情、備教態、備學生。
二、加強師生心理的溝通
當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的現象比較普遍,已成為影響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加強師生間的心理溝通就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思想、情緒、情感等多方面的溝通。在思想溝通中,教師要利用感染力、說服力、激發力、推動力等強有力的示范作用,使學生更加自覺地調整自己,更深刻地領會教師的教學意圖,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情緒溝通中,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喜學生之所喜,樂學生之所樂,想學生之所想。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促使他們奮發學習的熱情;在感情溝通中,教師對學生應該給予春天般的溫暖,使彼此之間的感情交融,這樣,學生對教師的嚴格要求、尖銳而善意的批評就會形成良好的接受格局,對教師下達的教學任務能欣然接受。教師應該把感情、微笑和鼓勵帶進課堂,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教師一走進課堂,學生就帶著好奇心觀察著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教師,我們要理解學生的這種心態,盡快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加速感情的交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真誠感情是打開學生心靈窗戶的鑰匙,是師生之間互相信任的橋梁。在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學生就會倍感親切,這樣師生間就會消除心理隔閡,課堂教學就能輕松順利地進行。只有對學生有真摯的感情和滿腔的熱情,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也就能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學與自主學習。
三、活躍課堂氣氛,優化課堂結構
(一)做好新課導入。課堂中導入新課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和起點。新課引入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需要教師課前精心策劃,設計一些饒有興趣的導入語,創設恰當的氛圍、情境,使學生盡快集中注意力進入角色,對即將學習的內容興趣盎然,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把趣味和幽默帶進課堂。趣味教學法已成為教學中流行且被接受的教學方法,它改變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比如,在課堂上,讓他們自己動手去做實驗,在實驗中去驗證和討論,用科學的語言總結。這樣,所有的學生都會主動參與,以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實驗操作已經作為一種化學的交際工具。實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把課堂當舞臺,使每個學生都進入角色,讓學生做演員,教師做導演,為學生創設一定的真實的情景,進行有目的的練習,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而且有情有景進入角色,使學生記憶深刻。
(三)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課堂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主體,增強參與意識,堅持創造性原則、環境性原則、層次性原則,通過創造性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的創造精神得到激發,創造欲望得到滿足,創造性思維得到鍛煉,變過去的被動接受式學習為現在的主動發現式學習,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成功欲望,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后的喜悅,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為教學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平臺。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進行情境教學可以引起學生愉快的效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啟發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在化學教學中靈活運用電教媒體和希沃軟件,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把教學內容變抽象為直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提供事實、呈現過程、展示范例,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感知、分析、比較、演繹和歸納,加強了教與學的雙向交流,使師生合作更為默契,將課堂教學引入了全新的境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項重要手段。
四、提高教師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育者,是主導,在課堂中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因此,教師的學識、水平直接影響到一節課的質量和效率。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方法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同。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則學得輕松有趣,學得靈活,學得好;教學不得當,學生則學得吃力,學得枯燥,甚至厭學,最終導致棄學。教師要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基本知識和用化學思維進行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它是從事化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必備條件。教師應努力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努力使自己變為復合型人才,以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和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所以,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就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的效率。藝術地上好每一節課,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并提高多媒體的使用率和自身的文化涵養,扎扎實實地實施素質教育,才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