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娉
摘 要:泛戲劇化教學是一種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等一系列表演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最主要的是學生的參與性和體驗感。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所以本文對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中運用泛戲劇化教學進行了探討,首先闡述了泛戲劇化教學的重要性和意義,其次分析了它在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中的應用,最后對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中運用泛戲劇化教學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總結,希望能讓相關人士加以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泛戲劇化教學;方案
泛戲劇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在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中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語文的內在文化和它的教育含義,讓小學語文教學真正達到全面提高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目的。在小學語文中敘事性文本有很多內容都能表現(xiàn)出濃烈的戲劇化特征,這為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也讓學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為語文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在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中運用泛戲劇化教學的原因
(一)泛戲劇化教學與敘事性文本相互契合
之所以敘事性文本中引入泛戲劇化教學模式,是因為戲劇性教學與敘事性文本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首先,戲劇性和敘事性文本都是有同一個主題的;其次,戲劇的主要結構都是角色和語言組成的,而敘事性文本的組成主要由人物、語言、情節(jié)、等其他要素組成的,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還是有的。
(二)泛戲劇化教學與小學生的特點相吻合
小學生喜歡新鮮事物并且好奇心強,他們對游戲有著深厚的喜愛感,并且在生活中善于模仿事物和情節(jié),喜歡把課堂氛圍制造的生動。因此,泛戲劇化教學是十分符合小學生的一種教育形式,這也給小學語文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小學生是用形象和聲音來感受事物的,而泛戲劇化教學就是一種綜合性極強的教學方式,正好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并且可以加強小學的記憶。
二、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中運用泛戲劇化教學的策略
(一)人物的戲劇化教學策略
在小說語文的敘事性文本教學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白故事的內容,對人物要有自己的想法和體會故事中的感受。因為小學語文學生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師在教育形式上一定要以小學生的思維為主,要讓學生對事物的記憶深刻。所以我們老師可以在小學語文的敘事性文本教學中,應用故事戲劇化的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更能理解人物的思想和做法。
(二)語言的泛戲劇化教學策略
小學生的敘事性文本大多都是以圖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的,內容本身就很有童趣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適當?shù)臅r侯我們教師可以進行指導,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加上動作和神態(tài),讓我們的泛戲劇性教學更加的生動,同時也讓小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讓課堂的教學更加具有時效性[1]。
(三)情節(jié)的泛戲劇化教學策略
因為是小學生所以在閱讀上會有一定障礙,認字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在自身能力范圍之內,學生是可以通過自身閱讀來自己清理故事情節(jié)的,在必要的時候教師也是可以進行講解的;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穿插識字的教學內容,能讓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感知情節(jié),并且把握整體的人物語言和動作神態(tài)。
(四)環(huán)境的泛戲劇化教學策略
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是以抽象化為主的,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要其他因素的加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老師的課堂教學更加的有實效性,并且讓老師的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再加上配合場景的音樂效果會更好。我們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地描述,選擇適當?shù)慕虒W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讓我們的學生在相對應的環(huán)境中更好的領悟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
(五)體驗戲劇化角色的性格
學生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要先對要表演的任務進行理解,要體會任務的性格和心理活動,這些是需要老師在其中進行引導的,所以如何能讓這種戲劇化課程有效的開展,是老師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之一,教師需要從各個方面入手,最主要的就是讓小學生理解戲劇化角色的任務性格,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演繹課本中的內容;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指導,因為是小學生所以這個年齡段的領悟能力還是有一定差異的,所以我們的泛戲劇化教學是需要老師與學生之間互相配合才可以完成的[2]。
(六)品味語言特質,學習表達技法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充分整合文本語境的基礎上,還需要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含義。小學語文教學還處在基礎的識字階段,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聯(lián)想中,感知想要表達的情感,強化學生運用規(guī)范性語言的意識和能力。并且老師要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策略,這個是教學的重點,更是解構敘事性作品的核心內容。只有理清語言層面的意思,才能真正理解當中的含義,才能與作者形成真正的對話,為學生核心能力的發(fā)展奠基。
(七)遵循教材
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材料都是以不同的主題進行編排的,各種主題進行串聯(lián)得到的教材,這就會形成很多相同類型的教育題材,它們的文體樣式是一樣的只是內容不一樣而已;不難看出想要教授給學生的內容就是幾大點,在引領學生感受文本的方式也是相同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體會文本的內容上,也適當?shù)淖寣W生在課堂活動中彰顯自身的特點,讓學生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問題,并且在與教師溝通中解決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與學生相互溝通,真正為學生核心能力的高效發(fā)展奠定基礎。
結論
在使用泛戲劇化教學方法時,我們老師需要注意的是語文課堂需要體現(xiàn)的語文教學的目的,而不是戲劇性的引入切莫本末倒置。其次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一定要制定一個計劃提綱,在追求效果的同時優(yōu)化教學方式;再次,泛戲劇化教學只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不是一個可以替代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方法,我們可以取長補短應用它的優(yōu)勢,讓教學課堂更加的生動有趣味性,最后,泛戲劇化教學方法只有在適合的文本中使用,才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陸怡.泛戲劇化教學:“教育戲劇”融入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教學的新路徑[J].教師,2020(21):22-23.
[2]謝美玲.探尋小學語文敘事性文本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8(05):47-48.