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韓旭 楊曾欣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幫助人們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破解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所存在的思想價值引導著力不夠、脫離我國現實國情、價值觀及職業道德教育弱化等實際問題,為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中出現的就業能力不足、“慢就業”等現象提供實踐方案。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教育;主導作用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僅僅是為學生求職做準備,更應該做到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融入祖國建設之中,主動服務于國家創新發展等重大戰略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發揮能夠強化學生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一、職業生涯教育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已經成為各高校學生的必修課程,生涯規劃大賽、模擬招聘、簡歷大賽等活動在各高校廣泛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相關活動得到了學生的廣泛喜愛。但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過分看重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引導不夠深入,缺乏家國情懷教育[1];二是西方理想主義色彩濃厚,脫離我國社會發展需要,國情教育內容缺失;三是側重面試、自我介紹、簡歷撰寫等實用主義技能傳授,弱化價值觀及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要想更加貼近我國實際、更有效的指導我國的受教育者,必須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從教育平臺、教育機制、教育體系等不同層面和職業生涯不同階段全程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導作用,創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實踐路徑。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必要性
2009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在開展生涯發展教育工作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倡導國家至上、事業為先,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覺地把個人的發展同為國家和人民建功立業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我們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培養出在就業觀上信念執著的高素質畢業生[2]。
(一)思想政治教育為職業生涯教育提供定位作用
職業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個體規劃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實現個體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能夠幫助學生盡快完成學生到職業身份的轉變,最終實現人生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明大德、立大志的主要手段,為職業生涯教育提供了明確的人才培養方向,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現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高度統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破解當前就業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當前,“慢就業”、學生就業能力不夠、人職匹配度低等問題對高校就業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以“慢就業”現象為例,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當物質上的生存壓力不再緊迫之后,部分畢業生畢業后不急于就業也不繼續深造,而是選擇進入一種“過渡狀態”,雖然此現象尚未成為主流,但仍應警惕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導的自立自強精神,能夠為破解該問題提供一定的思路。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發揮路徑
(一)以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的使命追求。職業生涯教育所追求的個人價值實現在興趣、性格、技能之外,還應緊密結合家國情懷教育,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所面臨的重大挑戰、重大風險,致力于重大科技領域的創新研究,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作貢獻。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定職業信念
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職業信念是指個體認為可以確信并愿意作為自身行動指南的認識或看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核心理念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所在,為個人行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為職業道德和職業信念的樹立確立了行為準則,因此,職業生涯教育中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職業價值取向。
(三)以國情教育充實職業宏觀環境分析
職業生涯教育中的工作世界探索主要包括拓展對工作世界的認識思路、探索工作世界信息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而對國情教育相關內容涉及較少。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必然會對學生職業生涯選擇和發展產生影響,因此,職業生涯教育中應充分融合國情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現階段的主要目標任務,引導學生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做出符合個人特質的職業選擇。
參考文獻
[1]張革華,彭娟.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視域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審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3(01):90-93.
[2]劉銳.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大學生生涯教育研究與實踐——以首都師范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100-102.
作者簡介:
王丹,女,漢族,1991年8月,陜西銅川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助教,陜西西安。
韓旭,女,漢族,1990年11月,陜西咸陽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助教,陜西西安。
楊曾欣,女,漢族,1991年11月,陜西富平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助教,陜西西安。
*[基金項目]2020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研究課題“品牌傳播視域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路徑研究”(課題號:RW20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